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來看看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中 如何解釋相分:
B.《唯識名詞白話新解》對相分的解釋:
相分,心法之一,心體變為所緣之『境像』者,
即自『心體』上變現出為『見分』所緣的『境像』。
心識是能緣之法:
心識生起時,識體變現出『相分心影』
和『見分』(見分是人的認識作用),
『見分』是能緣『作用』
(編者註:類似於水母或海蜇的能抓海物作用),
『相分』是所緣『境像』
(編者註:類似於被水母或海蜇抓懵的海物)。
唯識立論,
認為宇宙萬物,皆『內識』所變現,
故所謂屬於『對境』心影的『相分』,
是第八識的『識種』所變現的境像。
相分之『相』與『像』字通用,
如,相片又稱『像片』,所謂『相』,也就是『影像』。
此影像不是『外境的本質色』。
唯識上說︰「識所緣,唯識所變。」

【清心提示】
1、『因能變』是種子的變化;
『果能變』是八識識體的變化。
因果二種變,
不是前後異時,而是同時轉變,
但在意義上說,這是兩種轉變。
2、『境』在唯識來說,
首先是『影像』(心影)的意思,
之後才能涉及外境(山河大地)等。
與『相分』相聯繫的
第二個概念是
我們必須對何謂『性』,
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什麼是唯識所說的「性」呢?
欲知下文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