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茂春本來屬於不可說人物,這次美國將公開推向前台,是想作個示範,看,為我們賣命的中國人(在美國白人眼中,美國公民余茂春其實還是中國人,這是他們註定的角色)如此受重視,你們該知道怎麼做了?
《華盛頓時報》近日採訪並曝光了美國對華強硬政策的重要推手--美國國務院「中國班」(華裔學者顧問),其中特別提到一個關鍵角色:余茂春(英文名Miles YU),這個名字正在被許多網友熟悉(唾棄)。
有人說沒必要唾罵他,各為其主罷了,我境界可沒這麼高,他的確令人噁心。
據美媒介紹,余茂春是國務卿蓬佩奧制定對華外交政策的最重要顧問,被助理國務卿史迪威(負責亞太事務)稱為「國寶」,其它反華悍將對他也是「讚不絕口」,比如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波廷格稱他是對冷戰有清醒認識的華裔學者。
余茂春在美國國務院頭銜是「首席中國政策及規劃顧問」,他的辦公室離國務卿辦公室只有幾步之遙,隨叫隨到。許多匪夷所思,美國政府以前都沒有採用的對華惡毒手段,很多都是他建議的,比如限制中美人文領域交流、限制中國留學生赴美、捏造中國人在美國「竊密」謠言等等。
他主張在對華政策上,美國不應當考慮中國的反應程度,可以衝擊任何底線,特朗普之前的美國政府對華政策都是不正確的,讓中國得到了幾十年的「利益」,實際上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這樣一個人,被蓬佩奧捧為「面對中國挑戰時,提出保護美國人民,確保美國自由建議的人」,而蓬佩奧是什麼人?被《新聞聯播》多次點名的「世界亂源」,就是個全球外交界唯恐天下不亂的禍害。
能成為蓬佩奧心腹,並對中國屢施毒計的人居然是個上世紀80年代出國的赴美留學生,這才是余茂春引起中國網友廣泛關注的最主要因素,否則,這些桌底下的阿貓阿狗我們也不會太在意。
網上關於其人的信息相對簡單,一般都是來回複製,因為他的信息確實非常零碎,連台灣省媒體都知之甚少,兩個原因:
一、他一直工作在美國學界、校園之內;
二、納入官方團隊后,也是做幕後策劃工作,鮮為人知。
簡單說下此人:
余茂春,1962年生於安徽,在重慶長大,自稱南方人,1979年由高中直接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繫世界史專業),那個年代的知名大學大學生,是很寶貴的,前途無量。
他在南開度過了六年歲月(四年大學、兩年研究生),他的導師是楊生茂教授,專攻美國史。
但把他帶入「精神祖國」的引路人主要是另一個教授,原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馮文潛的兒子馮某柏(後來也是館長),1980年余茂春等大二同學幫忙圖書館整理舊資料,這個是體力活,那些是抗戰時期打捆來迴轉移的舊書(天津--香港--天津),馮某柏教授「監督學生」幹活,因此兩人相識。
1981年馮某柏去了美國費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又譯坦普爾大學)進修兩年,1983年回國后,就變成了美國價值觀的代言人(力證美帝蒸蒸日上)。
當時的交流學者不少,一般被稱為「富布萊特學者」(「富布賴特科學獎學金計劃),美國這邊來人講學,馮某柏則是翻譯。
余茂春現在說自己是「受到了里根總統的演講感召,才去了美國」,相信美國「人類最後的、最好的希望」。與其這樣崇拜式描述,不如直接說是馮某柏對他的「學術成果傳授」。
1985年余茂春去了美國就讀於賓州斯瓦斯摩爾學院(那個年代幾乎都是公費),後來馮某柏每次去美國也必與他相聚,2000年余茂春以美國學者身份回南開交流,還去了馮某柏家中作客,2007年1月10日馮某柏病故。
1985年12月,余茂春與「美國歷史學會」有了接觸,當時該協會正在紐約召開100周年成立大會,余茂春以中國研究生身份去觀摩。通過跟這些老頭子教授接觸,余茂春了解到美國開始重視歷史學,而幾年後隨著老頭子們退休,各大學歷史系將出現大量工作機會。
美國的物質條件加上他本來對美國崇拜心態,再加上工作機會出現,余茂春就準備留在美國等待。
碩士畢業后,1994年他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學博士,畢業后成為美國海軍軍官學院副教授,「東亞和軍事史」教授。
他的學術軌跡是比較怪異的,專業學的是美國史,教的卻是「東亞」(中國)史,美國看中他,並不是因為他的原專業,而是對於中國的了解。
另外,他對情報史也情有獨鍾,出過一些關於中統、軍統、戴笠、延安地下工作相關內容研究的書籍。
他被蓬佩奧選入顧問團隊並成為制定對華政策小組的核心人物,這裡有個問題,蓬佩奧成為國務卿為什麼馬上招納了他?肥蓬這麼信任他?
