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82證得唯識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11-12 07: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證得唯識

圖片轉載於  [PDF] 成語新說_心語者_新浪博客 


4『魂識』說三;『魄識說七 

在經典《十王經》(敦煌本中,

第八識是包含著魂魄之說的。 

《十王經》將《魂魄說》與《大乘起信論》 

有關第八識的論述相互融合而創造出更為詳盡的說法。 

下面將有關原文摘錄如下 

(這段經文真的是很生動噢): 

《十王經》云: 

爾時,世尊告閻魔王秦廣王*等, 

言一切眾生,各有六識、八識、九識。如前說。 

今此經中,唯有二說: 

『魂識說三(種);

『魄識說七(種)。 

三種魂識

一名胎光業魂神識;

二名幽精轉魂神識;

三名相靈現魂神識。 

於阿賴耶(第八)識,開為三魂。 

……三魂隨善惡業,流轉生死,

受苦受樂,無有間斷。…… 

七種魄識:  

一名雀陰魄神識

二名天賊魄神識

三名非毒魄神識

四名屍垢魄神識

五名臭肺魄神識

六名除穢魄神識

七名伏屍魄神識 

於七轉識  分別性相,准魂可知

(意為:魂與魄可以相通相知) 

*註:秦廣王是神話人物 ,主管冥界第一殿。 

第八識(藏識)

其性滿十方一切處,無所不在,來無所來,去無所去。 

藏識之意是含識之體,因為它還沒開發出來,  

所以叫藏識。藏識可以把它比喻是一個大海的海底。 

識是受無始熏習而成的。 

藏識的開發,可以理解為是大海擊起的浪花。 

識有了義的分別作用,有識就有所見 

它們分別叫『見分』『相分 

(就是的部分和所見的部分的意思)。 


5、「證得唯識」 

第六、七兩識,為自己所轉的根塵境界所迷,

所以六祖慧能說: 

六七因中轉, 

  八五果上圓。 

意思是告訴我們,要在第六識和第七識上,下工夫, 

以達到轉識成智,對境不迷的境界。  

現在我們明白,我們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 

說到底,一個人如果不具備在臨終時(或危難時) 

拯救自己或他人的能力, 

那麼很遺憾,許多事都會化為泡影, 

至此之際,我們還得以清凈為要, 

既然天地養育了我們, 

她自會給我們指出一條解脫之路: 

朝聞道,夕死可矣 

現在我要說的是: 

朝聞道,至少可保不死。 

屆時,留得善心善業,可保萬年福慧長存。

 

 

 恆順眾生 foxue.qq.com 

 以上圖片所參考的網站,約為: 

pixabay.com//news.bitauto.com //www.dianliwenmi.com  //pixabay.com//news.bitauto.com // www.lifecoachhub.com//read.goodweb.cn 

謹此致以深深謝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9: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