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歷史上維吾爾族與突厥及土耳其的關係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0-12-19 16: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歷史上維吾爾族與突厥及土耳其的關係
楊聖敏 2020-12-19 來源:《西北民族研究》摘要:公元552年突厥汗國建立以後,就在蒙古草原上逐漸形成了以阿史那氏族為核心的突厥族。受突厥汗國統治的回紇部落與突厥政權為敵近二百年,回紇不是突厥族的成員。公元744年回紇在唐朝支持下滅亡了突厥汗國之後,回紇汗國境內的諸部落逐漸團聚形成了回紇族,此後突厥族就逐漸消散了。回紇與突厥是不同的兩個古代民族。當代世界約三十個突厥語族民族與古代的突厥在文化、體質特徵上已有本質的區別,它們不是一個民族。土耳其在歷史上與維吾爾族沒有聯繫,它們從來不是同一個民族。

  關鍵詞:維吾爾;突厥;土耳其;關係

  作者:楊聖敏,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俄國的韃靼人和土耳其社會中出現了一股泛突厥主義思潮,宣稱世界所有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數十個民族都是一個突厥族,應該以土耳其為核心聯合起來,部分人還主張建立一個跨國的突厥國家,甚至有人希圖藉此恢復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1290-1922)的版圖。雖然這種主張既是違反歷史事實,又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自那以後,該思潮一直在土耳其部分人中傳承至今。20世紀30年代以後,該思潮傳入我國新疆,雖然一直沒有廣泛的市場,卻在少數人中如一股暗流,不絕如縷地傳播著,並被一些人作為煽動狹隘民族主義甚至煽動分裂的思想工具。

  歷史上這些突厥語族民族形成的歷史以及這些民族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目前國內的著作和教科書對此缺少一個清晰的梳理,不能使泛突厥主義的流毒得到有效的澄清。以下,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文獻研究,簡要梳理一下歷史,說明歷史上的維吾爾(回紇)、突厥與土耳其這三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

  一、突厥的興起與滅亡

  公元4 至5 世紀以後出現的突厥和回紇部落都源自北狄。根據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文獻,甚至更早的考古材料可知,早在商周時期,甚至更早的史前時期,狄人是分散於中國西北地區的眾多原始部落。

  (一)狄人是分散於西北的眾多部落

  在商周時期,商周王朝的核心部分是由王室分封的同姓諸侯國或遠近支系的方國組成的,被稱為華夏。與華夏之國交錯雜居的或在華夏周邊的還有眾多少數民族部落和集團,其中在中原地區的大部分也接受商周王朝管轄,少部分比較偏遠的則或叛或服。在整個商代(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和周代初期(公元前11世紀),中國北方操阿爾泰語系語言的部落在漢文史書中被通稱為「狄」或「北狄」。狄人原居於今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人口的繁衍和經濟的發展,促使他們不斷向東、向南開拓更多的草場。到了夏商時期,他們的游牧地域已遍布中原北部各地,在今山西、河北、陝西北部都有他們的足跡,與華夏諸部錯雜而居,關係密切。《國語·鄭語》記載周代初年洛陽成周四方小國和部落的分佈情況說:「當成周者(即洛陽周邊),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隋、唐;北有衛、燕、狄、鮮虞……隗;……是非王之支子母第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其中的狄、隗就是狄人的部落。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以及後世的考古材料都證明,當時的狄人部落大多集中活動於中原北部。他們的人種或外貌特點與華夏族相似。他們「披髮左衽」,食「血氣不治」的半生的肉。與華夏族相比,他們的禮儀制度十分簡單,因此被周襄王貶稱為「冒沒輕攙,貪而不讓」。在商周時期,狄人是個以游牧業為主,兼營狩獵的民族,沒有文字。他們結廬帳於草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史稱:「北狄無國都處所,俗逐水草,無城郭富室。」《禮記·王制篇》載:「北方曰狄,衣羽毛,有不粒食者矣。」

