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俄烏衝突的升級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4-11-22 03: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1評論



美國遞刀,烏克蘭真敢用
有里有面兒 2024-11-21 來源:有理有面兒|微信公眾號

  11月19日,俄烏衝突迎來了兩個足以震撼全球的重大事件。

  在拜登政府允許烏克蘭使用美製陸軍戰術彈道導彈(ATACMS)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后的第三天,烏克蘭部隊首次使用該導彈,襲擊了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一處彈藥儲存設施。

  也是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批准了俄羅斯新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

  這兩起事件瞬間將本就緊張的俄烏局勢推向了一個令人膽寒的新高度。

  17日,拜登政府宣布,授權烏克蘭使用美國製造的遠程導彈對俄羅斯目標進行攻擊,澤連斯基對此自豪地稱「導彈自己會說話」。有理哥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已經進行過介紹。

  隨後,在夜晚的遮蔽之下,烏克蘭部隊首次動用了美國提供的ATACMS戰術導彈系統,對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一處彈藥儲存設施發動了襲擊。

  該軍械庫佔地至少1.3平方英里,是俄羅斯最大的彈藥儲存地之一。烏克蘭無人機此前曾於10月8日瞄準過該軍械庫。

  烏克蘭RBC新聞網還爆料,這次襲擊是美軍人員全程操作。

  俄羅斯國防部隨後證實了此次襲擊,稱烏克蘭軍隊發射了六枚彈道導彈,其中五枚被擊落,第六枚受損,導彈碎片落在布良斯克州一處軍事設施的技術區域,引發大火,但火勢很快被撲滅。儘管俄羅斯方面表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此次襲擊無疑是對俄羅斯本土安全的一次嚴重挑釁。

  ATACMS導彈系統的使用,標誌著烏克蘭在俄烏衝突中邁出了極具風險性和挑釁性的一步。

  就在烏克蘭搞襲擊的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批准了俄羅斯新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法令即刻生效。

  新版俄核威懾政策,直白點就是:別惹我,我有核彈,專治各種不服!這政策就是守家用的,核力量擺在那,讓想動俄羅斯的人都得掂量掂量。

  而且,威懾對象範圍很廣,不管是單個國家還是軍事聯盟,想對俄羅斯動手,都得好好琢磨琢磨。要是有國家仗著有核國家撐腰來侵略俄羅斯,那就是聯合攻擊。

  俄羅斯什麼情況下會動核武?

  導彈來襲、核武或生化武器襲擊、關鍵設施被攻、常規武器大規模侵略、空天武器越界……總之,國家元首說了算,必要時還會全球通報一聲。

  美國什麼反應呢?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在20日稱,他們覺得沒理由因為俄羅斯降低使用核武器門檻這事兒就調整自家核態勢,還說俄羅斯這決定沒啥可意外的,畢竟俄羅斯好幾周前就一直放風說要更新核威懾政策呢。

  但美國共和黨那邊對拜登政府的反應可激烈多了。特朗普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說那些軍事工業聯合體就想在他爸有機會創造和平、拯救生命之前,把第三次世界大戰給挑起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指出,特朗普競選的時候老說上台24小時內就結束俄烏衝突,可現在呢,他要接手這攤子事兒,「賭注」 可比之前大多了。

  美國在此次事件中的角色可謂是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拜登政府解除了對烏克蘭使用遠程ATACMS導彈的限制,給烏克蘭的這次襲擊大開「綠燈」。其目的在於不想讓烏克蘭失去庫爾斯克這一潛在的談判籌碼,妄圖讓烏克蘭儘可能長時間地守住庫爾斯克。

  烏克蘭呢,也心甘情願地當美國在東歐的 「小跟班」,在俄烏衝突都持續1000多天,自己啥決定性優勢都沒撈著,反而面臨領土丟失、經濟衰退、大量人員傷亡等一堆爛攤子的情況下,還妄圖藉助美國的武器來扭轉戰局,完全不顧這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真可謂是一個賭徒在孤注一擲。

  眼看民主黨政府任期將盡,美國政府突然在俄烏衝突政策上賣力「拱火」,這也讓北約內部炸了鍋,上演了一出「分崩離析」的戲碼。

  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18日表示,這樣的決定違背了選擇特朗普為美國新總統的選民的意願。他認為,大西洋兩岸的政治精英們正在對新的現實和人民的意願發起最後一次絕望的、火光衝天的攻擊。

  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對拜登的決定非常惱火,據德《明鏡》周刊18日報道,他認為這會在德國引發是否提供巡航導彈給烏的爭論,並為俄升級戰爭提供借口。

  然而,法國總統馬克龍支持拜登決定,法新社19日報道,馬克龍認為該決定正確,還暗示法國將跟隨美國放開Scalp使用限制。

  歐盟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11月18日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並表示歐盟已決定允許烏克蘭打擊是其國家職權範圍的目標。

