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終於想起斷鐵路了?俄軍猛炸烏軍補給線...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2-4-27 03: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4評論

終於想起斷鐵路了?西方軍援重武器增多,俄軍猛炸烏軍補給線
 熊熊之火 熊熊點兵 2022-04-25 23:44

俄烏戰爭,表面上看是俄軍在跟烏軍作戰。不過眾所周知,北約名義上雖然沒有派兵參戰,但實際上的存在感卻極強。

其在軍事上對烏克蘭的主要支援就有:

第一: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支持,其中前期主要是提供各種輕裝備及反坦克武器,而且數量極大。現在支援給烏軍的反坦克武器,理論上已經是俄軍坦克數量的十倍以上。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在放開重武器支援的限制,坦克、大口徑火炮、裝甲車輛的支援正在進行中。


第二: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情報支援,自俄烏戰爭爆發之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電子偵察機、無人機便高密度地飛行在戰場的西部和南部,俄陸軍的調動以及海空軍的活動情報,都是可以反饋給烏克蘭的。這就使得烏軍本身的戰略偵察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對戰場態勢的掌握也更為清晰。

第三: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培訓支持,在烏克蘭的國境之外,美國等西方國家軍隊正在向烏軍提供重武器的操作培訓,甚至英軍的現役特種部隊還進入到烏克蘭國境內,對烏軍特種兵進行針對性培訓。

除此之外,很多曾經在北約國家軍隊中服役的外國雇傭兵,也紛紛進入到烏克蘭作戰。刨除掉那些網紅之流,其在操作西式武器裝備方面,是有很大優勢的,它們既承擔了教官性質的角色,同時也是直接參戰者。

按照俄羅斯國防部掌握的情報,來到烏克蘭參戰的外國雇傭兵有6824人,其中1035人已被打死,另有912人逃離,仍然還有4877人繼續作戰(4月18日時的報道)。俄方數據僅供參考,但我們從烏克蘭方面得到的信息,也不難看到大量外國雇傭兵在烏參戰的情況。

Image

綜上所述,北約勢力的存在不僅僅是引發俄烏戰爭的關鍵因素之一,更對俄烏戰爭的進程造成很大影響。

因此烏克蘭就認為,自己是為整個西方而戰,其總統澤連斯基在對西方提各項軍火需求時,列出的清單也可謂是獅子大開口。就連美國高官到訪烏克蘭,現在都不能是「空著手」來了。

而在俄羅斯這邊的話,也認為跟自己作戰的不僅僅是烏克蘭一個對手。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便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增加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是想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所以現在的俄烏戰爭在某種程度上就成了北約國家出槍,烏克蘭出人的戰爭模式。烏克蘭有底氣向西方要求更多的支持,而俄羅斯對於西方軍援烏克蘭則是極為惱火。

當然,不管各方的態度到底如何,現在這個基本情況是改變不了的。

對烏克蘭有利的一方面是,西方在持續不斷地組織軍援,而且援助的規模和程度在不斷加深。比如現在北約各國就在「拼單」支援烏軍重武器,同時還在積極培訓烏軍技術兵種,在西烏編練二線兵團。

Image

但是對烏克蘭不利的一方面則是,在西烏能方便地得到西方軍火供應,同時也能編練臨時動員的二線兵團。可關鍵問題在於現在的核心戰場在東烏的頓巴斯,其到西烏的直線距離在1000公里以上,烏軍最能打的部隊基本都集中在那裡,同時這裡的部隊也最需要兵員和武器裝備。

這1000多公里的直線距離,可不是像有些網友說說話、點點滑鼠一樣就能「說曹操,曹操就到」的。

反過來講,我們再看看頓巴斯到俄羅斯的距離,基本就是眼皮子底下,雙方軍隊在戰區能得到的供應和支援顯然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了。

所以我們現在看頓巴斯核心戰場上的交戰,俄軍推進速度並不快,但是大炮卻是一刻都不停,但凡攻佔烏軍陣地后,後者都是一地屍體。這種依靠大炮兵的作戰方式,是典型的俄式戰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己方的傷亡。

