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馮玉軍專家眼中的「俄烏衝突」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4-5-5 05: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9評論

活在夢裡:專家眼中的「俄烏衝突」
申鵬 · 2024-05 來源:平原公子

當俄羅斯和敵人在泥潭中打滾的時候,需要擔心的不是俄羅斯,而是它的敵人。

  某些「專家」的水平低得令人髮指。

  比如說這位在《經濟學人》上發表高論的教授、「俄羅斯問題專家」馮玉軍,我很懷疑他是從X上那些繁體中文糞坑裡得到的消息,然後七拼八湊寫了一篇爛文章,得出了「俄羅斯必敗、烏克蘭必勝」的結論。  

圖片

  他的理由是:「1、烏克蘭空前團結;2、國際社會都支持烏克蘭;3、俄羅斯去工業化了……」  

圖片

  這位馮教授說「普京被困在信息繭房」里,我看他自己才是被困在信息繭房裡,他說的這幾點,不說是錯漏百出吧,也可算得上狗屁胡話,沒有一個是對的上號的,完全是某個小團體的憑空臆想。

  首先所謂的「烏克蘭空前團結」,澤連斯基自己都不信,首先烏克蘭官僚系統都不團結,各方面都想著爭權奪利,否則澤連斯基不會撤掉總司令扎盧日內,換上一個俄裔裸官西爾斯基,因為買辦集團內部也有裂痕。

  現在的烏克蘭到處在抓壯丁,連老人、婦女、殘疾人都不放過,手段極其粗暴殘忍,看到一個活人就拳打腳踢帶上車子;烏克蘭老百姓正在對抗徵兵,前不久就有人開車把徵兵官撞飛;前線的戰壕里,還發生了烏克蘭軍人槍殺北約「監軍」的事件。根據烏克蘭自己的統計,2024年前兩個月,烏克蘭已經有4600多起前線士兵向俄軍投降,超過了2023年同期。  

圖片

  這位馮老師可能不知道,在俄烏衝突中,對抗烏克蘭基輔政權最為激烈的,並不是俄羅斯軍隊,而是烏東的頓涅茨克民兵,他們一直是處境最危險、戰鬥意志最頑強的隊伍……因為他們和烏克蘭的納粹政權、還鄉團之間有著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他們解放自己故鄉的願望更為強烈。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關於「國際社會支持烏克蘭」,首先馮教授大概是只把美國和美國的走狗當做「國際社會」了,其次馮教授真的是閉目塞聽、刻舟求劍、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完全忘記了這個賽季已經換了版本,全世界現在哪有什麼國家關心烏克蘭啊,現在世界的焦點全在巴以那邊,烏克蘭早就被遺忘了好不好。馮教授大可以去問一問他所謂的「國際社會」,現在還有幾家把心思放在烏克蘭那邊?

  至於什麼「俄羅斯去工業化」,所以「打不贏」,這個笑話就更離譜了。俄羅斯確實去工業化過,但這場戰爭其實反而幫他們把工業化能力打回來了,別的不說,導彈、炸彈生產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好好看看新聞,現在缺乏彈藥和裝備的是烏克蘭、北約、甚至是美國……俄羅斯可從來不缺這些東西,最近的滑翔重磅炸彈可是在陣地戰中所向披靡,其他什麼無人機、全地形車更是可以源源不斷從其他地方獲得。從去年末到今年,俄軍不說是戰績輝煌吧,也算是穩步推進。不要嘲笑俄羅斯「打爛仗」,實際上俄羅斯最擅長「爛仗」,優勢劣勢,他們都會打成「爛仗」,這是他們的種族天賦。  

圖片

  

圖片

圖片

  當俄羅斯和敵人在泥潭中打滾的時候,需要擔心的不是俄羅斯,而是它的敵人。

  還有馮老師操心的「俄羅斯經濟崩潰」,更是無稽之談,因為俄羅斯的GDP排名反而比戰前更高了……一個巨大的資源國,一個不缺糧食、能源,又能從東方獲得大量工業品的國家,它的經濟怎麼崩潰?不如馮老師親自去俄羅斯轉一轉,看看他們的貨架上更空,還是歐美的貨架更空?

  最後,馮老師期待「普京政府被俄羅斯人民拋棄」,那簡直是個惡毒的笑話,馮老師大概對俄羅斯的民意缺乏了解,普京集團已經是俄羅斯當下最善意、最親西方、最溫和的政治派別了,可以去看看俄羅斯其他幾個政黨,看看他們的政治訴求,如果普京倒台,上台的那不是「光復沙俄榮光」,就是「光復甦聯榮光」。  

圖片

  說句難聽的,如果當年易地而處,留在俄羅斯的演員澤連斯基當選了俄羅斯總統,他也會順應「民意」,「收復烏克蘭」。

  馮教授幾十年來拿著經費「研究俄羅斯」,結果就研究了這麼些狗屁出來?對基本事實都不了解。

  我們的某些文科「學者」,幾十年來閉目塞聽、坐井觀天,只吸收符合自己政治傾向和愛好的資料,作繭自縛,用垃圾信息來污染自己的大腦皮層,久而久之,把「研究」搞成了「自我洗腦」,整日價糞坑裡打滾,與蒼蠅蛆蟲唱和——還自以為高明。