  博雷利的這番話表明歐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經濟組織,而是可以放權給盟國進行軍事行動的政治聯盟。在法國《費加羅報》的報道中,甚至提到英國和法國已經批准烏克蘭使用它們援助的「風暴陰影」和Scalp巡航導彈打擊俄羅斯本土。儘管這一消息後來被刪除,但博雷利的表態已經足以讓歐洲媒體不再遮遮掩掩地討論這一話題。

  俄烏衝突的升級,也讓北歐國家慌得一批。

  瑞典國防部長卡爾・奧斯卡・博林18日出席發布會,拿出了要發給500萬個瑞典家庭的黃色小冊子,名字簡單粗暴——《如果危機或戰爭來臨》。這冊子有32頁,滿滿的乾貨,告訴大家怎麼應對戰爭、自然災害、網路攻擊和恐怖主義等緊急情況,還特彆強調了核武器危險。這是二戰以來瑞典第五次發這種冊子,這次尺寸還比往年大了一倍,可見形勢之嚴峻。

  芬蘭政府18日也推出新網站,指導公民應對長時間停電、停水、電信中斷、極端天氣事件和軍事衝突。挪威人也收到了指導戰時生活的小冊子。丹麥也發布了戰時指導。只有冰島可能還稍微淡定一點,畢竟離得遠。

  曾幾何時,「愛國者」 來了,烏克蘭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歡呼雀躍,似乎勝利在望;

  「海瑪斯」 駕到,烏克蘭更是激動不已,仿若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篤定這就是起死回生的關鍵;

  當「F16戰機」 的援助消息傳來,烏克蘭更是陷入了狂熱,堅信這將是扭轉乾坤的神器。

  而如今,澤連斯基聲稱,烏克蘭現在擁有自己生產的遠程無人機,還有遠程「海王星」導彈,再加上ATACMS,難道它是能解烏克蘭困局的 「萬能鑰匙」?

  非也!

  它根本無法觸及烏克蘭內部那千絲萬縷的亂麻問題,這些問題盤根錯節,如同惡魔之網,豈是一個導彈系統所能化解。更何況,ATACMS也不能讓俄羅斯的核武器憑空消失。

  美國的不斷拱火,讓俄烏衝突持續升級,把兩國往絕路上逼,妄圖讓烏克蘭在這奄奄一息的掙扎中多苟延殘喘幾個月,直至明年一月。但殘酷的事實是,即便烏克蘭手中握有ATACMS,也不過是在死亡邊緣多做了幾次無謂的掙扎,烏克蘭能否撐到彼時,依舊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俄羅斯面對這次襲擊,會不會繼續秉持「以眼還眼,絕不手軟」的原則?俄羅斯會作出什麼樣的對等報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successful 2024-11-22 03:59
烏克蘭部隊首次使用(ATACMS)該導彈,襲擊了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一處彈藥儲存設施。

  也是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批准了俄羅斯新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
回復 successful 2024-11-22 11:57
 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18日表示,這樣的決定違背了選擇特朗普為美國新總統的選民的意願。他認為,大西洋兩岸的政治精英們正在對新的現實和人民的意願發起最後一次絕望的、火光衝天的攻擊。
回復 successful 2024-11-22 12:08
美國共和黨那邊對拜登政府的反應可激烈多了。特朗普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說那些軍事工業聯合體就想在他爸有機會創造和平、拯救生命之前,把第三次世界大戰給挑起來。
回復 successful 2024-11-22 21:49
俄羅斯已經像烏克蘭發射了雅爾斯導彈, 這種導彈射程可達一萬二千公里. 這也宣示了莫斯科是可以回擊西方任何地方. 同時也是警告折連司機, 烏克蘭不可能翻盤 .
回復 successful 2024-11-22 21:50
拜登允許哲蓮司機, 用先進導彈打擊俄羅斯腹地, 企圖給川普結挖坑, 或者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種可能性很低. 拜登是看守政府, 短期不可能有大的作為, 也不可能派軍隊參戰. 沒有美軍參戰 ,就不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回復 rfw1972 2024-11-23 06:45
美國是真的,大鵝還是口水。毛主席說的對美國只有迎頭痛擊
回復 qxw66 2024-11-23 09:23
馬上要核戰了
回復 successful 2024-11-23 10:56
qxw66: 馬上要核戰了
何以見得?
回復 successful 2024-11-23 10:58
rfw1972: 美國是真的,大鵝還是口水。毛主席說的對美國只有迎頭痛擊
大鵝是真的.
回復 qxw66 2024-11-23 12:22
successful: 何以見得?
普京發洲際導彈了
回復 rfw1972 2024-11-23 15:52
successful: 大鵝是真的.
美國使館里已經沒有人,把它炸了才是真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網路文摘]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7 06: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