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002思想的形成 緒言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6-8-5 10: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1評論

關鍵詞:思想的形成, 東方智慧

【002 提要】

《思想的形成》緒言:

今夜,

象一隻麋鹿賓士,向著清泉,

直到倒在蘆葦叢中,

平而深的水啊,

有福是你溶溶的身!    

     

《思想的形成》緒言


親愛的朋友,如您所知,

一個人的語言和他的健康與生命、

和他對微觀及宏觀世界等方面的

認識都是有聯繫的,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

一個人思想的形成與上述諸種學問,

都是有著深層融匯的。 

從這樣的意思上說,我們是否也可以認為,

每天每時須臾不離我們生命的語言及其學問,

或許是可以劃歸成一種大的學科的。) 

出於這樣的認識,

我們編輯了這本圖文版的圖書,

編者願以此誠摯之心,

將這些學作,恭謹地呈獻於世,

並誠祝我的朋友,

能以全新的視野,

來審視我們所賴以生存的世界! 

(自然,本書並非哲學著作,

它僅僅是介紹了一些與人們思想的形成,

有著緊密聯繫的某些常識而已。

通過對這些常識的了解,

或者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增強興趣,

我們有時不得不採用類似科幻的形式,

但這種形式是為理性思維服務的。

所謂理性是指『在受實踐檢驗的基礎上,

在適用於可知素材的思維框架內,

對所陳述的事實,進行系統地描述』。

我們敘述的特點在於,

從形式上看,

全書類似科幻、無拘無束,

但實際卻含有嚴謹的內容。

(倘若您對書中有關東方智慧的部分不太了解的話,

那麼,您就可以用科幻的眼光來對待這些內容了。)  

回想約在30年前,

時臨中華大地改革開放的初期,

語言學界出版了一部名為

《現代語言學趣引-

語言學奇境》的科普著作

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

但書中那兩位作為現代語言學趣引的「天人」

(回聲女神和她的朋友),

至今仍令人夢魂牽繞……。

現在,筆者懷著敬畏之心,

復將兩位天人請來,

重新作為本書的人物。

當年《奇境》成書後,

原作者曾有幸得到

社科院學者趙世開先生的舉薦,

書籍出版后

又得到語言學家徐思益先生、

北京大學陸儉明教授、葉蜚生教授、

復旦大學徐炯明教授、

語用所於根元先生、

中山大學李魁元教授、

黑龍江大學寧春岩教授

等多位學者的熱情幫助,

並在1990年獲得1989-1990

大連市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現在,筆者藉此不俗之韻,

在徵得原書作者同意的情況下,

仍採用原書的主人公作為新書的引路人。 

在此,向曾支持過具有良好意向的《奇境》一書的

各位前輩、導師和同仁,

致以深切的敬意和謝意!

【說明及附錄】

有關原著增訂版的電子件,

將在2018年,上傳到有關網際網路上。

屆時,歡迎您閱讀或下載。

下面,我們將原著增訂版的一部分圖片,

先行刊載如下:


 

 

 

 

 

(未完待續)謝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朋友再見 2016-12-31 15:47
要慢慢的看 謝謝!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