余茂春在進入蓬佩奧團隊前,極有可能是中央情報局成員,專門負責對華秘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合理解釋蓬佩奧對他的高度信任,換句話說,在肥蓬擔任CIA局長時,他就在肥蓬手下工作。
這樣,余茂春身份就複雜了,教授、學者、CIA僱員、國務卿顧問……
這些80年代出國的留學生,有不少留在了美國,這可以理解,畢竟當時中國物質條件跟美國差很多,最多說他們沒良心。
但余茂春不一樣,他是恨不得中國崩潰。加入美國籍,就一定要對中國如此狠毒才證明自己的忠誠嗎?沒必要嘛。
何必對生你養你,供你讀書成材的母國如此惡毒?他對南開的回憶就是窮、破、冬冷夏暖,連自己睡在上鋪也要抱怨。對當時南開校園「有著深刻的失望」,因為唐山大地震,南開的操場設了地震棚,他覺得是「貧民窟」。
對母國沒感情、對母校沒感情、這大概就是他能夠轉身為敵的最主要條件。中國心被自己挖掉了,只剩一副他自己都不喜歡的皮囊。
為了討主子歡心,余茂春在政治、外交、軍事、輿論領域絞盡腦汁為美國出主意對付中國。
余茂春對解放軍的看法,他在美國海軍軍官學院工作曾寫文章寫過:「解放軍從來沒有被嚇倒或者在氣勢上被削弱,雖然中國一直在強調軍事現代化,但政委制度是解放軍靈魂之一……」
所以這傢伙跟那些噴子們還不大一樣,他知道解放軍根本不會被美國嚇倒,但他要幫助美國找到「鋼鐵長城」的「秘密」,瓦解人民解放軍戰鬥力,為將來可能的硬碰硬作準備。這簡直是痴人說夢,但蓬佩奧他們覺得很受用。
余茂春不管被反華政客捧得多高,都只是一個政治工具,他跟那些躲在美國的反華分子一樣,都要被主子安排與台灣當局一起為美國賣命。
余茂春是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成員,這是一個由台灣當局出錢,在美國設立的NGO組織。
余茂春在裡面幹什麼活呢?舉個例子,2017年建議美國海軍陸戰隊派兵駐守「美國在台協會」(AIT)就是他們策劃的,直接衝擊中美關係底線。這事到去年還在鬧,只是特朗普並沒有採納。
在美國國務院與台灣當局無法進行官方接觸時,余茂春就扮演了居中協調的角色,有了蓬佩奧核心顧問的身份,他在台灣當局眼中份量相當重,這意味著他有大量新台幣進帳,與靠唾沫四濺養家糊口的章家敦、曹科長等人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台灣當局與美國在疫情期間頻頻在WHO(世界衛生組織)上演針對「一個中國」原則的默契鬧劇,余茂春可謂「功不可沒」。
余茂春本來屬於不可說人物,這次美國將公開推向前台,是想作個示範,看,為我們賣命的中國人(在美國白人眼中,美國公民余茂春其實還是中國人,這是他們註定的角色)如此受重視,你們該知道怎麼做了?
余茂春價值也就在於他對中國的了解,但了解中國黨群關係、軍民關係、體制結構的在美國大有人在,為什麼偏偏是他?因為他足夠忠誠,雖然不清楚他通過了CIA多少次「考驗」。
作為一個離開中國三十五年的80年代大學生,余茂春對日新月異的中國還了解多少?恐怕他對他的主子也只能是連哄帶騙,搞不好還得從網上摘錄文章。
從美國政府對華所謂的「強硬政策」效果來看,越來越瘋狂的美國,得到了什麼?只能讓更多的中國人看清美國真實嘴臉--中國人不能過好日子。否則,我就要鬧你。
而為蓬佩奧出主意,制定一個個惡毒計劃的余茂春,難道真有多少戰略思維?絕不是,他只是在用極端反華手段來迎合蓬佩奧,就像蓬佩奧迎合特朗普一樣,余茂春的作用只會比蔣干更「大」。
這種人的壞是骨子裡的壞,話說回來,余茂春這個瘋狂的團隊將中美關係推向極端危險邊緣,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忘了二戰時的日裔集中營嗎?
最終被余茂春們傷害最深的只能是美國華裔群體,甚至全球華裔,真正要對其引起高度警惕的是海外華人。
對余茂春這種人只有一句話:
螳臂豈能擋車,蜉蝣豈能撼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