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94「世上有佛嗎?誰見過啊?」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11-24 23: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實性性境

www.dianliwenmi.com//www.tupian114.com

 

「世上有佛嗎?誰見過啊?」 


下面讓我們從紛芸的資料中, 

理出那些用人的肉眼不能見到的 

『性境』(本性影像)的頭緒來吧:

什麼是『性境』很重要, 

如果連基本概念都不清, 

那麼

讓古老的唯識學——情何以堪呢? 

讓我們再來複述一遍, 

所謂『性境』, 

這裡提供給您的理解是: 

性境是指『內四大心影』 

或是指實根塵心影』等 

有關表現本性的影相。

人們之所以說

『性境不隨心』,

是因為此心影

皆從『實種』而生

(是從真如實相而生的)。

這些有關本性的心影,

是不隨人的『後天分別心』而發生變化。

並且,『性境』在物化成『外境』后,

是沒有善惡,只是無記性而已,

這就是『性境不隨心』的意思。

由於對唯識的基本概念沒有弄清楚,

就出現了在佛學詞典上

對《宗鏡錄》六十八所載的

性境不隨心」原文的錯誤理解了。 

【說到這兒還不夠透徹,

  讓我們再深入些來說】

有些佛學詞典說: 

性境者,性是實義。 

其實 此處所說『實義』 

是含有『圓成實性』的意思, 

自然, 

性境第5類是指『圓成實性』(真如本性), 

而前4種只是可以表現真如本性的心影。 

但這也不是像一些人以為的那樣, 

把這裡所說的『實』, 

誤解是『實在的外境』。 

如果明白『相分』只是一種『心影』, 

而『性境』只是『相分』中的一種, 

就不會胡亂引申了。

學習一下《宗鏡錄》原文,

本來是沒有說錯什麼的,

錯誤是出在對原文的曲解上。

由於不明白什麼是性境,

就出現了解釋中的硬傷,

誤認為『外境無善無惡,只是無記,

這就是性境不隨心。

最終就把『性境』與『外境』混為一談了。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會出錯呢

(出錯的始作俑者是什麼?

末學認為,這些朋友一開始

就對什麼是『實』等概念不太理解。

在對這類原本是很流行詞的理解上,

出了偏差(越容易越易出錯)。

有些人一看到資料上說, 

性是實義,心中馬上就會浮起,

 那些實實在在的物質來, 

以為『實』就是指『物質實體』。

畢竟『物質』

才是主宰我等凡夫的『上帝』啊!

但這終歸是誤解!

唯識上說的「實」、「實性」、 

「實體」、「實種」、「實相」, 

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里, 

鐵定認為是『虛』的東西!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 

常常以為什麼『菩薩』『佛陀』什麼的, 

都是『虛』的,

也有人認為這些都是迷信,

以為只有眼睛看見的, 

才是『實在』的,可信的,

我的一位朋友

就曾懷著深深地好奇心問我:

「世上有佛嗎?誰見過啊?」

現在我可以試著從唯識的角度,

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我們說,唯識上說的『實』(萬物的實相)

是指形而上的『實』,

不是指那些能被肉眼看見的東西。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