  在先秦及兩漢時期,狄人又被稱為「丁零」、「丁靈」或「狄歷」。到了公元3 世紀以後,又相繼被稱為「敕勒」和「鐵勒」。

  (二)狄人與華夏關係密切

  狄人與華夏諸部毗鄰而居,雙方的關係十分密切。有的先秦文獻甚至認為狄人與華夏族同祖。《山海經》稱:「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這個記載的真實性已無從查證了,但狄人與華夏族在人種、文化上的密切聯繫,有大量考古材料可以為證。另外,與狄人以鳥為圖騰的觀念近似,我國古代的殷人、秦人中都有祖先由鳥而生的神話。這也暗示出早在遙遠的上古時代,他們之間就已經存在著聯繫。到了商周時期,雙方通婚的例子更是史不絕書。狄人與華夏雖然語言不同,交往時需要「舌人」居間譯語,但由於長期交往,雙方在語言上有聯繫密切,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古突厥語與古漢語中音義相近或相同的詞在1000組以上。

  新中國建國以來,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對以內蒙古鄂爾多斯為中心的北方草原文化遺址進行了長期的發掘和研究。因為在這些遺址中出土了大量以青銅鑄造的各類典型器物,所以稱之為鄂爾多斯青銅文化。經過多方研究和考證,早期階段的鄂爾多斯青銅文化,為狄人的文化。鄂爾多斯青銅文化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春秋末期一直以鄂爾多斯和山西、陝西北部及內蒙古地區為主。狄人與華夏族的密切交往,使他們在經濟、文化上互相影響。在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狄人遺址中,經常伴有商式器物出土。在狄人的青銅器、陶器等出土物上,明顯地表現出類似中原的造型和藝術風格,很多器物顯然就是中原器物的仿製品。到了兩漢時期,雙方文化的交融更為明顯,在狄人遺址的出土物上,已經很難分辨出與中原器物的區別。

  (三)狄人北上與南下

  狄人與商周王朝的關係不僅有和平交往的一面,史書中也記載了他們之間的戰爭。

  狄人的原始居地在鄂爾多斯地區。到了商代,狄人已遍及中原北部各地,並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部落集團,即赤狄、白狄和長狄。其中的長狄部落甚至已進入今河南安陽一帶,形成了與華夏諸部錯雜混居的局面。狄人向東、南方推進的勢頭,與向北方擴張的商、周王朝的力量遭遇,於是雙方進行了多年的戰爭。

  商王朝對鬼方(狄人)的進攻,規模較大的共有兩次。第一次發生在商高宗武丁時期,《易·既濟》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強大的商王朝竟用了三年的時間才取得戰爭的勝利。經過這場戰爭,遏止住了狄人在山西、河北地區南進的勢頭,但是狄人自陝北向關中地區的推進一直沒有停止,這樣,就與居於關中地區的周族發生了激烈衝突。

  當時周族居於陝西的豳(今旬邑西),酋長為古公亶父。與周族為鄰的狄人部落不斷向他們進攻。《毛詩故訓傳》說:「古公處豳,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去之,逾梁山,邑乎岐山之下。」古公被迫將豳放棄而遷至岐山下的周原,部落逐漸壯大起來。古公死,季歷立,適值商王武乙在位。季歷在商王支持下,開始對狄人轉為反攻。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季歷)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狄)王。」這次戰爭規模很大,俘獲鬼方的人員,僅王一級的就有20人。

  周朝建立后,疆域進一步擴大。據《逸周書·世俘》記載,周初滅國99個,降服方國652個。周的首都在關中地區,距狄人聚居的鄂爾多斯較近,狄人就成了周朝用兵的重點。周朝初期就發動了對狄人的征討,規模比商代更大,給狄人以沉重打擊。於是,西北地區狄人南進的勢頭被阻止。為了生存和發展,以鄂爾多斯為中心的狄人主力開始向東南和北兩個方向遷徙。

  向東南的一支(白狄)分佈於河北、山西北部的長城沿線。當春秋時期,西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爭霸於中原時,這支白狄也乘機南下進入華北大平原,並曾在今河北一帶建立了強大的狄人國家——中山國。中山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曾參與中原的爭霸活動。中山國滅亡后,這些狄人逐漸融合進了華夏族之中。

  北遷的狄人一部分以內蒙古陰山一帶為活動中心,後來構成了匈奴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主要是赤狄中的一支)一直向北,越過戈壁,進入了漠北大草原和南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

