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05 思想的形成 人問寒山路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8-8 12: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思想的形成, 人問寒山路

三、人問寒山路 

005提要:一個人若欲通曉萬物之源,

就需要處在這種『無我』的靈靜或清靜之中。

 

 

兩人邊走邊說,不覺來到一座山下,

看此山氣勢深邃高遠,

雖寂寥靜謐,確是玄妙靈動,很難用語言形容,

就在這時,倆人看見在遠處山崖上,

有一個人影正在松雲間靜卧,影影綽綽間,

又聽那人吟出一首詩,

這詩正是在人間廣為流傳的名句:

「人問寒山路,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釋,月出霧朦朧。

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這詩的意思是說,

人們若問去寒山的路怎麼走

回答是,

去寒山的路是不通的 (寒山路指覺悟之路)

寒山的路為什麼不通啊

這是因為雖然現在已是夏天了

但是

在那高高山上所覆蓋的滿山冰雪,

卻還沒有融化啊

於是在晚上月亮出來的時候, 

滿山的霧氣仍是朦朧的。

你若是問,

那麼,我又是怎樣到達寒山的呢

回答是:

這是因為我的心與你的心是不同的

倘若你的心也能像我的心一樣

那麼,你就能到達這高高的寒山中了

*此處『屆』字:當『至或到達』講)。

不知何故,

厄科聽到此詩早已淚如泉湧,

霎那間感到自身與天地融為一體……,

厄科感到,

此時的身體完全消融在無邊的浩渺中,

身體完全不存在了,

厄科悟到,

一個人若欲通曉萬物之源,

就需要處在這種『無我』的靈靜或清靜之中。

這時,厄科看了一眼身旁的那科索斯,

知道他也正有同感。 寒山漸漸隱去……。


(未完待續)


【鳴謝: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特此致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1: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