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方分裂的瓦格納事變的蝴蝶效應來了
吳立峰 · 2023-07-04 · 來源:秦安戰略公眾號
據荷蘭國家公共廣播電視台(NOS)當地時間7月1日報道,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當天就荷蘭歷史上曾經參與的奴隸貿易,及其至今造成的影響正式道歉。
很多網友不由要問,以上這則報道和瓦格納事變有何關聯?如果只看標題,這兩件事確實是風馬牛不相及。
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說瓦格納事變是風,荷蘭道歉是馬,那麼牛又是什麼?

再來看看法國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已經連續幾天了,法國爆發了大暴亂,燒毀車輛,洗劫商店,世界末日一樣,起因是一個非裔17歲少年駕車違章,不接受警察處理,駕車逃跑而被警察開槍射殺。
再聯想到荷蘭國王公開道歉中提到的至今造成的影響,諸位是不是好像有點明白,又不怎麼太明白。
讓我們來看一下荷蘭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那些事情,從西班牙獨立出來之後,荷蘭憑藉著航海技術和對外貿易,通過荷蘭西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入海上,開始建立其殖民帝國。
荷蘭人到了亞洲,佔領台灣,控制了日本的對外貿易,印尼變成他們的殖民地;在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裡搶下了好望角;在大洋洲,他們用荷蘭的一個省命名了一個國家——紐西蘭;南美洲他們一直佔領到巴西;在北美的哈得遜河河口,荷蘭人建立了一個新的城市,這城市當代的名字叫紐約。
看到以上這些國家和地名,朋友們一定非常眼熟,這就是荷蘭國王所說的至今造成的影響;而在此之前的15世紀末到19世紀,從哥倫布登陸美洲開始的三個世紀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陸和加勒比海地區就不斷地進行著征服和殖民,先後佔領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以及南美大部分地區。
整個歐美國家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源自歐洲大陸並延伸到美洲、非洲、大洋洲、亞洲甚至是南極洲的殖民地演化史,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美國等各階段霸主輪番登場亮相。
至於法國當前所發生的事情,也是源於其在非洲的殖民地歷史所造成的非裔問題,這和前些年發生在美國的黑命貴事件擁有同樣的歷史背景,種族主義就是那頭倔強的牛!