  (四)北遷狄人即丁零與鐵勒

  在狄人的幾個較大的部落集團中,赤狄是人數最多的一支。在公元前11世紀赤狄大規模北遷以前,南西伯利亞的人口非常稀少,各個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也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北遷的狄人主要分佈於貝加爾湖與鄂畢河之間(以後又向西發展),他們很快與當地原土著居民融合。由於狄人是一個具有相同語言、文化的族體,因此,他們的遷入,改變了當地原來各不相同的經濟和文化的面貌,使整個南西伯利亞地區的文化出現了罕見的一致性。漢文史書中稱他們為「丁零」。這些遷入南西伯利亞的丁零人與分佈於蒙古草原南部和中原北部地區的同族人從此就各自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他們區別日益明顯並逐漸分化為完全不同的民族,南部的是以匈奴為首的各部落集團,北部的則是丁零與鐵勒。

  (五)突厥回紇分屬於東西兩個丁零人集團

  南西伯利亞地區地形十分複雜,海拔從200米升至4500米,各地的氣候也差異懸殊。按氣候的特徵,基本上可分為東、西兩大區域,即西部的薩彥嶺—阿爾泰山區,東部的貝加爾湖沿岸和外貝加爾區。總的特點是越往東,大陸性氣候就越顯著,這表現為越往東越寒冷、乾燥。隨著氣候的差異,特別是大陸性氣候往東逐漸增強和降水量逐漸減少,植被性質也發生很大變化。西部是茂密的冷杉、西伯利亞松和雲杉松,東部變為稀樹林性質的落葉松。植被越往東去,高草本植物的亞高山草甸便出現得越少,它們已被逐漸更替為茂密的低矮灌木叢或者蘚類——地衣高山凍原。

  東、西部之間自然地理的差異,使得西部的丁零人「頗為藝植」,有很多部落都兼營農耕或以農耕為主,而東部的丁零人則基本上以狩獵、採摘和游牧為生。東部和西部丁零的差異日益明顯,到後來,就發展成相對獨立的兩個集團。後來的回紇部就出自東丁零,而阿史那氏的突厥部和葛邏祿等部則出自西丁零。

  西部的丁零主要集中於鄂畢河上游的庫茲涅茨盆地、葉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和阿爾泰山區,東部的丁零部落主要活動於貝加爾湖周圍及貝加爾湖以南的大河流域。雖然所有的丁零人都說突厥語,但由於東西之間方言的差異,一些部落之間甚至出現了「語不相通」的情況。

  (六)突厥的興起與滅亡

  公元3世紀以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鐵勒人分為很多互不統屬的部落,他們曾相繼受蒙古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統治。到了公元6世紀,西部鐵勒中的阿史那氏族強盛起來,他們從準噶爾盆地向東攻入蒙古草原,並聯合其他鐵勒部落,於公元552年消滅了統治蒙古草原的柔然汗國,建立了以阿史那氏族為統治者的突厥汗國。從此以後,「突厥」(türk)一詞就一直沿用至今。

  突厥汗國最強盛時,疆域廣大,東起興安嶺,西至中亞錫爾河以北今哈薩克草原,南到陰山。突厥汗國疆域內包含了眾多的部落、部落集團和民族。汗國實行奴隸制,阿史那氏族的人被分派到各附屬部落和民族中擔任頭領,實行統治。因此,突厥文《苾伽可汗碑》中稱:

  吾人東徙突厥人民於興安嶺之外而整頓之(即統治之);西徙突厥人民於康居泰曼而整頓之。此時,為奴者亦有奴,為婢者亦有婢。其弟不識其兄,其子不識其父。吾人所取得所整理的國家與法度如此。

  這些部落、部落集團和民族被征服后,被突厥阿史那氏族稱為「黑民」(Kara budun),徵收繁重的賦稅和兵役,一有反抗就殘酷鎮壓。因此,各部落對突厥汗國的阿史那氏統治者十分仇恨。史稱:

  (突厥)世行暴虐,家法殘忍。東夷諸國,盡挾私仇,西戎群長,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骨之徒,切齒磨牙,常伺其後。……部落之下,盡異純民。千種萬類,仇敵怨偶。泣血拊心,銜悲積恨。