為了破壞俄軍的進攻節奏,烏軍現在也在積極打擊俄羅斯境內的油料設施,甚至還組織了營級規模的地面攻勢。

Image

其結果我們也看到了,有成功的經驗,如對俄方油料設施的打擊;但也有失敗的教訓,如營級地面進攻慘敗,好不容易湊出來的重裝備也都被打成了零件。

這說明對俄羅斯本土民用目標的空中滲透還是有機可尋的,但是在地面進攻方面,烏軍成建制部隊拉出來野戰,基本還是找死。

所以對於烏軍主力現在只能是分散死守壁壘陣地,雖然不是什麼高明戰法,但其實也沒得選擇,反倒是這樣打會拖得時間更久一點。一旦脫離了陣地,那就會迅速被火力覆蓋,連拖時間都拖不來了。

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現在的頓巴斯烏軍能拖到這個地步,很大因素還是拜俄軍所賜。

我們知道,在俄烏開戰的第一階段,俄軍在對烏軍戰略預判失誤的情況下,很大程度是在打政治仗。所以會出現很多從純軍事角度無法分析的問題,也給其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Image

俄烏剛開戰時,俄軍打出了只打軍事設施的旗號。關鍵是很多設施其實是軍民兩用,戰時狀態下是不好判定其性質的。

烏克蘭空軍之所以後續一直能活動,很大程度上都是藉助沒有遭到打擊的機場。同時,俄軍在第一階段作戰時對烏克蘭交通、通信設施的打擊力度也很弱。

僅僅就頓巴斯地區的烏軍來說,在開戰一個月後其鐵路、公路系統依然能夠有效運轉。俄軍所打擊的只是烏軍武器裝備的存儲點,但沒有對鐵路系統進行大規模打擊。頓巴斯烏軍由此可以得到源自後方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補充,即便是刨除掉俄軍打擊的消耗,所能得到的還是不少的。

一直到3月下旬,俄軍在打擊位於第聶伯羅(頓巴斯烏軍的直接大後方)到頓巴斯之間的巴甫洛格勒等地區的鐵路樞紐。

Image

但是這種打擊對烏軍交通系統造成的傷害只是暫時的,至少到4月上旬時頓巴斯烏軍的鐵路系統尚在運作中。

在戰爭中,戰場不僅僅是在槍對槍、炮對炮的一線,同時也是在打補給、打交通、打通信。一支軍隊很難在武器彈藥消耗殆盡的情況下,還能堅守住陣地。

我們所說的美式戰爭打法,就是先把對方的後勤補給線扼住,通信全面封鎖,然後再以高度猛烈的炮火消耗對方火力。待對方的火力、兵力難以為繼時,其才發動地面進攻,到時候才能以極小的傷亡收得較大戰果。

俄軍沒有美軍那樣的現代戰爭能力,但是這種思路不能說不知道。

但是由於打政治仗在之前所佔的成分高,軍民兩用的鐵路系統便不在俄軍的優先打擊目標之列。平民自然可以乘坐火車離開戰區,烏軍同樣可以通過鐵路輸送兵力和武器。

到現在俄烏戰爭進入了第二階段,其實這一階段實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事仗。

Image

在頓巴斯前線,俄軍的打法很簡單: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沖。我們現在看到的戰場圖像及視頻,已經很難看到烏軍的有效戰果了,反倒是慘烈的烏軍陣地圖像能夠不斷看到。

在一線陣地這麼打的同時,俄軍也將矛頭轉向了烏軍的後方補給線。

當然,這個後方補給線分為戰場和戰略兩方面。

Image

在具體戰場上,俄軍在紅利曼、波帕斯納亞方向的戰鬥,明顯是在兜北頓涅茨克城市群烏軍的底;在伊久姆南下的俄軍,直至巴爾文科夫,這裡是斯拉維揚斯克城市群的後方要點;而在南方,俄軍發起的進攻也有向紅軍城後方搞烏軍後勤線的意思。