風馬牛看似無關,卻因一隻蝴蝶而糾纏在一起,「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愛德華肯定沒想到,他提出的蝴蝶效應可以用來印證當前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並極有可能用來探尋真理從而解決危機。
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併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愛德華稱之為混沌學。
蝴蝶效應是一種混沌現象,說明了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證實了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
瓦格納部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之際。當時,俄羅斯開始秘密向烏克蘭東部地區派遣「理想軍」以支持分裂主義勢力。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許多退役的俄羅斯士兵自發組成了武裝力量,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由前特種部隊士兵謝爾蓋·瓦格納創立的瓦格納私人軍事公司(PMC)。
該組織的作用在俄羅斯國內備受讚譽,其成員被視為現代版的「雇傭兵」,而且情願為國家和個人利益而奮鬥。未來瓦格納部隊的進展仍舊需要關注,並在國際社會中進行更多討論和監管。
普里戈任通過新聞處表示,"這不是一場軍事政變,而是一次爭取正義的遊行。我們的行動不會以任何方式干擾部隊。
俄羅斯乃至世界需要慶幸的是,瓦格納事件並沒有造成俄羅斯內戰,事實說明這真的是一次武裝遊行,相對平緩的一次遊行。
美國人還在擔心俄羅斯一旦陷入內戰,核武器是否會失控而落入恐怖主義組織手中,比如像瓦格納這樣的;而事實上,因種族問題導致的遊行演變為法國街頭暴動或是美國已經發生過的一系列遊行和暴亂,是遠比瓦格納事件更嚴重的事情。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內部一個很小的分歧,一旦被外部勢力攪動,就會演化成為種族分裂事件,而這些都是西方政客能夠輕鬆拿捏的天賦技能;無論是在烏克蘭還是俄羅斯,或是在法國還是美國,他們可能都沒有真正意識到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以及剝削壓迫所帶來的危害性才是致命的。
對於西方文明而言,蝴蝶效應的定數是一神論而產生的排他性,變數則是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所產生的差異性而形成的民族對抗;哪怕是同宗的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也會因此而積累為世代仇恨並且不死不休。
如果這些歷史造成的混沌現象,無法從本質上找到原因,動亂就一定會醞釀成更嚴重的紛爭乃至戰爭,相信大部分國人和在下一樣,不想看到包括俄羅斯內戰或法國內亂等亂相;然而,把這些視為天賦技能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除外。
這也難怪普京會對盎格魯撒克遜人發表核戰檄文,馬克龍會號召歐盟各國擺脫盎撒聯盟的束縛,連希普金斯都在努力想為紐西蘭謀取國家利益而要在其聯盟內特立獨行。
然而,如果在下說盎格魯撒克遜人也是受害者,很多人也許不會相信。
事實上,盎格魯撒克遜人主導的軍工複合體用拱火衝突和發起戰爭賺軍火的錢,深受猶太財團的影響,以前他們可沒這麼多花花腸子;而猶太財團用貨幣發起戰爭,則是效仿盎格魯撒克遜人戰鬥模式的創新舉措,猶太人天生不善戰鬥需要依附強大勢力。
歷史不會撒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新教和猶太人的猶太教可以算是矛盾重重,畢竟在新教的基督耶穌視角里,猶太人可是背叛者;而在猶太人眼中,並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因為上帝不可能是自封的。
暫時不考慮背叛者的因素,作為西方宗教公認的猶太人先知,耶穌是被誰殺死的?在史書記載中,耶穌是被猶太領袖猶太暴民和羅馬執政官彼拉多害死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沒有站在公平和正義的這一邊,而是對耶穌犯下了醜惡的罪行。因此他們每一個人對耶穌的死都脫不了干係。
這也就是普京為何要指責廚子作為背叛者,深詣東正教義的俄羅斯統治階級,必須要用公平和正義來對付內部有分歧的不安分子。
很多人都知道,東正教的聖母正是耶穌的母親,但也許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傳說中的耶穌是聖母瑪利亞未婚先孕產下的孩子。
這就如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同為亞伯拉罕,然而前者是嫡子,後人為庶出。
在利益面前,就算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共享同一生命的「母子」,源於共同祖先的「同胞」,彼此之間也會演變到反目成仇,其中主要原因是認知的不同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分歧和執念。

對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的認知,導致了矛盾和衝突:烏克蘭人心目中的安全,被俄羅斯人當成眼皮底下的威脅;美國人名義上對烏克蘭人援助的公平正義,被俄羅斯人認為是明目張膽的站台和控制。
其實誰都沒有錯,每一個人都有權利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錯的是過度追求片面的自由而形成的對於利益的自私,將摧毀這個世界。
從這一點來看,瓦格納雇傭軍與俄羅斯正規軍的分歧就在於此,上升到整個俄羅斯民族層面上,這樣的分歧雖然被暫時化解,卻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縫隙。
而同樣的縫隙,伴隨著俄烏衝突過程中北溪二號管道被炸,也已經留在了歐洲大陸和美國盟友之間。
當然,每一滴血都不會白流,同為斯拉夫人,如果沒有北約的誘惑和威脅,大概率不會演變為同室操戈,而這筆賬也同樣會記在北約及其背後的戰爭機器身上。
俄烏衝突讓美國更準確的說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賺得盆滿缽滿,用一句再俗不過的話講,就是他膨脹了;試想一下,資金為了避險,都去了美國,而貨物卻因為衝突減少了。
面臨貨少幣多造成的通貨膨脹,必然要用加息的方式控制市場中流通貨幣的數量,此時輪到猶太財團上場了,但是問題是資金都存銀行了,如何投資提高生產力?對於猶太財團金主爸爸來講,這並不重要。
總有人需要用資金提高生產力的,金主爸爸手持貨幣在手心不慌,每一分錢都不白給,用錢一方必須要用資產來交換資金,到時候他們會把資產價格壓得死死的,就會賺到更多的紅利。
更嚴重的是,一旦美國停止加息,大量資金進入流通市場,而此時生產力並沒有得到提升,那麼通貨膨脹就會更嚴重,就連深詣遊戲規則的金主爸爸也找不到兩全齊美的解決方案。
因此,美國才會急於在本國提供更多的晶元和新能源的補貼規模,並瘋狂打壓歐亞大陸的競爭對手。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補貼建廠或補貼賣貨只是權宜之計,真正的市場競爭力源自於產品的品質、製造的成本和市場的規模,中國的取勝之道就在於此。
據說,美利堅合眾國已經出現裂縫,由於各州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特別是與中國以及俄羅斯經貿投資關係較為緊密的州,已經開始推進美元尋找新的錨定物。
而在此之前,這些州已經開始使用黃金作為外匯儲備或結算依據。
可以想象的是,日益提高上限的美債一旦爆雷,精打細算的財團一定會棄用美元而選用黃金儲備。
當前的石油美元霸權是依靠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發展壯大的,在軍工複合體的規則之下,你若動用黃金,我就必須打擊,那時候才是真正的亂世。
這兩天世界風雲再起,紐西蘭與中國締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以色列總理訪華欲和拜大統領較勁。
無論是盎格魯撒克遜的五眼聯盟,還是新教軍工與猶太財團,利益至上的西方文明已經證明,同祖同宗的自家兄弟也會因為分贓不均或利益衝突而反目成仇。