  隋朝(581~618)以前,中原處於分裂狀態,突厥騎兵不斷南下,中原北部的北周、北齊都向突厥稱臣進貢。隋朝建立后,中原得到了統一,隋朝國力強盛,突厥遂逐漸歸附,並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突厥活動於蒙古草原,西突厥游牧於準噶爾盆地和中亞錫爾河以北的哈薩克草原東部。隋朝滅亡后,突厥汗國又一度與唐朝為敵。唐朝於公元630年滅亡了東突厥汗國,於公元657年滅亡了西突厥汗國,並在蒙古草原設立了燕然都護府,在今新疆、中亞地區分別設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等軍政機構,派官兵駐守和管理,突厥各部落和突厥控制的地域遂大部分歸入唐朝的版圖。以後突厥部曾一度在蒙古草原恢復其汗國,稱為後突厥汗國,但不久,唐朝聯合游牧於今外蒙古草原北部的回紇部落聯盟(即維吾爾之先民)於公元744年將后突厥汗國滅亡。

  突厥汗國滅亡后,一個以阿史那氏族為核心的突厥族也就逐漸消散了。但「突厥」一詞一直被語言學、歷史學所使用,而且常出現語義含混不清的情況。

  「突厥」作為一個族稱,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語義。狹義的突厥族是指公元6至8世紀建立突厥汗國的阿史那氏和與之有近支關係的各氏族和部落,如阿史德氏族等,在突厥碑銘中統稱為「蘭突厥」(意為天上之突厥)。他們建立並統治著突厥汗國,在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個突厥政權之後,東、西突厥的統治階層仍然都是阿史那氏。在突厥汗國時期,回紇(維吾爾)部一直與阿史那氏的突厥統治為敵,回紇從來不被認為是突厥族。

  廣義的突厥則包括了公元6至8世紀中葉突厥汗國境內那些受「蘭突厥」統治的眾多鐵勒部落,他們在突厥碑銘中被稱為「黑民」。他們都使用自己本部落的名稱,並不自稱「突厥」。只是中原漢文獻中有時將突厥汗國境內的各部統稱為「突厥」。公元744年突厥汗國滅亡以後,外蒙古草原上回紇汗國境內的各部落大多自稱「回紇」,成為古代回紇(維吾爾)族的一部分。以原阿史那氏族為首的突厥部落受回紇擠壓,大部分南遷到內蒙古,以後又逐漸南下融入漢族之中。原西突厥汗國境內的各鐵勒部落則繼續使用自己本部落的名稱,其中比較有名的如葛邏祿、拔悉密、突騎施、黠戛斯(柯爾克孜人祖先)等部落。他們從未自稱「突厥」,只是因為曾受西突厥統治,又是同操突厥語的游牧人,所以中亞和西亞一些民族的文獻中將他們統稱為突厥人。

  公元744年突厥汗國滅亡而回紇建國以後,回紇與突厥更是界限分明的兩個民族,這種觀念一直延續到公元11 世紀。在公元11世紀出版的《突厥語大詞典》中,作者穆罕默德·喀什葛里自稱突厥,並很明確地稱回紇(維吾爾)為敵人。例如書中的詩歌寫道:

  我們樹旗於馬上

  去出征回紇人

  我們像飛鳥一樣

  飛向賊人和惡狗。

  可見,直到公元11 世紀,回紇與突厥還是被明確地認為是不同的民族。  

2.png

 

