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13 初禪功德有歡喜和歡樂的反應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12-18 15: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十功德

 

113提要:初禪,發八融后,

身體由欲界『四大』,轉為色界『四大』。 

(2)    十功德階段 

八觸過後,就到了中乘初禪的「十功德」反應。 

 

接著『滑觸』繼續練功,就會出現空。突然全身空了。

 這和前面欲界定的「未到地定」的「心身境虛」不同。 

「未到地定」講的是「虛」,現在的狀態是「空」。 

 

再進一步練就會出現「明」。 

身上、腦內一空,大腦中就要現出明亮的圖像,

內臟圖像可以顯現出來, 

外面的圖像也會顯現出來。 

這時要把圖像定下來,不可慌張。 

 

定,就是說, 

內外圖像顯現出來后,就需要「一心安穩」。 

不管看到內臟,還是看到血管,就總是看那個地方, 

只看一個目標,不要看第二個,這叫「一心安穩」。 

要把看到的景象定下來,定得越穩越好。 

 

當定在一個地方看時,就需要把它看清楚, 

這時大腦要非常清醒, 

智慧在這時就容易開發出來。 

對所看到的內外景象,要看得越來越清楚。 

  善心

當把內、外景看清楚后,要注意「善心」。 

要用懺悔的方法對所看到的景象表示尊敬。 

如果你看到遠處一個人走路很艱難, 

就想著做好事; 

對自已做過的錯事,要痛加懺悔, 

這樣,善心就出來了。 

  柔軟

善心出來之後,就進入柔軟狀態, 

叫「心性雅萌」,「雅心自生」。 

  歡喜

在「心性雅萌」后, 

接著練功,會出現「慶喜前悟」的心情。 

 

喜悅之後,繼續練功, 

會出現歡樂的心情,進入快樂狀態。 

  解脫

練功練到這一階段時, 

會把很多以前的

貪婪、自負、悲觀等,再一次解脫出來 

把它們全部清洗出去。 

進入「解脫」狀態。 

  境界相當

即一心住在那個清凈境界。 

思想和全身都在這種狀態保持住了。 

這一階段,「念應不亂」, 

就是你有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就會兌現。 

    這是中乘初禪第二階段的「十功德」。

    以上是初禪「八觸十功德」的練功過程。 

【提示】 

『凡夫欲界定』為『息住』;

『初禪』為『念住』。 

『凡夫欲界』息住時,指念頭專註呼吸, 

雖然能清楚的覺知呼吸的 

進出、輕重、長短等,但還有妄念, 

特別是食慾等念; 

而初禪,念住時,指念頭止住,心中沒有妄念, 

發八融后,欲界四大,也轉變為色界四大。

達到初禪的人很多, 

可是要保這個境界是很難的, 

需要經過很多的修持才行。 (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9: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