倍可親

131 排除「20種不清凈相」的法子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1-8 16: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瑜伽論

 

下面,讓我們繼續學習——

《瑜伽論》原文 節選

 

 

 

 

【原文】

 

復有(再有)五因,

 

(能將)二十種(不清凈)相之所攝受

 

(所掌控排除)

 

令於愛盡、寂滅涅槃,

 

速疾多住,心無退轉、

 

亦無憂慮,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

 

(時時自問現在我是處於清凈狀態嗎?等)。

 

何等五因

 

 

【據《佛學詞典》介紹,

 

,原來是指能引生結果的原因。

 

從狹義來講,

 

引生結果的直接內在原因,

 

這種因,稱為因(內因),

 

而由外來『相助』的間接原因,

 

則稱為(外緣)。

 

然而若從廣義來講,

 

凡是參與製造結果的那些因素,

 

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與變化的一切條件,

 

皆可稱為

 

由此而知,廣義之

 

是包含內因外緣二者的。

 

關於的種類,有等數種之說。

 

此處的五因,

 

是指能使修行人

 

排除不清凈相的法子。】

 

 

排除「20種不清凈相」的法子——

 

【第一法門】

 

(排除「不清凈相」法子之一

 

一、由通達作意*故:

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

 

(無間,無有間斷地、持續地),

 

 

必能趣入正性(擺脫生滅之法),

 

諦現觀,證聖智見;

 

 

云何四十作意

 

謂,『緣法』『緣義』和『緣身』作意,

 

共有40種具體的辦法。此處從略

 

 

第一法子是說,修行人應持續地學習、

調整心態及練習深呼吸等。

 

 

【第二法門】

(排除「不清凈相」辦法之二)

 

二、由所依*故:

謂由依此所依無間,

 

必能趣入正性離生,

 

余如前說

 

(是說剩下還有一些沒有解釋的內容,

 

可以參看前面已經解釋過的文字)。

 

 

【所依,在唯識學中,

 

將八識之心生起時所仗托者,稱為所依,

 

計有三種,

 

即:

 

A.『因緣依』,又作『種子依』;

 

B.『增上緣依』,指心法生起時,有『內六處』

 

(內在的六個處所——

 

眼、耳、鼻、舌、身和意識六種所依);

 

C.『等無間緣依』,通俗地理解,

 

即「前念斷滅」與「后念即起」之間,

 

絕無間隔之依靠。】

 

 

第二法子是說,修行者應持續地

廣修功德並注重調整心態和調整呼吸。

 

【第三法門】

(排除「不清凈相」辦法之三)

 

三、由入境界門*故:

由緣此,入境界門

 

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

 

 

境界門」,是指「因陀羅網微細境界」。

 

『因陀羅』,梵語,為三十三天之主,

 

本為『雷雨之神』,

 

又稱『雲帝』、『帝釋天』等。

 

『因陀羅網』,即「雲帝網」。

 

其網之『線』,為『珠玉交絡』,

 

以比喻『天網交絡』,重重無盡

 

(俗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這就是說,

 

『因陀羅網』的『網目』

 

皆以明珠裝飾,珠珠明徹,互相現影,

 

『影』復『現影』,重重無有盡頭,

 

千光萬色,難以名狀,

 

空間雖有限,而境界卻無限。

 

猶如『兩面鏡子』互照,

 

重重涉入,傳輝鬥豔,映映無窮,

 

故諸《經》

 

每用來比喻『法界緣起』之『無盡』。】

 

 

第三種辦法是說,修行的人,應持續地廣修功行

並注重修行,返觀內視(禪定)等。

 

 

【第四法門】

(排除「不清凈相」辦法之四)

 

、由攝受資糧(廣修功德等)故:

 

謂由此攝受資糧

 

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

 

 

第四法子是說,修行的,人應廣修功德,

並注重調心、調息和修行禪定等。

 

【第五法門】

 

(排除「不清凈相」辦法五)

 

五、由攝受方便*

 

(方便,隨方因便,以利修行)故:

 謂由如是方便

 

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乃至廣說(廣為宣說)。

 

 

第五種辦法是說,

 

修行的人,

 

隨方因便(因地、因時、因事),

 

自度的前提下,廣宣正法。 

 

 

(待續)

 

 

 

 

 

 

 

 

 

          感恩您的閱讀和寬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