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評歐美的「推倒雕像」運動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0-6-13 10: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郭松民 | 評歐美的「推倒雕像」運動:讓思想衝破牢籠!
​郭松民 2020-06-13 來源: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真是應了這樣一句話: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01

  —

  誰也沒有想到,因一位黑人被警察虐殺而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抗議運動,會從北美蔓延到歐洲、大洋洲、甚至日本和韓國,並且漸漸超越了反種族歧視的範疇,發展成為一場方興未艾的文化革命。

  福克斯主播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在6月5日的節目中就直接說:「文化革命已經來到美國」。

  美國新保守保守主義雜誌《國家評論》也在6月9日發了一篇題為《歡迎來到美國的文化革命》的文章,並開宗明義地寫道:「我們正在一場高科技的,不流血的文化革命的黎明。」

  在推特上,已經有不少人像上述主流媒體一樣,將這場運動稱為美國式的「文化革命」。

  在英國的遊行隊伍中,很多人舉著「英國不是無辜的」標語牌,認為英國的奴役剝削歷史與美國是相連的。

  那些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高高的基座上俯視芸芸眾眾的國王、首相、將軍、探險家、慈善家等等的雕像,被潑上紅色油漆、被「斬首」、被推倒、被焚燒、被砸碎、被拋入河中,因為在這場勢如暴風驟雨的群眾運動中,在由此發生的大鳴大放大辯論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他們的真實身份:殖民主義者、奴隸販子、奴隸主,等等,他們不配受到尊敬,他們現在受到的待遇,才是他們應得的。

  真是應了這樣一句話: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02

  —

  當然,推倒雕像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為了宣洩情緒,在本質上,這是一種正視歷史、重新評價歷史的行動。

  從西方傳過來的畫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青年學生「破四舊」行動。

  在今天的主流話語里,「破四舊」已經被高度標籤化了,似乎僅僅是一場毫無理性的破壞。

  「破四舊」有明確定義,即指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但是,在運動初起的時候,青年學生就像今天的歐美群眾一樣,他們還不能清晰地意識到「破四舊」是要解決文化和價值觀問題,他們只能去找一些顯性的、具象的標誌去「破」,比如路標、商店招牌、廟裡的神像,等等。

  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場真正的、徹底的革命,都應該包括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等三個方面的內容。當然,這三大領域裡的革命,並不是在時間上前後相繼,而往往是同時進行,但在每一個歷史階段的重點不同。

  以形態最為完整的中國革命為例,在1949年之前,重點是政治革命,即要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政權,建立人民政權,與此同時,社會革命(比如農村的土地革命)和文化革命(比如解放區的移風易俗、婦女解放、延安文藝座談會)也都在進行中,解放區人民明朗自信的精神風貌是國統區百姓的麻木冷感所不能相比的。

  新中國成立后,政治革命的任務基本完成,於是重點轉向了社會革命。1953年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即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條總路線被簡稱為「一化三改造」,主要內容都屬於社會革命的範疇。

  六十年代以後,隨著「三改造」的逐步完成,重點又逐漸轉向了文化革命。

  總的來說,任何大的社會進步,都要以「文化革命」,即上層建築和意識領域裡的革命來「收官」,否則的話,革命的成果就無法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喪失。

  在此意義上說,「文化革命」是一種文明進步不可或缺的普世價值。

  03

  —

  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

  目前,席捲整個西方世界的這場文化革命,究竟能走多遠,我們不必做具體預言,但從現在來看,這場「文化革命」已經觸及到了很多根本性的問題,包括壓迫有理,還是反抗有理?奴隸主有理?還是奴隸有理?等等。

  如前所述,這場「文化革命」已經超越了反對種族歧視的範疇,是西方社會的廣大下層市民和一部分進步知識分子(即在中國網路上被輕蔑地稱之為「白左」的那些人)主動起來清算殖民主義歷史,他們已經意識到,無論膚色如何,窮人都不是殖民主義的受益者,相反,他們目前遭遇的困窘、缺乏保障的生存狀態以及西方社會的貧富分化,都和殖民主義歷史有關,不清算殖民主義歷史,他們的狀況就不能得到改善。

  美國藝術史學家艾琳·湯普森11日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

  「當前對雕塑的攻擊表明,我們所質疑的不僅是我們的未來,還有我們的過去……我們需要質疑我們理解世界的一切方式,甚至是過去,以實現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紐約時報》10日的專欄文章認為,解決美國社會的這些問題需要系統性的改革,甚至不是參眾兩院通過幾個法案那麼簡單,更不用說只是靠「單膝跪地」這樣的表面功夫。

  文章指出,必須要意識到,真正的問題是貧困,是財富不平等,所有導致和涉及貧窮和財富不平等的事情都是問題。而警察的暴行,是美國「制度的工具和社會的表現」(instruments of the system and manifestations of society)。

  英國《衛報》也在11日的社評中說,社會需要的,是比簡單推倒雕像走得更遠。

  《國際歌》里唱到:「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思想衝破牢籠,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西方,也許正處於一個大的社會進步的前夜?

  也許,后冷戰時代人類沒有出路的苦悶有可能將從此被打破?

  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mali50 2020-6-13 12:56
思想革命,文化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美歐又走到中國的前面。與當年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一樣,平民知識分子和部分精英開始在思想上對特權階級,包括資本主義進行理性主義的審判。中國抱著小農意識不放,就只能擺地攤。
回復 successful 2020-6-13 15:28
mali50: 思想革命,文化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美歐又走到中國的前面。與當年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一樣,平民知識分子和部分精英開始在思想上對特權階級,包括資本主義進行理性
如火如荼的美歐底層民眾,遊行示威的革命行動極像百年的輪迴;.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他們學 掀起了中國式的文化革命 ,從而使文革成為文明進步不可缺失的普世價值.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19 12: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