  -----------------------------------------

  二、古代突厥與當代突厥語族語言各民族的關係

  公元744年,蒙古草原上的突厥汗國滅亡以後,東突厥各部落或南下逐漸融入中原漢族之中,或西遷中亞,還有一部分留在蒙古草原融入回紇之中,西突厥各部落則繼續在今新疆北部的準噶爾盆地和中亞錫爾河以北的哈薩克草原一帶游牧。他們又逐步南下征服了錫爾河以南的綠洲農業區,逐漸改變了中亞河中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原來的民族和文化面貌。以後有的突厥部落還繼續西徙,沿鹹海、裏海、高加索一路西遷,最遠的到達了小亞細亞半島(即今土耳其)。在突厥人到達中亞和西亞的小亞細亞以前,當地的居民基本上是一些操印歐語系語言的民族,外貌特徵也是以白種人特點為主,如古代粟特人、塞種人、吐火羅人、古伊朗人等。他們與操阿爾泰語系的突厥語,外貌特徵為蒙古人種(黃種人)特點的突厥人有很明顯的差別。突厥西遷,每到一處,就征服當地的民族和政權,並強迫他們改說突厥語。這樣,突厥人在各被征服之地分別與當地原土著民族通婚,經過數百年文化與血統的融合,在中亞向西一直到今土耳其這一線就逐漸形成了多個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這些民族從人種特點上看多為混血人(白種人與黃種人的混血),操突厥語族語言(不同的突厥語族語言之間還是有差別),生活習俗則融合了不同地方與民族的特點。所以今天這些民族的特點與原游牧突厥人不同,他們也與原土著人操完全不同的語言。他們已不是古代的突厥,各民族之間也有很明顯的歷史和文化的差異,相同之處主要是同操突厥語族語言。這樣的民族有烏茲別克、哈薩克、土庫曼、塔塔爾、亞塞拜然、楚瓦什、雅庫特、土耳其等共三十個左右。

  -----------------------------------------

  三、維吾爾族是如何形成的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的民族,主要是由原蒙古草原上游牧的維吾爾(古稱「回紇」)部落於公元840年西遷以後,和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各綠洲上的原土著農耕居民匯合后逐漸融合而成的。他們與塔里木盆地各綠洲融合的過程包括了消滅原住民政權的維吾爾語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延續了二百多年),又包括了整個塔里木盆地各綠洲居民改信伊斯蘭教的過程(這個過程延續了近五百年)。公元1513年,當塔里木盆地最東端的綠洲——哈密——被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葉爾羌汗國攻佔並伊斯蘭教化之後,整個塔里木盆地各綠洲居民的融合過程就基本完成,現代意義的維吾爾族也就形成了。  

3.jpg

 

  

  (一)回紇(維吾爾)的來源

  今天的「維吾爾 」與古代的「回紇」都是原蒙古草原上一個部落的突厥語名稱——「Uyghur」——的不同音譯。

  古代的回紇是今外蒙古北部(今貝加爾湖之南的色楞格河畔)的一個游牧部落。公元552年,蒙古草原上的阿史那部統一了草原,建立起強大的突厥汗國。不久,回紇被突厥汗國征服,成為突厥汗國內一個附屬部落。除回紇部之外,北方草原各游牧部落也都受突厥汗國的統治。

  突厥汗國是一個奴隸制政權,對草原上各部落的統治十分殘暴,「世行暴虐,家法殘忍」,遂遭到各部落的反抗。在反抗突厥汗國的戰鬥中,回紇部團結了越來越多的游牧部落,又得到唐朝的支持,遂日益壯大起來。

  (二)回紇汗國的建立

  公元744年,唐朝聯合回紇和其他鐵勒部,消滅了突厥汗國。當時在蒙古草原上的諸多鐵勒部落中,回紇就成了最強大的部落。

  突厥滅亡后,回紇首領馬上遣使長安請求冊封。公元745年,唐玄宗冊封他為可汗。在得到唐朝認可后,回紇遂成為漠北霸主。它兼并了草原上其他游牧部落,建立了回紇汗國,其疆域大體上相當於今外蒙古。

  以葯羅葛氏族為核心的回紇汗國建立后,不僅「回紇」從一個部落名稱成為汗國的名稱,而且外蒙古草原上的各鐵勒部落逐漸團聚成了一個以「回紇」為名的古代民族,其標誌是各部落對外不再使用本部落的名稱而統稱「回紇」。

  此後,歷代回紇可汗都向唐朝稱臣,接受唐朝的冊封,回紇汗國始終作為唐朝的屬國而存在。回紇還多次受唐朝調遣,派騎兵幫助唐朝平息國內的叛亂,並多年與唐朝聯合對抗吐蕃。雙方的貿易,特別是馬絹貿易,也十分活躍。縱觀匈奴以後一千餘年的蒙古草原歷史,回紇汗國是與中原王朝關係最為密切友好的北方草原政權。為此,唐朝曾相繼將寧國、咸安、太和公主嫁給回紇可汗。這是自西漢以來,歷代中原王朝的和親公主中,僅有的三位皇帝親生女兒。