這就給了我們中華民族一個教訓,我們不能因一時利益而活成他們心目中的那個樣子,否則我們與要屠的那條惡龍有何區別?
歷史必將證明,斯拉夫人的鮮血不會白流,非裔兄弟也不會輕易被槍殺,讓兄弟相殘的幕後大佬,正在遭受來自於內部的公平正義之反噬。
最後,和大家講一個網上流傳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英倫半島,儘管七國時代的盎格魯—撒克遜奠定了英格蘭的主體歷史和未來發展,但是當時整個歐洲還是羅馬教皇說了算,包括各國王室都要傾聽教皇的聲音及其傳達的信息。
教皇聲稱自己是上帝派來的使者,能夠上達天庭,可以幫人往上帝那裡傳個話遞個信。有些人做了壞事請求上帝寬恕,就得送錢給上帝,犯的罪越大送的錢越多,中世紀流行的贖罪券就是這麼回事,這些錢都由教皇來轉交。
你說盎格魯撒克遜人能交嗎?換你你會交么?說白了教皇就是個大中介,普通中介吃差價,他全吃了,一毛錢也不肯分給上帝。這個大中介下面還有好多小中介,就是各個國家的主教和神職人員,這剝削是一層又一層。
老百姓日子過得苦哇,吃了上頓沒下頓,還老拿錢給上帝。但是新教的思想呢,就是只要心中有上帝,你就能直接跟上帝溝通。不用通過中介了,也不用交錢了,那肯定受歡迎啊。大家都對教皇說:塞有那拉,拜拜了您吶!
就這樣,英格蘭變成了第一個新教國家。新教的種子就跟星星之火一樣,在歐洲大地上燎原,信仰新教的國家,主要有荷蘭,美國,丹麥,挪威等等。
所以,新教是基督教的分支的分支,你也可以認為,基督教生了天主教和東正教兄弟倆,天主教又生了個叛逆兒子新教。

把這個故事和此前提到的亞伯拉罕聯繫在一起,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擁有共同的祖先,卻仍然分裂形成持有不同信仰的族群;同樣的邏輯,擁有共同祖先的全人類,乃至擁有共同生命起源的各大物種,也避免不了彼此鬥爭和相互吞噬。
其實吧,連當事人自己也很納悶,這些都是誰在挑起的,是西方宗教的根源,那些嚮往自由和民主並辛勤追逐財富的猶太人嗎?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在下猜想可能是對其理解中的真相即真理的認知不同,當各方都認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時,真理的範圍就只能在炮彈的射程之內了。。
這句話原句是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俾斯麥說的,原句是「失敗是堅忍的最後考驗,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對於不屈不撓的人來說,沒有失敗這回事。」
蘇聯領袖斯大林也曾說過,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在實力範圍內才有可能獲得真理。
在戰爭中,大炮射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只有大炮能夠射擊到敵人的目標,而沒有大炮,士兵們就無法保護自己和國家。
同樣,在各個領域中,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源,就很難獲得真正的知識和信息;換句話說,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擁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源,才有可能獲取真理和知識,否則就會被較強的力量所控制。

因此,締結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一樣的任重道遠,以中國人的智慧提出的人類和平發展解決方案,需要全體中國人乃至嚮往和平的世界各國擁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源,才能真正化解蝴蝶效應引發的一系列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