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小米被印度「沒收」48億,中國應儘早對印度的戰略定位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3-6-15 11: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0評論


小米被印度「沒收」48億,中國全社會應儘早明確對印度的戰略定位
明叔雜談 · 2023-06-15 · 來源:明叔雜談公眾號

印度對於中國的國家利益而言,到底在扮演一種什麼角色?中國全社會到底應該怎麼統一對印度的戰略定位,並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這兩天,小米公司被印度政府「凍結並可能沒收」48億元資金的事情,引發了廣泛關注。

  類似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發展並不順利,遭到了印度政府的各種「刁難」和「打擊」。

  2020年6月,中印發生邊境衝突。此後,印度政府經過多輪行動,禁止了至少300多款中國APP,包括位元組跳動旗下的TikTok,以及騰訊、阿里、百度、微博等中國互聯網公司旗下的眾多應用。

  此外,媒體還時不時傳出消息,指責印度政府利用各種手段「刁難」在印度投資的中國企業,包括小米、OPPO、vivo等中國手機廠商。

  針對印度政府的最新發難,小米一再強調:「在印度的業務,符合印度的相關法律和規定。」

  我看了一下印度政府最新的表態,它不僅要「沒收」小米48億元的資金,還提出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包括明確要求小米等中國企業在印度業務的核心高管必須由印度籍人士擔任,並強迫中國公司幫助印度培養供應鏈能力和人才等。

  印度政府這是在幹什麼?

  很簡單,它是在用非市場化的手段,用涉嫌違反國際慣例和法律的手段,逼迫中國企業幫助印度建立和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這在本質上是在脅迫中國企業幫助印度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

  最近,媒體還爆出印度長期刁難中國媒體駐印度記者的新聞。印度政府長期不給中國常駐印度記者辦理簽證,或者只給他們辦理時間很短的簽證,這給他們的工作、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印度政府各種「騷操作」的背後,似乎有一種蠻橫無理的心態在作祟,還有一種沒事找事的不正常心理在發揮作用。

  上述種種事件表明,我們有必要從戰略角度,認真思考一下:印度對於中國的國家利益而言,到底在扮演一種什麼角色?中國全社會到底應該怎麼統一對印度的戰略定位,並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從中印雙邊關係的角度來說,中國對印度是非常坦蕩的。

  中印同為文明古國,都曾經是西方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受害者,現階段都面臨實現本國現代化的艱巨任務。

  多年以來,中國基本上把印度視為一個值得在道義上同情、可以在經濟上實現互利共贏、可以在國際社會相互支援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傢伙伴。

  無論是在雙邊關係中,還是在金磚國家組織、上合組織等多邊架構中,中國不僅沒有防範和打擊印度,還對印度表現出了一種照顧和尊重。

  但很顯然,印度對中國的心態極為複雜,甚至可以稱得上極為扭曲。

  中印曾經同為第三世界國家,但中印的發展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印度對中國發展成就抱有的心態很複雜,可以說「羨慕嫉妒恨」各種情緒都有。印度跟中國在很多方面具有可比較的特性,這反而讓印度對中國產生了很深的「瑜亮情結」。

  尤其是1962年印度在中印邊境衝突中首先發起挑釁,但最後卻遭到恥辱性失敗,讓印度一些精英數十年來一直耿耿於懷。

  從現實角度來說,中國與印度的「死敵」巴基斯坦保持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引起了印度的強烈怨恨。印度甚至對中國與印度周邊任何一個國家發展關係都保持著非常敏感的心態,覺得中國要麼是在挑戰印度,要麼是在遏制印度。

  而在中印邊境糾紛中,印度近年來在每一次挑釁中都占不到便宜,這也讓印度國內一些人倍感挫折。

  不管中國怎麼對待印度,我們一定要清楚,印度上至政府,下至普通老百姓,對中國並沒有什麼「朋友+兄弟」的好感。相反,一些印度人,包括一些印度政府官員在內,都視中國為印度的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

  今天,中國的人均GDP是印度的五六倍,中國在面對印度時非常坦蕩,印度的一些「騷操作」,反覆在中國互聯網上引發嘲笑,這些反而都刺激了印度脆弱而又敏感的民族自尊心。

  我們一定要了解印度社會對中國的複雜和敏感情緒,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中印都是新興市場大國,中印是天然的朋友和合作夥伴」。