在整個戰略層面,俄軍對烏克蘭後勤線的打擊已經不僅限於在第聶伯羅到頓巴斯之間的區域了,而是擴展到了烏克蘭中西部地區。

4月25日時,烏克蘭方面稱在一小時之內便有5座火車站遭到了打擊,而此時恰逢美國防長奧斯汀和國務卿布林肯到訪烏克蘭后不久。

Image

眾所周知的是,美國是對烏克蘭提供軍援最多的國家;而另外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基本常識是美國的軍火都是先運抵波蘭,然後通過陸路到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然後再由這裡通過鐵路、公路系統發往烏克蘭前線。

其中輕武器及單兵裝備可以通過公路系統進行輸送,但是重武器的大宗的油料、彈藥,還是通過鐵路輸送更為方便。

俄軍在回過神來后,主要打擊的是從頓巴斯烏軍的大後方第聶伯羅到前線的鐵路線。

Image

現在很明顯,其也加大了對烏克蘭西部後勤節點及重要鐵路樞紐的打擊力度。

如在4月18日,俄軍導彈打擊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的第124聯合後勤保障中心,使得6天來烏軍接受的西方武器彈藥被一波摧毀。

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來,其對烏克蘭中西部鐵路系統的打擊。當然,按照俄軍通報的打擊情況,4月25日一共是打擊了烏軍6個火車站的牽引變電站。

這樣的打擊當然不足以使得烏克蘭中西部鐵路系統全部癱瘓,因此後續的攻擊還在進行。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無論西方支援了什麼武器,只要到不了頓巴斯那就發揮不了作用。俄軍只要連續打烏軍的彈藥儲存地、交通線,就能極大阻止西方武器發揮作用。

而在頓巴斯核心區,現在基本處於對耗階段,一旦烏軍在後勤不力的情況下難以支撐,後續就可能出現連鎖反應。

但反過來說,如果俄軍封鎖不住,頓巴斯烏軍能繼續得到兵力和武器供應,那麼這仗就還得打上更長的時間。

所以俄烏戰爭給人的一大啟示就是,只有軍事仗打好了,別的才好說。軍事仗打不好,談判桌上也沒底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2-4-27 04:29
你說:【綜上所述,北約勢力的存在不僅僅是引發俄烏戰爭的關鍵因素之一,更對俄烏戰爭的進程造成很大影響。】

您作為戰中某軍」吃瓜「參謀起碼後半句分析得還不錯 ---「綜上所述, 。。。更對俄烏戰爭的進程造成很大影響。」

但作為對戰爭的因果分析,這個「綜上所述」派錯了用場。如同,美國軍事和金錢援助中國抗日,就可以說明日本侵略中國是美國挑起的」?

你又說:【因此烏克蘭就認為,自己是為整個西方而戰】,如同,因為美國援助了中國抗日,那麼中國抗日的目的也就變成了為美國而戰?

費那麼大勁寫了不少的事實,但是一個三級跳就與此遠離,想要的結論還是根據拍腦門兒而來
回復 qxw66 2022-4-27 08:01
還必須狠炸。。。就怕炸彈用光
回復 successful 2022-4-27 08:54
qxw66: 還必須狠炸。。。就怕炸彈用光
俄烏戰爭是非常殘酷的, 俄羅斯和美國北約的軍隊在作戰, 從表面看來 俄軍吃了虧 但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說 鍛煉了俄軍 將成為世界級. 林彪元帥說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鍛煉和強大自己. 百鍊成功的軍隊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俄羅斯仍然佔有強大的優勢, 兩軍相逢勇者勝.
回復 successful 2022-4-27 16:10
浮平: 你說:【綜上所述,北約勢力的存在不僅僅是引發俄烏戰爭的關鍵因素之一,更對俄烏戰爭的進程造成很大影響。】

您作為戰中某軍」吃瓜「參謀起碼後半句分析得還不
你又說:【因此烏克蘭就認為,自己是為整個西方而戰】,如同,因為美國援助了中國抗日,那麼中國抗日的目的也就變成了為美國而戰?------------------------------------澤連斯基認為烏克蘭為整個西方而戰, 這是他拔高自己的說法. 正確的說法是, 他用了烏克蘭的國土和人民的鮮血,為整個西方利益作犧牲品. 最終他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1: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