  (三)回紇的人口與種族特徵

  關於當年的蒙古草原回紇汗國的人口,據考證在40萬~60萬之間,很有可能為50萬左右。

  關於回紇人的種族特徵,中外學界一般公認,回紇人屬於蒙古人種。與回紇人同種族的突厥人的外貌特徵,中外史書中都有較明確的記述。11 世紀的波斯人烏特比稱突厥人「寬臉龐,小眼睛,扁鼻子,少鬍鬚」。另一位波斯人加爾迪齊也說,「他們的鬍鬚疏疏落落」。唐代的漢文史料也表明,當時的突厥、回紇人與今新疆和中亞地區的原住居民——白種的胡人——在外貌上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當代的土耳其學者也指出:「古代的突厥人是蒙古種——黃色人種的一支,他們來自中國北部。」

  (四)回紇人的語言文字

  回紇人操突厥語。在蒙古草原、準噶爾盆地和南西伯利亞,凡屬於丁零、高車、鐵勒、突厥、回紇等聯合體的部落都操突厥語,只是在不同地區和集團間有方言的差別。在語言學上,把這種語言稱為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語言。

  回紇與其他操突厥語的部落一樣,最早使用的文字是突厥文。由於這種文字與古代北歐日耳曼民族使用的盧尼文外形相似,所以有人稱之為「突厥盧尼文」。現在發現最早的突厥文屬於公元6世紀初。在漠北回紇汗國的後期,他們又開始使用一種新的文字——回鶻文。

  (五)回紇汗國的崩潰與西遷

  公元840年,回紇汗國在外敵黠戛斯的進攻和內亂中崩潰。此後,大部分回紇人從蒙古草原上四散遷走,繼續留在漠北草原上的回紇人則融入了此後不久遷來的蒙古人之中。

  遷離的回紇人分為數支,在各部首領的統帥下撤離了漠北,分別向南、向西奔去。南遷的回紇人約十萬進入內蒙古和中原,以後就逐漸融入中原漢人之中。西遷的回紇分為兩支。一支到達今河西走廊的張掖一帶,以後與當地的蒙古等民族融合,就是今天的裕固族。裕固族中的大姓——楊姓——就是當年回紇可汗葯羅葛氏的漢文諧音。另一支西遷到了今新疆,並逐漸征服了南疆各綠洲上的土著人政權,在當地定居下來。

  (六)回紇與南疆土著人的融合

  在公元840年以前,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原居住著多種民族,其中有塞種人、羌人、漢人等,但沒有突厥人和維吾爾人。這些居民操各種語言,但沒有維吾爾語。在外貌特徵上,除了漢人與羌人之外,他們多有「高鼻深目」的白種人特點,而蒙古草原上的回紇人(即古代維吾爾人)則屬於「寬臉龐,小眼睛,扁鼻子」的蒙古人種特點。回紇人自公元840年西遷到新疆南部以後,儘管他們的人口應遠遠少於當地土著的綠洲農耕民族,但他們有更強的武力。經過一百多年的征戰,一個一個地攻佔了當地原土著人盤踞的綠洲,到公元1006年將最後一個土著人的王國——於闐國——消滅,控制了全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各綠洲居民原來主要操印歐語系的語言——古代和田語和焉耆語,也有人操漢語、古代羌語等語言。在當地人的政權被消滅以後,他們的語言文字也被逐漸消滅,他們被迫改說維吾爾語。所以,公元1006年以後,當塔里木盆地最後一個原住民的政權——於闐國——被回紇人消滅以後,塔里木盆地各綠洲居民逐漸實現了維吾爾語化(或稱突厥語化)。又經過相互的通婚,維吾爾人遂逐漸與當地的原土著居民在語言和血統上融為一體。但此時東部和西部居民在宗教信仰上互相敵視,東部居民信仰佛教,西部居民則自公元10世紀以後信仰伊斯蘭教。東西部各組建了不同的政權,相互爭鬥延續了500 年之久。公元1513年,西部以伊斯蘭教為旗幟的葉爾羌汗國征服了塔里木盆地最東部的綠洲——哈密,從此以後,來自蒙古草原上的回紇人與塔里木盆地的土著居民在宗教信仰、語言、風俗和血緣上的融合完成,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維吾爾族。

