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外仙宗_新浪博客 [圖片轉載]證悟當下所展現的量子效應
心影與量子糾纏
這裡我們要探討一下,
有關認識作用(「見分」)和心影(「相分」)
究竟是『同種』,還是『別種』的問題。
我們看到,在印度唯識史上,
有關認識作用和心影
是『同種』,還是『別種』,是有不同意見的。
早期的印度唯識者提出:
『心識』有「見分」和「相分」二種功能。
比如,一個人走進一間屋子,一眼看見桌上擺著筆硯,
這時,唯識就把被形成的『筆硯』『心影』,
看作是「相分」 ,
而把了別『筆硯』的功能,看作是「見分」。
這就是說,
『見分』是『能認識、能分別』的作用,
『相分』是『所認識或所分別』的結果。
『認識』伴隨『心影』而起,
『心影』依仗『認識』而生,
同為識變,只因作用不同而被唯識學者
分為「能見」和「所見」2部分。
前者好像是水母或海蜇的能抓物作用,
後者好像是被水母或海蜇抓懵的海物。
即,每種心識都有這兩種功能。
若是一個人只有『見分』,
沒有『相分』,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植物人』。

依我等凡夫來看,
唯識學的某些爭論,好像是『頭上按頭』——自找麻煩,
既然第八識種子是潛在功能,
為什麼還要計較『見分』和『相分』
是『同種』還是『異種』呢?
爭論它們是同一母親生的,
還是來源不同,有什麼意義嗎?
我們知道,潛在作用開發出來,它的能量是很高的
(尤其是凈化程度好的能量),
並且,這些『種子』、『心識』和『現行』三者,
都是在剎那中,相互轉化的,
其特點有如物理學上的『量子糾纏』,
三者是同時或超時存在的,
這些是我們凡夫,無法分辨的高能,
就是說在你剛想分辨,二者是『同種』還是『異種』時,
種子的轉化,早已發生過百千萬次了。
www.hqzsbj.com
量子糾纏理論描述了一對粒子,
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即使相隔萬里,它們之間的狀態也是保持一致的,
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發生變化,
另一個粒子也一定會同步發生同樣的變化。
話雖如此,但在歷史上,
那些愛較針兒的學問家,卻還是要去分辨:
『見分』和『相分』是『同種』
(同一潛在功能),
還是『別種』(不同潛在功能),
歷史上共有4種主張,
欲知下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