  在了解了印度社會對中國的複雜和敏感情緒后,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今天的國際地緣政治大環境下,從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對印度進行戰略定位?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國肯定不想分散注意力,跟印度較勁兒。中國也完全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主動升級中印邊境或其他衝突,因為如果中國這麼做,就正好中了美國的「詭計」。

  美國現在自己對中國沒有辦法,「啃不動」,天天想的都是用「田忌賽馬」的策略,今天煽動菲律賓,明天挑動韓國,後天刺激印度,來給中國找麻煩,中國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印度一貫的投機主義很容易抬頭,他們總幻想中國在美國的打壓下,不想跟印度「干架」,這讓印度覺得自己有了可乘之機。

  好在過去幾年中印在邊境等問題上的較量,讓印度在中國相對克制的表面之下,看到了中國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定立場和強大實力。

  現階段,中國雖然沒有必要跟印度「干架」,但中國全社會確實有必要儘快明確對印度的戰略定位。

  印度是中國的朋友嗎?

  現階段肯定不是,至少印度政府、社會和普通人,他們並不把中國視為朋友。

  印度是中國的敵人嗎?

  現階段肯定也不是,中印有邊境衝突,但中印現階段不存在你死我活的鬥爭。

  對印度最準確的定位可能是——短期內,印度是一個有可能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製造麻煩的國家;從長遠看,印度很可能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潛在戰略競爭對手。

  印度對中國的牽制,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印度兩邊下注,「長袖善舞」。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QUAD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原因就在於此,印度參加美西方國家主導的G7峰會,原因同樣在於此。印度希望通過與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保持關係,既可以從中獲得好處,也可以從側面牽制中國;

  ——在金磚國家組織、上合組織等中印同時存在的多邊組織,印度可能利用規則,給中國「找麻煩」。

  從長遠看,雖然印度現在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等遠遠落後於中國,但如果把印度GDP放在全世界範圍內來看,印度已經是一個妥妥的經濟大國了。

  2022年,印度GDP大約為3.39萬億美元,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的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目前,印度經濟總量已經比較大了,而且由於印度經濟基礎差、起點低,目前仍在保持非常快的增長速度。按照目前這種趨勢,要不了幾年,印度很可能將成為僅次於中美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我們一定不要小看印度啊!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古代,對中國最大的威脅來自東北、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在近代,對中國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的沙俄、東方的日本、南方的西方列強。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未來,對中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威脅可能來自哪裡?

  從中短期看,毫無疑問是美國。接下來十年、二十年,美國通過日韓從東部、通過台灣從東南、通過南海從南部,對中國國家利益的威脅都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是,當中國逐漸在中美博弈中佔得上風,甚至最終獲勝后,哪個國家才是對中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威脅?

  毫無疑問,是一個不斷崛起、野心不斷膨脹、對中國懷有非常複雜且敏感情緒的印度。

  正因如此,中國全社會應該儘快明確對印度的戰略定位,並採取協調一致的方法早日加以應對。

  中國不是美國,中國不會有意破壞印度的發展,更不會全方位遏制印度,但中國至少不能主動幫助印度崛起,進而讓印度在未來挑戰中國的國家利益。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幫助自己的潛在戰略競爭對手打擊自己,中國更不會這麼做。

  簡單來說:

  ——中國不應該對印度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投資,尤其不能將中國高速公路、高鐵、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設備、人才和管理經驗等,向印度全面輸出。幫助印度全方位改善基礎設施,就是在培養我們自己的戰略挑戰者;

  ——中國不應該向印度全方位轉移中低端製造業,尤其不能幫助印度建立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不應該幫助印度加快實現工業化。中國即便是要實現產業升級,要在全球進行布局,首先考慮的也應該是分散在東南亞各國布局,甚至可以考慮到中亞、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布局,而不能受到印度潛在大市場的誘惑,「一股腦」地都去向印度轉移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

  ——中國不能幫助印度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包括不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能讓印度在金磚國家組織、上合組織內獲得過大的「破壞力」,甚至有必要考慮建立不包括印度的新制度、新設計和新安排。

