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給『相分』來個包裝
『相分』如同一棵大樹的根兒,
從『根兒』長出的對這一『樹根兒語彙』的誤導,
結果只能形成一棵歪脖樹了,
若是一種理論在它的基礎部分就出了偏差,
那就會形成不成熟的或是有漏洞的理論。
所以想要釐清某些混亂,最好是從它的根部說起。
為了便於想象,
我們可以不太嚴謹地
將『相分』這一『樹根兒』性質的詞,
說成『影像』,或更直白些,稱其為『心影』。
自然『相分』、『影像』或『心影』,
還是會有細微區別的,
這裡的轉換,只是權宜之計,
就像2個人關起門來所說『悄悄話』
(是一種內部語言,只能在非正式場合用),
這種非正式語,是對剛學唯識的人才說的,
為了使初學者入門,
使更多的人能把那些『疙里疙瘩』的文章讀下來,
不得不採用的『曲線救學』之策,
實在沒辦法才採用方法。
親愛的讀者朋友,請想一想,
如果我們向今人呱噪什麼『相分』、『見分』之類的詞兒,
有誰受得了?
這就像讓我們從早到晚地
聽著葡萄牙語來做事,
這是強人所難(鬱悶啊),
但是如果我們在行文中,
將『相分』說成『心影』,
將『見分』說成『人的認識作用』,
這樣一來就舒服多了——
『心影』、『認識作用』,人人都有——
親切直白(這樣說法雖不夠嚴謹,
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嘛!
只要心裡明白,在表述上有些瑕疵,還是可以的嘛)。
『相分』實在是使用得太低頻的詞了,
如果不學唯識,
或許我們生生世世都不會碰到它。
現在好了,
我們給這個詞來個現代包裝,
效果就不一樣了
(如今在這個浮動的年代,
只有被包裝的物品,才能被關注,不是嗎?)
另外我們是本著『簡明』的原則來寫作的。
所謂『簡明』是指我們在眾多的表述中,
只挑那些人們能理解的通俗語言來說,
深奧的或者像『繞口令』似地語言,從略。
對多數人來說,
學習只是為了開闊眼界以形成有效思維,
所以,提倡,
只要對這些『磚頭瓦塊』似的
概念有個大概了解,就可以了,
我們沒必要用學院派頭來寫作,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