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88四大不調即生病,四大相離則亡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11-18 09: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如來藏緣起

   【圖片轉載】大連心靈空間_新浪博客 

 

二、辭典如何說 

A.——《佛學大詞典》 

據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載, 

性有總、別之異: 

(一)總性,如無常、無我、無生、無滅等。

(二)別性,如火為熱性、水為濕性、心為識性等。

即無常、無我等為一切法共通之理性,

熱性、濕性等則為諸法各別之自性。

性與相對。有不變之義。 

指本來具足的性質、 

是事物的實體(即自性. 

B.性——《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大乘義章>第一卷,

說『性』有四義: 

1)成佛的種子。

2)事物的本體。

3)歷經三世而不變化。

4)諸事物差異根本的固有性分。 

C.性——《佛教哲學大詞典》  

謂事物本來具備的性質。

指不會受外界影響而變化,

為固有且常是『同一』的性分。  

D.——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本性、本質之意,

即指本來具足,不受外在影響而改變的體性。

《大乘莊嚴經論》卷一種性品〉雲︰

問︰若爾,云何名『性』?

答︰……此等皆謂不待其他因緣,

無始法爾即有的本分因種,乃名為『性』。

與「性」的哲學概念相關的還有

所謂自性(即如來藏)之說,

例如,

與『法相宗』並列的攝論宗(代表人物真諦) 

 

 

www.zhibeifw.com

真諦(499569),原籍西天竺人,

少時博覽群書,精通佛理,立志周遊諸國,弘闡佛法,

後於梁中大同元年(546年)抵達中國,弘揚佛法。 


真諦主張自性緣起 

(即如來藏緣起』。 

如來藏緣起』是攝論宗的主張; 

玄奘的法相宗主張『第八識緣起』)。  

所謂自性 

是指在一切眾生的煩惱身中 

所隱藏的本來清凈(即自性清凈)的如來法身。 

簡言之自性就是如來藏

 自性雖然藏於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污, 

具足本來清凈而永遠不變的本性, 

並且一切染污與清凈的現象,

皆緣於『如來藏緣起』。 

無論是攝論宗還是法相宗, 

都主張無自性之說。 

所謂無自性 

指一切『有為法』沒有『實在的自體』, 

又作『無性』,

謂諸法皆因緣所生,故『無自性』。 

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

四大相離,物即壞滅;人亦為四大所成,

四大不調即生病,四大相離則亡。 

所謂無自性之性,又叫『圓成實性』,

主要是說『我』無實性。《涌蓮藏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3: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