  中國不想因為邊境摩擦跟印度大打出手,中國也不想跟印度走向全面對立,中國更不會學習美國,對印度使絆子、下黑手,我們面對印度的挑釁、脅迫,要做的就是不要慣著印度,更不要因為印度市場的短期利益,無意識地幫助印度建立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幫助印度實現基礎設施更新、升級,幫助印度實現全面的工業化。印度這樣一個有著極大發展潛力的國家,一旦在中國的幫助下獲得這些能力,不僅不會感激中國,反而會立即用它來對付中國。

  對於印度,我們需要「穩住」它,不讓它直接走到美西方陣營,進而給中國找麻煩,但我們對於印度,也不能抱有一種一廂情願的「美好想法」,更不能小看、輕視印度,不能在戰略上對印度重視、研判不夠。

  一言以蔽之,三十年內,對中國國家利益挑戰最大的是美國,但三十年後,對中國國家利益挑戰最大的很可能是印度。

  我們對此不可不察,不可不防。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successful 2023-6-15 21:11
一言以蔽之,三十年內,對中國國家利益挑戰最大的是美國,但三十年後,對中國國家利益挑戰最大的很可能是印度。
回復 successful 2023-6-15 21:15
 我們一定要了解印度社會對中國的複雜和敏感情緒,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中印都是新興市場大國,中印是天然的朋友和合作夥伴」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3-6-16 06:46
successful: 一言以蔽之,三十年內,對中國國家利益挑戰最大的是美國,但三十年後,對中國國家利益挑戰最大的很可能是印度。
印度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形不成威脅,只是煩人而已。只要中國學習當年的日俄,花些錢,支持印度內部反對勢力 ,就夠印度自己忙活了。

雖然「輸出革命」有點過時,但是操作好了,也會有奇效。
回復 successful 2023-6-16 09:08
屠龍刀之原界: 印度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形不成威脅,只是煩人而已。只要中國學習當年的日俄,花些錢,支持印度內部反對勢力 ,就夠印度自己忙活了。

雖然「輸出革命」有點過時,
學習美國策動顏色方式可能也會有效果.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3-6-16 23:13
successful: 學習美國策動顏色方式可能也會有效果.
印度沒有顏色革命的基礎!印度需要的是一場天翻地覆的「革命」!一場 把整個社會打亂重練的革命!有人在咒罵文革,其實1949不過是改朝換代,而文革就是一個大熔爐,徹底把中國(人)重練一遍。什麼社會等級,什麼民族問題,什麼新舊貴族,一概都抹平了。要不是後來的胡亂邦,你根本不會有什麼西疆和西藏問題。這才是中國這三十年經濟爆發的社會基礎!
回復 successful 2023-6-17 09:43
屠龍刀之原界: 印度沒有顏色革命的基礎!印度需要的是一場天翻地覆的「革命」!一場 把整個社會打亂重練的革命!有人在咒罵文革,其實1949不過是改朝換代,而文革就是一個大熔
說得對...
回復 浮平 2023-6-17 12:25
successful: 說得對...
哈哈,你還說得對。。。是不是移民走錯了門,應該到朝鮮去享受一抹平的制度。
回復 successful 2023-6-17 15:06
浮平: 哈哈,你還說得對。。。是不是移民走錯了門,應該到朝鮮去享受一抹平的制度。
哪裡黃土都埋人, 有時候人生是不由己的. 朝鮮的姑娘很美麗,很溫柔, 只是沒有緣分了.
回復 goofegg 2023-6-19 09:34
印度這樣作只會讓外資更看清他們,以後應該不會再去亂投資了。不過中國公司已投進去的都打水漂了,不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就象讓人吞了蒼蠅。這類事美國有什麼辦法?可以學學。
回復 successful 2023-6-19 11:44
goofegg: 印度這樣作只會讓外資更看清他們,以後應該不會再去亂投資了。不過中國公司已投進去的都打水漂了,不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就象讓人吞了蒼蠅。這類事美國有什麼辦法
中國回擊了印度的挑釁,取消了 多於10倍的投資. 作為回應.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1: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