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52 拍手彈指之頃,32億百千念……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10-11 02: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見分, 相分, 道生一, 念念成形, 形皆有識

 

 

第二章 唯識之蘊

  

唯識學上所謂「見分」,

是指心的能緣作用(一種認識事物的作用),

也即能知所緣對境(認識對象)的作用。

 

『見』,即見照,明了的意思。

 

 

1、「宗通」(萬法歸宗)

 

與「說通(方便眾生,如應說法)

 

 

「見分」的「見」字,是在「目」字下面,

再長出兩條可以「隨時活動的腿」來;

 

而「見分」的「分」字,

可以解釋為「一部份」之意。

 

親愛的讀者,我們無論怎麼看這2個字,

都只是普通的 2個字啊,

 

但正是這兩個字卻包含著許多內容。

 

為了理解它的真實含義,

筆者幾乎翻遍所有能找到的資料,

在下了一番苦功后,

我仍感似懂非懂……,

惆悵之餘,就想到了,

這個術語可能還有更廣泛的含義,

如果存在這種更廣泛的解釋

那麼就可以稱其視作是「見分」的廣義解釋了。

 

於是,愚痴的我,

不由想起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

就在這一瞬,

當下就聽見有聲音飄過來:

 

「外道……」、

「不嚴謹……」

「不科學」等等討伐之聲,

滾滾而來,

 

……不過,不是常說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嗎?

 

在如此窘困之中,

我也顧不了這些了。

 

或許就象:你若想認識一個人,

有人會從這個人的舉止言行說起;

有人會從這人的性情說起,

有人會從這個人的容貌說起,

但說到底,

最後都會盡量將此人的全貌,為你說明——

「萬法歸宗」嘛。

 

經書有云: 

 

「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

『宗通』『說通』

 

『宗通者』

 

謂緣 自得 勝進相,

遠離言說文字妄想,

無漏界自覺的自相,

遠離一切虛妄覺想,

降伏一切外道眾魔,

緣自覺光明輝發,

是明『宗通相』

 

云何說通相』

 

謂說九部種種教法,

離『異』、『不異』『有』、『無』等相,

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說法,

今得度脫,是名說通相』。」

 

(「宗通」,

 即通達人的「心源性海」。

 這是不分門派的。) 

 

2、三種「萬物生成」的學說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原來的話題。

 

唯識學上說,所謂「見分」,

即指心識的能緣作用,

這是一種認識事物的本領,

也是能照知所緣對境(認識對象)的作用或說本事。

 

『見』,

即見照,明了的意思。 

 

通俗些說,「見分」是一種「作用」,

 

是一種什麼「作用」呢?

是人的「認識作用」!

 

「見分」的這種「作用」,

在中國古代哲學里,

是包含在「道」的演化之中的!

 

「道」的演化,

正如人們所熟知的,

 

所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同時也是儒家所說的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演化過程

 

(《易經 繫辭上傳 第十一章》)

 

自然,天地萬物的宏偉演化,

也是唯識學上所說的:

 

「心有所念」,「拍手彈指之頃,

三十二億百千念。

念念成形。形皆有識。

識念 極微細不可執持」的演化!

 

 (《菩薩處胎經三世等品第五》)  

 

以上三種有關「萬物演化」的論說

(儒家、道家和唯識學家),

雖言辭不一,論述角度不一,

但它們所表述的「實相」,

 

即,

從「無為之法」到「有為之法」的演化,

完全是一致的。 (未完待續)

 

 

 

 

 您的閱讀和支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6: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