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大海搖籃」和「水母寶寶」
承接前面所說,
唯識學上所說的「見分」是一種認識作用,
簡單地說,
凡是所謂『作用』之說,內里都是包含著能量的。
這種認識作用或曰能量
是可以表現在萬物的宏偉演化中的,
讓我來打個比喻:
「第八識」的本體是「真如」(或曰「心」或曰「道」),
「第八識」具有「見分」作用(即具有認識作用),
我們可以說「見分」的「搖籃」
是「第八識」(或曰是真如之海)。
為了在腦海中,
將這些抽象的東西運作下去,
我們可以把「見分」
比做是從「真如大海的搖籃」里,
生出的「水母」或「海蜇」(水母指的範圍比海蜇大)。
【又,對於「種子」和「識體」二者之間的
「非異、非不異」關係,暫不作分別。
文中所述只是比喻,若論嚴謹說明,
還得參考《成唯識論》等著作的『正統表述』。】
4、「細作見分」演化成「粗作見分」
下面,讓我們繼續講「見分」(即人的認識作用),
雖然我們遠沒有達到聖者那樣的功力,
但是我們仍可以運用上天賦予的智慧,
來展開對第八識作用的想象,
這些想象是:
在那宏偉的第八識大海中,
「見分」只需剎那間
即由「細念中的見分」(「細作見分」),
演化為「粗念中的見分」(「粗作見分」)。
在這種變化中,
與其相應的「相分」(心影),
也隨之由「細念中的相分」(細念心影),
變化為「粗念相分」(粗念心影)。
這裡所說的「粗念」指的是——
由第八識生出的「第七識」!
(「第七識」是「心識」演化系列的「中轉站」
或曰「加工改造站」。)
現在,被人們無限寶愛的第七識就這樣產生了——
即,第八識只需在瞬間,
就能轉化成為「第七識」的「見分」和「相分」了!
話說這第七識的「粗作見分」(粗糙且錯誤),
本來是由第八識的「細作見分」轉化來的,
但是正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由母體生出的「粗作見分」,各有各的脾氣,
由這些「粗作見分」生出的固執脾氣,
又兼容了由前五識和第六識,運輸過來的認知,
再經加工后,
作為「兒子」(第七識)的「奉獻」,
「反哺」給「母體」(第八識)……。
欲知下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
您的閱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