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08扶大廈於將傾, 挽狂瀾於即倒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12-13 09: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四禪

 

 

www.yangqiu.cn/degaoyuan/154518.html

108 提要:說的出來的經驗都是後天的,

這些東西是靠不住的!

只有化『物質的身體』為『靈性』的實踐,

才可能存在實現人體自我超越的希望。 

 

九、如何實現人體的自我超越

 

說的出來的經驗都是後天的,這些東西是靠不住的!

只有化『物質的身體』為『靈性』的實踐

才可能存在實現人體自我超越的希望。 

我們要想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不修禪定和善行,到頭來,

只能落得一切成空

並且,宇宙實相(或曰真理),

亦無不從『禪定』中修、從『禪定』中悟,

 下面,請允許我向你們

介紹一套完整的實證真理的方法。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方法來練習。

這些方法就是,

由『入門定』到『根本禪』

再到『無色界禪定』及『剎那定』。

這樣堅持下去,

一世不成、兩世、兩世不成……,

生生世世地堅持,

屆時豈能化為泡影?

 

(一)內視身體

 

宇宙時空是,

用『三世』說明時間,

用『三界』說明空間

浩大的宇宙,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但是,

我們可以『內觀』自己這副可愛的身體。

人體即宇宙。

我們這副寶貴的身體,

具足了三界或六道的基本元素。

修禪就是把人體的時間和空間,合在一起來修。

人體是由五蘊和合而成,

由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和合而成。

肉體代表物質世界;慾望代表物慾。比如

A.在欲界修禪,可以減輕煩惱,消除俗氣;

B.修色界禪定,可以使人具有清凈色質,

清潔的色質較少物慾,並且清凈的色質,

還會具有令人神往的『化生能力』。

C.無色界定:位於色界之上,無色身,

只有『受,想,行,識』四蘊。

無色界眾生,脫去物質的糾纏,

純是精神之體,唯以『心』處於深定中。

就是說,凡夫的肉體和慾望,代表欲界;

清凈的色質和清心,代表色界;

而微細之心,代表無色界;最深微之心代表法界

(『剎那定』可以達到宇宙或身心的最深處)。

 

(二)物質的身體和禪定

 

 我們的身體,在物質方面,也同一般物質一樣,

有其相同或相似之處,

即我們人也有『成、住、壞、空』4個階段。

當一個人生病或衰老(或奄奄一息)時,

唯有『禪定之能』,

可以『扶大廈於將傾,可以『 挽狂瀾於即倒』。

同樣,一個人要往生美妙的天道,

也非修禪不行。舉個例子。

比如,

修『無色界』的最高定,

其天人壽命為八萬大劫

(即便如此,若不進一步修,還會再入輪迴的)。

從原理上講,人有生、老、病、死,

宇宙有成、住、壞、空。

宇宙有三大劫:火劫,水劫,風劫

火劫來時,

地球中心火山爆發,太陽也會爆炸,

整個太陽系都燃燒掉,從地獄一直燒到初禪天。

二禪天以上,火劫燒不到,

但水劫來時,宇宙變成冰河,

重新變成液體,整個銀河系都毀了,

那時二禪天的頂都淹沒了。

三禪天,水劫、火劫都毀不掉,

但風劫一來時整個宇宙的功能自然氣化了,

物質世界完全崩潰,三禪天也毀了。

只有四禪天以上,三災達不到。

就人體而言,

A.人的貪嗔痴等慾望是火災,

功夫再好,貪慾之火一來就全垮了。

慾念重的人不會禪定,也不會得到解脫。

B.水災是貪愛,愛比欲的感情更濃,

比如碰到自己喜愛的事,

包括愛好,收藏藝術品等,

貪愛一起,心裡生出佔有、執著等念頭,

身上的體液會隨之變化,

愛水貪心一生,

即便二禪也擋不住。

C.風災是指氣脈上的事,

氣脈不通,三禪定不住。

D.只有四禪—— 

氣脈通了,舍念清凈, 

才不受三災的影響,才能遠離生死

順便提起,人臨死時,

會出現色受想行識五蘊

地水火風四大散滅的現象。

首先是

五識散滅,眼、耳、鼻、舌、身

會慢慢變得遲鈍,功能逐漸消失,

緊接著

四大就會開始分散

肉體進入如煙霧狀。

先是『地大』消失,身體失去了力量,

進而如山崩地裂,沉重不堪……

此時,不要觸碰亡者

(如,給他按摩或者穿壽衣等)

因為亡者正在經受巨大苦痛,

他人的觸碰,會加劇亡者的煩惱,

使亡者起嗔心而墮入惡道。 

但是如果是位具有深厚內觀素養的人,

此時,他會通過平時訓練的內視能力,

為自己尋找解脫的方法

我們要逃過火水風三災,了生死,

必須要轉變物質的色身,實修進入第四禪等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8: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