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
誰來扔第一塊石頭?
——誰也不能,聖人也不扔……
美國阿拉斯加州 何中
朋友,今天我們雖然沒有面對面地說話,
可是借著一紙之文,我可以和您做心的交流,
我真的非常珍惜和重視。
今天有緣與您相識,
我想與您分享我心中的寶貝——
我要跟您說的是人類的導師
是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和生活的。
人本來都有生死——你、我或幾乎所有的人——
無論是現在活躍在各種酒吧中的
美麗光鮮的少男少女,
還是躲在家中過清靜日子的老人,
我們的歸宿都一樣(最後都難免一死),
但是有一種思想,卻可以改換這種灰色情調,
為我們的生命添加亮麗的輝光——
它可以至少在認識層面上,解救我們,
令我們擺脫悲哀、超越生死,令我們免於苦難。
我欽慕她——這就是對人的寬恕和捨己救人的智慧
(這種智慧是,對人的幫助,多於對人的指責)。
老實說,人類的過錯實在太多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做到
寬恕,這是非常能打動人心的。在人的一生中,
我們從父母、老師那裡得到太多的批評,
進入社會後,幾乎走到那裡
都可以聽到各種批評或指責的聲音,
雖然,說這些話的人,多半是出於好心,
但是對於這些指責的話,在通常情況下,
聽話人的心裡感受是不舒服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輕易批評別人的,
更不要說對人發怒了。
我們生長在一個遍地爭吵、相互爭鬥的社會裡,
「不輕易發怒」的態度,對人的震撼力是很大的,
這種和善的態度,令人感到象是久旱逢甘霖那樣,
能給我們以啟迪或給我們重生的機會。
也許最能表現智者寬容的是
那件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事。
那是耶穌和一個犯有極嚴重錯誤的人的故事。
在聽這個故事時,讓我們暫時跳出自己的軀殼,
完全從一個犯有大錯的人的角度來體會,
或許這樣做,
我們就能理解什麼是智者的仁慈了。
這個故事出自《約翰福音》第八章,
經文大意是,
一個婦女正在接客時被人抓住了,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聽到這事很高興,
因為他們正愁沒有機會抓到把柄陷害耶穌呢,
於是他們就把這個可憐的女人揪到耶穌面前,說:
「按照律法,這個女人應該用石頭打死,
現在,你說怎麼辦?」
耶穌聽到這話,蹲下身來,
讓自己的身體,低於那些問話的人,
並且那低的程度幾乎是與那悲慘的女人一樣高了。
這段經文的原話是: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
要得到狀告耶穌的把柄。
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
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於是又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結果,人群中沒有人出來
第一個下手去扔石頭,
過了一會兒,那些挑起事的人,
一個個都離開了,
這時空曠的場地上只剩下
耶穌和那被嚇得魂飛魄散的女人了,
耶穌友善地問:
「沒人定你的罪嗎?」
那驚慌的女人回答:「沒有。」
耶穌對她說:
「我也不定你的罪,回去吧,
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現在我們聽到的,就是著名的耶穌救贖
一個犯有大錯女人的故事。
耶穌是救星,從一群冷酷的人手中救了那女人一命。
但是,耶穌並不姑息罪惡,
他沒有把有罪的,看成是無罪的,
他只是給犯錯的人機會,
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
這就是我們喜歡耶穌的原因。
耶穌來到我們中間,
不是要指出你或我的錯,
而是要我們因為他的寬恕或指導,
心甘情願地改正錯誤或離開不良的生活習慣。
「耶穌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而是要讓世人因他而得救。」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通常人類犯錯累累,從偷懶扯謊到不孝敬長輩,
從嫉妒貪婪到激烈地爭鬥,
從不道德的關係到不尊重生命等等,
我們之所以能改正錯誤是因為我們能得到別人對我們的愛,
而不是來自別人對我們的指責或攻伐。
實際上最能讓我們改正錯誤的,
並不是指出錯誤的那個人,
而是能寬恕錯誤或寬恕罪過的人。
耶穌為了替我們償還人間的歪邪之氣所造成的
惡劣境況而替天下人受過,
最後死在十字架上,臨行前,他對上天說:
「父啊,赦免他們吧,
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
這句話,令天地轟然變色,令狂風怒吼、大雨滂沱……,
兩千多年來,它一直迴響在你或我的心中,
這句話也令無數人為之驚醒……。
朋友,很高興能與您分享我心中的財富,
但願我們能追隨智者的仁慈之心,
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本文原創是美國阿拉斯加州何中先生,
博文在轉載時做了文字上的改動,
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敬意和致歉。】
感恩
您的閱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