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93大千世界都是汝個自己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11-23 19: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性境, 宗鏡錄

 

【圖片轉載】心語者新浪博客 《再說「身見」

 

 《宗鏡錄》又名《心鏡錄》,是五代宋釋延壽的著作。

全書凡一百卷,八十餘萬字,

詳述禪宗祖師的言論和重要經論的宗旨,

並刪去繁雜的文字,呈現全部佛法的精要。

目標是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宗鏡錄》的書名即由此而來。 

對所謂性境不隨心

《宗鏡錄》六十八解釋到:

「性境者,性是『實』義。

即『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

言不隨心者。

為此根塵等相分,皆自有『實種』生。

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

獨影唯從見者。

影為影像。是相分異名。……」

以上是對延壽大師的 

《宗鏡錄》有關性境的原文節錄, 

延壽大師的論說是沒有錯的, 

但是在接下來的後人解釋中, 

可悲的故事就要發生了: 

因為幾乎所有的辭典或解說中, 

在引用這些延壽大師的話后, 

就做了自己的發揮, 

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釋說, 

延壽大師的《宗鏡錄》這段話的意思是: 

性境不藉心識能緣的分別力, 

而由自己的種子、由因緣力任運而生。 

因為心識的分別計度,有善有惡, 

而性境是如其本質而被覺知 

——為前五識及第八識所覺知 

(編者註:說到這兒,還沒有什麼錯誤) 

但是猶如霹靂一聲響, 

緊接著引錄者的話鋒來了個急轉彎,陡然一轉, 

接著就說—— 

外境無善無惡,只是無記,這就是性境不隨心。 

天啊,這前後話是如何接上的呢? 

我們要問這是如何接上的—— 

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引錄發揮者, 

在他的內心是將外境性境等同看待了。 

果真如此,那就需要糾正或釐清了。 

請看一位網友是如何說的吧, 

這位網友寫到:

性境 - 指前五識『內相分』, 

而不是指『外相分』, 

以前,『後學』以為,

性境指『外相分』,這是錯誤的。」

我這裡要說的是, 

倘若我們將相分分為 

或許是不妥的, 

但至少這位高明的網友, 

可以從大量的誤導中,衝出重圍, 

他沒有在霧靄中,把性境外境相混淆, 

這已經是令人讚歎的了。


【以上參見www.mxzjnet.org

 蕭平實導師著作研讀論壇 法義交流辨正】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0: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