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顯示,戰爭可能難以避免!台海衝突或已進入倒計時
利刃號 · 2023-03-04 · 來源:崑崙策研究院公眾號
大國爭霸是零和博弈遊戲,因為爭霸的本質還是資源和分配權的爭奪,一國的崛起,必然代表著另一國的沒落

在近期的文章中,咱們指出,美國「以台制華」的戰略進入具體操作階段,台海衝突已經開始「倒計時」,最近又有一則新聞,證實了咱們的預測。據新華網2月25日的報道,第13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9次會議做出重要決定:為保障人民軍隊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提高打贏能力,軍隊戰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部分具體規定,「具體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本決定自2023年2月25日起施行。
這一報道發布之後,立即引起了普遍的關注,但什麼叫「軍隊戰時調整適用《刑法》的部分具體規定」,目前還沒有任何權威的解釋,但需要指出的是,軍有軍法,國有國法,軍法適用於《刑法》的部分具體規定,無疑是為了進一步規範軍法,同時也使得軍法更具權威性、操作性,而什麼時候會大規模的執行軍法?無疑是戰時。所以報道和「決定」重點提到了「軍隊戰時調整」,而且強調「具體由中央軍委規定」。
這說明了什麼呢?這說明大陸至少已經在法律層面為台海戰爭甚至中美衝突「做準備」了,因為「戰爭是殘酷的」,而解放軍已經很多年沒有打過仗了,會不會出現「不適應」殘酷戰爭的情況,這是非常難說的。據光明網2021年12月下旬的報道,國防大學就曾經進行過一場「軍事法庭戰時審判」的演練,公訴人宣讀起訴書,詢問被告認罪認罰自願性,「部隊指揮官做出同意戴罪立功證明」等等,一場戰時刑事訴訟「順利完成」。

所以,說白了這次調整就是法律層面的「備戰」,是「未雨綢繆」,這也說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戰爭已經來敲門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說,可能已經「無法避免」。
首先,據海峽導報24日的報道,負責對華軍事問題的美國副防長助理查斯已經秘密抵達台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美台會討論什麼軍事問題,會不會涉及到如何阻止解放軍登陸,如何在灘塗和城市地區布防,台灣會否對美國開放「指揮權」等問題。
其次,據中國台灣網此前的報道,今年美台關係可能會「大升級」,甚至不排除發生「質變」。報道披露,新任美國眾議院麥卡錫今年是一定會竄訪台灣的,對照佩洛西竄台,屆時台海局勢必然會再度緊張,但更麻煩還在後頭,台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台「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都將竄訪台灣,島內學者更是警告,台當局領導人可能會在今年竄訪美國。可以說,美國「以台制華」的戰略已經用到了極限,即將突破底線。
其三,美軍明確協防颱灣,拜登承認有「毀台」計劃。據環球網22日的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伯格表示,考慮在「印太地區」部署大量自殺式無人機,以便在解放軍「入侵」台灣時,對大陸艦船發起「自殺式攻擊」。同一天,據中台網的報道,有白宮新聞內線爆料,拜登承認,美國有一個「毀滅台灣」的計劃,其引發的災難性後果,還要遠遠超過俄烏衝突的血腥程度,此言一出,立即引發兩岸「一片嘩然」。

此外,美國還誣稱「中國已經向俄羅斯提供大批軍援」,利用其輿論霸權顛倒是非黑白,戰略上將中俄「捆起來打」,企圖先抹黑,再施壓,順帶為自己大規模軍援烏克蘭、升級戰爭尋找借口。另外,咱們曾經指出,美國惡化朝鮮半島的局勢,一方面是為了惡化中國周邊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脅迫韓國加入美日反華同盟,必要時出兵參戰,目前這一跡象也已初步顯現,10架韓國軍機降落高雄,咱們的預測得到證實。
再者,南海的局勢也不容樂觀,可能會嚴重糜爛。據俄衛星通訊社2月13日的報道,一艘菲律賓巡邏艇闖入南沙群島中方管轄區,遭到中國海軍的驅逐,而菲方賊喊捉賊,宣稱這是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還宣稱菲艦艇遭到了中方軍用激光的照射,導致其船員「短暫失明」。所謂的「激光照射事件」發生之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對外表示,「台海衝突不可避免要是涉及其他國家」,菲方考慮「與美日簽署三方安全協議」。
受「激光照射事件」影響,菲總統馬科斯還於14日「召見了中國駐菲大使」,宣稱對中方這一舉動「高度關切」。「激光照射事件」發生的第3天,菲律賓陸軍司令羅密歐·布朗納15日對外宣布,美菲將舉行自2015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2月17日,菲律賓軍方對外表示,已經採取行動「加強在南海的軍事存在」。種種跡象顯示,「南海有事」,可能還會出大事,而且菲律賓也可能會染指台灣問題。

對於菲方的種種挑釁和反華行為,中國外交部在所謂「激光照射事件」發生時就做出了回應,發言人汪文斌就指出,「仁愛礁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中方在現場的操作「專業、剋制」,「希望」菲方尊重中方在南海的主權,「避免採取導致局勢複雜化的行動」。因此,現在不僅僅是台海衝突可能「迫在眉睫」,南海的風暴也正在不斷積聚,未來甚至不排除中印邊境會出現摩擦,半島戰火再次被點燃,可謂是「危機四伏」。
「樹欲靜而風不止」,不是咱們想打仗,而是戰爭已經找上門來。中美之所以走到這一步,其實並不是偶然的,因為中國發展到了美國已經「無法容忍」的程度,超級大國不會眼看著中國崛起,所以「碰撞」是必然的。中國也曾竭力想要跳過大國爭霸的「修昔底德陷阱」,但美國不相信中國「不稱霸」的承諾,他們擔心的是中國的實力,盎-撒人的邏輯很簡單,任何人都不會允許一頭猛虎在身邊酣睡,不管它咬沒咬人。
大國爭霸是零和博弈遊戲,因為爭霸的本質還是資源和分配權的爭奪,一國的崛起,必然代表著另一國的沒落。漢朝和羅馬之所以能雙雄並峙、唐朝和阿拉伯之所以能東西共存,那是因為全球化時代還沒有到來,資源還夠各自分配。但現在已經是全球化時代了,大國爭霸進入了「帝國時代」,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都將改變全球的地緣政治格局,美國是武林盟主,自然不會允許中國挑戰他的「江湖地位」,於是衝突就變得難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