  普京是不是活在夢裡我不知道,「君乃在夢中耳」。  

圖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5-5 05:56
這位馮專家是可能挨批:他怎麼能只根據表面情況將第二三條作為烏克蘭的優越條件來論證輸贏呢,難道俄羅斯就沒有這些方面的支持啊?成功網友,您說呢?
回復 successful 2024-5-5 07:39
浮平: 這位馮專家是可能挨批:他怎麼能只根據表面情況將第二三條作為烏克蘭的優越條件來論證輸贏呢,難道俄羅斯就沒有這些方面的支持啊?成功網友,您說呢?
1. 烏克蘭人民逃亡將近一半人口, 這些人顯然是不願意為烏克蘭當兵打仗, 所以談不上烏克蘭人民為抵抗侵略達到了非凡的團結 水平.

2. 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政府的軍事和財政的支持, 一些國家都是扭扭捏捏, 不太情願的贈送. 當然英國和美國除外, 即使如此, 他們的能力也抵擋不了俄羅斯的衝擊, 現實的情況就是這樣.

3. 這場 俄烏戰爭, 性質是不明朗的 ,在全世界的認知是有爭議的.  烏克蘭方面並非所有人都認同是正義的. 這也絕對這場戰爭的性質. 烏克蘭方高估啦自己的能力, 低估啦俄羅斯的力量. 這是戰略上的錯誤.

4. 普京執政的連續性極大的增強了, 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 策略連貫性 和強大的領導能力, 烏克蘭的幼稚的選舉策略,導致一個 普通演員來領導國家 ,這是導致了烏克蘭失敗的伏筆, 反之,俄羅斯的領導國家的水平, 遠遠高於烏克蘭 ,這也是俄羅斯最後取得勝利的關鍵
回復 浮平 2024-5-5 09:11
successful: 1. 烏克蘭人民逃亡將近一半人口, 這些人顯然是不願意為烏克蘭當兵打仗, 所以談不上烏克蘭人民為抵抗侵略達到了非凡的團結 水平.

2. 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政府的軍事
您沒對上面咱提出的邏輯話題回答?
回復 successful 2024-5-5 15:36
浮平: 您沒對上面咱提出的邏輯話題回答?
關於第二條-----  國際上, 烏克蘭得到除北約的國家軍事支持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道義支持, 俄羅斯也得到了相應的結果. 數量是有差別,而力量上相等的, 總體結果相當. 因此 這不影響俄羅斯戰勝烏克蘭.

關於第三條------   的確, 以俄羅斯的實體, 在俄烏戰爭的開始 俄羅斯打得不順, 或許, 俄羅斯根本沒有想到烏克蘭會得到除北約以外, 更是得到 美國的先進武器 ,先進情報, 通訊的大力支持. 烏克蘭打得順風順水 士氣高昂, 俄羅斯是灰土塗臉 一片狼籍. 本質上來講 這一場戰爭變成了俄羅斯和美西方, 用 烏克蘭人著代理人的戰爭, 這就是性質上的變化. 然而, 如第二條所講, 這些不影響俄羅斯戰勝烏克蘭, 畢竟 俄羅斯也不落後 也不缺少沒有國際上的支持. 這也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敗走向.

附帶說明一下. 烏克蘭一方, 也並非完全正義的, 俄羅斯也並非完全去工業化, 俄羅斯的軍事工業 在很短的時間得到了全面恢復, 這也是國西方國家意想不到的. 這一場俄羅斯 和烏克蘭的戰爭, 有一個非常意外的結果, 那就是在客觀上, 俄羅斯不論在軍事和工業化, 得到了強力的提高 ,全面 壯大了俄羅斯.
回復 浮平 2024-5-6 02:51
successful: 關於第二條-----  國際上, 烏克蘭得到除北約的國家軍事支持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道義支持, 俄羅斯也得到了相應的結果. 數量是有差別,而力量上相等的, 總體結果相當
還是您了解的情況比那位專家多些。
回復 successful 2024-5-6 08:12
浮平: 還是您了解的情況比那位專家多些。
哪裡,哪裡, 這些都是網路上的討論,大咖門的見解, 我當個傳聲筒而已...
回復 rfw1972 2024-5-6 16:07
烏克蘭得到數百萬反賊的支持,他們應該免費做炮灰。俄國打成這個鳥樣,因為普京是白吃,
回復 successful 2024-5-6 20:15
rfw1972: 烏克蘭得到數百萬反賊的支持,他們應該免費做炮灰。俄國打成這個鳥樣,因為普京是白吃,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5-7 01:06
rfw1972: 烏克蘭得到數百萬反賊的支持,他們應該免費做炮灰。俄國打成這個鳥樣,因為普京是白吃,
普定不是白痴,他是被」傳檄而定「的吞併克里米亞沖昏了頭腦!都入侵烏克蘭了,還以為自己是「正義之師」!不但不攻擊民用設施,而且任其公路,鐵路暢通無阻,這才使得西方援助源源不斷的進入烏克蘭!何況開始的20萬軍隊根本就不足於吞併烏克蘭。當年希特勒佔領波蘭,用的是150萬大軍!

馮教授的觀點異於主流,其實也沒啥!畢竟這個是言論自由的年代,是憲法保護的權力之一,也犯不著譏笑。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0: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