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31性決定是種子的『性類各別』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9-17 06: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種子的第四義, 唯識學 性決定

 

4、性決定 

性決定:種子乃『性類各別』,

種子決定生起同性現行;

現行也決定熏生同性種子。

謂種子隨因緣性質,決定它生成的狀況。 

 

 

性決定,種子六義的第四義。

「亦即是善種生起善的現行,

惡種生起惡的現行,

此一因果法則不能混亂。」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辨異】

辨異「性決定」和「無覆無記」:

究竟什麼是「性決定」?

這牽涉到對「無覆無記」的理解。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什麼是「無覆無記」。 

「無覆無記」的定義可參見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其解釋如下: 

無覆無記,

「若以道德之性質為準則,

一切諸法可大別為

善、惡、無記等三大類。

其中,無記系指非善、非不善。 

不能為善業或惡業之法,

又可再細分為有覆無覆兩種。 

無覆無記,

即指不覆障聖道的非善、非惡之法。」 

當我們面對「無覆無記」這個定義,

以及讀過一些

有關「性決定」的資料后,

心中難免生出疑問來。 

(種子或第八識全是超驗的,

有疑問在所難免)。 

所生的疑問有: 

既然

「無覆」是「無染」的;

「無記」是「非善、非不善」的, 

那麼,為什麼又說

具有『無覆無記』性質的種子

會有「善種」或「惡種」呢? 

既然第八識(含其種子)的性質

是「無覆無記」的,

為什麼這裡又說

「善因得善果」、「不善因得不善果」

(所謂「善種生起善的現行,

惡種生起惡的現行」)? 

這些說法,是否前後矛盾呢?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

現在讓我們舉個例子。 

我們之所以不理解,

在「無覆無記」的性質之說中,

為什麼

會扯出一些「染」「善」「不善」等概念來, 

這是因為我們對於上述概念,

固執地以習慣性的思維來理解了, 

但是在實際上,種子或第八識,

都是幽隱於難以知曉的『法』之深處的。 

這好比是「光」。

如人們所知,

「光」可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我們若以「紫光」來比喻「善的性質」;

以「橙紅色光」比喻「不善的性質」, 

2種光,都是「可見光」, 

但是,當「可見光」的頻率

或減少、或增加到某種程度時,

我們就再也看不見它們了, 

這時,我們讓「紫外線」,

代表所謂「善」的痕迹;

讓「紅外線」,

代表所謂「不善」的痕迹,

這些痕迹都是不可見的。 

此時的種子,若被「染污」,

也不是由道德屬性直接地去

染污或著色, 

此時的道德屬性,

也不是道德屬性的直接表現。 

種子(功能)所具的屬性,

也僅是有關屬性的「信息痕迹」

(並非屬性本身)。 

我們知道,第八識的本質是「無覆無記」的,

種子是第八識的潛在功能,

因之,種子在本質上,

也具有這種「無覆無記」性。 

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解釋為: 

種子的「無覆無記」性

與種子的性決定,二者是可以相容的。 

所謂」或「惡」之說,

並非「善、不善」等本身的直接表現,

它們只是某種「信息的痕迹」而已。  (未完待續)

 

感恩 :這些唯識理論確實有點深,

但我們若能邁過這個門檻,

熬過這段抽象枯燥,

相信您的境界會有較大的飛躍或不同,

否則當初被我們尊敬的唐僧,

也不會為了更好地學習唯識而去印度取經了,

堅持下去,說不定會有收穫的。

我真誠地希望所有的朋友,

都來關心一下有關人心的故事,

關心她的來龍去脈……。

我可以這樣說嗎:我們的人心,

即便從理論上說,也是非常有趣的。

 

【感謝並感激您的支持與幫助。】

 

【鳴謝:圖片資料來源網際網路,在此致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3: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