  今天的維吾爾族,儘管繼承了回紇人的語言,但已經不再是一個馬上民族,也不再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種的外貌。實際上在生產和生活方式上,它較多繼承了塔里木盆地原土著農耕民族的特點,因此,儘管它的歷史是古老的,儘管它仍沿用「回紇(維吾爾)」這一古老的族名,但它確實已經演變成了一個新的民族。

  -----------------------------------------  

  四、突厥與土耳其的關係

  今土耳其所在的小亞細亞半島在古代屬於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帶,今伊斯坦布爾曾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小亞細亞是一個以印歐人種(白種人)的居民為主的地區,其語言文字也主要是印歐語系的希臘文和拉丁文(通行以希臘文和拉丁文為基礎的拜占庭文)。公元8~9 世紀,突厥汗國滅亡之後,游牧於蒙古草原的突厥語部落大規模西遷,逐漸進入中亞。到達中亞的一些突厥語部落以後又繼續向西遷徙,其中一個稱為奧斯曼的突厥部落就遷到了小亞細亞。這個部落以後征服了小亞細亞全境,建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就是今土耳其的前身。

  奧斯曼土耳其(又稱奧斯曼突厥)原是一個居於中亞地區的游牧突厥部落,出自西突厥。公元12世紀,奧斯曼突厥部落西遷到小亞細亞並在當地定居下來。13世紀,奧斯曼突厥部落在小亞細亞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公國。作為游牧人的後裔,他們能征善戰,1453年佔領君士坦丁堡,不久消滅了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奧斯曼突厥征服小亞細亞以後,強迫當地居民改說突厥語,並與當地居民通婚融合,就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所以說土耳其人的外貌表現出東西混血的特點。到15世紀末,奧斯曼帝國已經佔有整個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到16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佔領了非洲北部、歐洲東部和整個伊朗,地跨歐亞非三洲。18世紀末,奧斯曼帝國逐漸解體,各被佔領區紛紛獨立。1923年,封建君主制的奧斯曼帝國徹底瓦解,土耳其成立共和國。  

  -----------------------------------------  

  五、維吾爾族與土耳其的關係

  維吾爾族的祖先,原蒙古草原上的回紇人(古維吾爾人)部落曾受突厥汗國統治。公元744年,在唐朝幫助下打敗突厥汗國,在蒙古草原上建國。他們與以阿史那氏族為核心的突厥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俄國喀山的韃靼人(即塔塔爾人)和土耳其社會中出現了泛突厥主義思潮,宣稱世界所有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數十個民族都是一個民族,應該聯合起來,建立以土耳其為核心的突厥人國家。該思潮至今仍在土耳其有一定市場,有時也受到土耳其政府的暗中鼓勵。

  20世紀初,這股思潮傳到新疆,主要在新疆部分維吾爾族知識分子中傳播,成為如今「東突」、「疆獨」分子的思想武器。實際上,除了語言同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語言(又各屬不同語支)之外,維吾爾族與土耳其在歷史上沒有聯繫。

  清代末年,來自中亞烏茲別克的一位軍閥阿古柏率領一支烏茲別克軍隊入侵新疆,曾一度佔領新疆大部分(1867~1878年),建立了以喀什為中心的「哲德沙爾汗國」。該政權對當地各民族實行殘暴的統治,甚至買賣奴隸。阿古柏本人就擁有3000奴隸。當時身強力壯的男奴在喀什噶爾市場上的售價是40個銀幣。許多維吾爾等族的兒童被販賣到中亞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去當奴隸。

  阿古柏建立的偽政權「哲德沙爾汗國」得到土耳其(當時仍號稱奧斯曼帝國)蘇丹的支持,土耳其蘇丹封他為「米拉胡爾畢西」(意為宮廷馬弁首領),他則將土耳其蘇丹奉為宗主國國君,在新疆發行鑄有土耳其蘇丹頭像的貨幣。1878年,左宗棠率清軍消滅了「哲德沙爾汗國」,收復了新疆,土耳其蘇丹對新疆的野心也隨之被粉碎。

  雖然歷史上維吾爾與突厥是兩個民族,維吾爾與土耳其沒有關係,但在泛突厥主義思潮煽動下,有些人至今仍毫無根據地相信並宣傳所謂維吾爾族與土耳其是一家的謬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8: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