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15 第一章 唯識精要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8-19 21: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唯識學的起源

第一章  唯識精要

 

一、唯識學的起源

 

 

唐代有位大德,叫義凈法師,他曾在他的著作

 

《南海寄歸傳》中,這樣寫道:

 

「所云大乘,無過(於)二種,

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伽qié。」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大乘佛法,不會超過兩種,一種是中觀學說

(中觀學說是講『空』的)。

大乘佛法的另一種是瑜伽

瑜伽是講「真空妙有」,或說「外無內有」。

 

1、   中觀是『俗有真空,體虛如幻』。

 

2、瑜伽是『外無內有,事皆唯識』。

 

事,指萬物。

 

天地萬物,是由我們的心識變現出來的。

若以『悟空』之最高見地來說,

一切皆空,一切『緣起性空』。

但對一般人來說,

這種觀點容易產生偏差。

一般學人講「空」的時候,

容易忽視事相而偏重於較為抽象的理體。

在釋迦摩尼涅盤后850年至950年間,

彌勒菩薩有感於一些學人,

偏重於理體之如虛、如幻,

而在學習的實踐中,

缺乏深入系統的認知和實際的證實。

因此,彌勒根據『緣起性空』的原理,

開示詳盡的唯識之學。

經彌勒立說,始創唯識之學。

后又經印度的無著和世親兩人的弘揚,

唯識學得以發展而成為一大宗派。

因之,我們說,彌勒是唯識的始祖,

而弘法者是無著世親

 

二、唯識學的傳承及在中國的發展

 

 

唯識學在中國有藏、漢兩地二種傳承,

現將西藏與漢地的傳承列表如下:

 

唯識學傳承表

 

藏傳:

    彌勒--無著--世親--安慧等

 

漢傳:

   初祖彌勒菩薩—二祖無著—三祖世親—四祖陳那—五祖護法—六祖戒賢,

 

   再下來就是,七祖玄奘大師--八祖窺基大師以及窺基大師的徒弟圓測、慧紹等。

   近代唯識學者有

   清末民初的歐陽竟無、韓清凈和太虛大師等。

唯識學傳入中國后,對這種學說,

 

出現了一些派系不大相同的說法。例如,

在南朝陳代(557-589年),形成了「攝論宗」,

 

它主張,『萬有從如來藏緣起』,提「唯識無境說」

這便與另一唯識學派唐玄奘所傳的「法相宗」有些不同:

攝論宗」是講如來藏緣起

 「法相宗」是講第八識緣起

 

1、   什麼是「如來藏緣起」呢?

 

「如來藏緣起」主張,世間的生滅法,

是從不生不滅法這個本性而來的。

 

為了加深記憶,我們以一幅『平靜的海洋』來代表

 

「如來藏緣起」的主張。

 

   

2、「法相宗」是講,「第八識」是染、凈和合。

第八識本身就是生滅不生滅的和合。

 

主張眾生各自的「第八識的污染程度不一,所

 

以,其轉化的心法和色法,亦不一樣。

 

讓我們以一幅『起波浪的海洋』

 

來代表第八識緣起的主張。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4 02: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