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華裔新冠患者絕望中求救:我想要活下去...他們把我當流感治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0-3-11 14: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4評論



美國華裔新冠患者絕望中求救:我想要活下去...他們把我當流感治
酒六 2020-03-11 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

  "我只有32歲,沒有任何基礎疾病,也不吸煙,但是我現在的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

  紐約首位華裔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蔡敏(James Cai)8日晚和9日清晨連續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

  他的肺部情況日漸糟糕,然而一直得不到需要的藥物。

  蔡敏說,他所在的新澤西的一家醫院根本沒有給他應有的照顧,不過是給他一些感冒的藥物作為治療。

  

2.webp.jpg

  (圖源:CBS New York)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蔡敏本身就是一位醫護工作者,他是紐約市"何恭程聯合醫療中心"的醫生助理(PA)

  感染了新冠肺炎后,他的身體日況俞下,

  即便他本來是一個僅有32歲,不吸煙,沒有任何基礎疾病的健康青壯年。

  在新澤西的治療令他一度絕望,

  他說,他之所以還保持希望,是因為他的診所老闆每天都與中國的醫生進行交流,談論他的治療方法。

  

3.jpg

  蔡敏究竟在經歷著些什麼?

  一個向來健康的男性何以至此?

  新冠肺炎真的那麼可怕嗎?

  感染新冠肺炎危在旦夕,醫院當做感冒來治

  據CBS New York9日報道,蔡敏是紐約市"何恭程聯合醫療中心"的醫生助理(PA),

  在紐約市和新澤西州都有住所,平時在紐約華埠、法拉盛和布碌崙8大道的診所工作。

  3月1日,他的身體開始出現不適,後來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目前正在新州的哈肯薩克大學醫療中心(Hackensack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

  

4.webp.jpg

  但是,隨著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肺部正在失去功能的蔡敏對醫院的治療十分不滿。

  他透露,新澤西的醫院不過給他一些感冒藥物。

  蔡敏和兄弟都是醫護工作者,對新冠病毒和治療方法有基礎的了解。

  "我想要轉去我兄弟所在的紐約西奈山醫院,我們知道中國過去對病患採取了哪些措施,

  我在這家醫院根本得不到應有的照顧,他們不過給我一些感冒藥物,我主動要求的藥物已經等待了超過一周仍沒得到"。

  

5.jpg

  (患病前的蔡敏,精神抖擻)

  "這一切來得太快了,我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蔡敏在接受CBS採訪時說道。

  他在視頻中提醒人們一定要注意新冠肺炎,提高警惕,別以為只是像感冒一樣。

  

6.webp.jpg

  8日晚,他甚至透過視頻接受推特媒體人Bill Pulte採訪併發出警告,反駁美國政府此前做出的聲明——

  「50歲以下無基礎疾病者即使被感染也不過像得了一場感冒。」

  難以想象,這麼荒誕的話出自政府聲明...

  

8.jpg

  蔡敏今年32歲,此前沒有任何的基礎疾病,也不吸煙,但沒想到病來如山倒,現在的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

  Bill Pulte發推特表示,他和患者交談過後,認為病毒比人們想象的嚴重很多,

  患者的肺部功能正在逐漸停止運作,希望可以儘快辦理轉院,但是需要的藥物卻要一周后才能得到。

  以現在蔡敏的情況,一周的等待無疑是致命的。

  他等不起呀。

  

9.webp.jpg

  "這個病毒比你們想得都要危險,但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卻根本不在意",蔡敏說。

  出於擔心,他和他的診所老闆都建議醫院採用中國的治療方法,

  

  甚至幫忙把中國的醫療方案翻譯成英文,但並沒有得到重視。

  Twitter上一位擁有40年護理工作和20年ER急診工作經驗的用戶@pl留言:

  如果肺部感染,會非常致命,1918年西班牙流感也是類似:當時感染的患者非常難受,幾小時內會在街上死去。

  

10.jpg

  蔡敏還抱怨在治療過程中得不到基本的尊重,護士給他量體溫,都會特地背過身去。

  他對Bill Pulte說,感覺自己的呼吸正在衰竭,很快就需要插管了。

  他回憶,自己是在曼哈頓時報廣場附近一間酒店進行醫療培訓時被感染的,

  "這個病毒遠比美國政府宣稱的危險,很多人認為這個病毒沒有關係,不用戴口罩,我不相信這些"。

  是呀,正常人誰相信呢?

  Twitter上的一位用戶@Whos Ford也表示:

  我也在醫療行業工作20年了,我不認為現在的公眾對這次疫情做好了準備。 我甚至很猶豫要不要告訴我的朋友。 我的城市只有大概1000個床位,根本不夠用。

  

11.jpg

  目前,經過媒體的大量報道和轉發,Bill Pulte的推特更新稱,蔡敏醫生已經得到Hacken Sack醫院更好的照顧和治療。

  

12.webp.jpg

  另據外媒報道,美國一養老院13人因肺炎死亡,發熱老人家屬:政府低效,只能求助媒體。

  位於西雅圖的Evergreen養老院,是北美爆發疫情后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點,目前已有13人死亡。

  一位前來探親的男子表示,父親已經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癥狀,但仍未得到檢測。

  養老中心負責人稱,該中心已經收到了45套檢測設備,但仍無法滿足檢測需求。

  

13.webp.jpg

  

新冠肺炎致死的病人:去世前就像溺水一樣痛苦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這段日子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對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但沒有親歷過的人,始終是不能體會到底感染患病會有多難受。

  當然,這種體驗,希望大家一輩子都不會有。

  幾乎是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的潛伏期 1-24 天,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癥狀。

  

14.webp.jpg

  因部分重症患者無明顯呼吸困難,表現為低氧血症,改為「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症,

  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而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之前看過日本NHK的一個紀錄片,叫做《緊急報告:新冠肺炎》。

  裡面提到,很多人會拿新冠肺炎和SARS來對比。

  

  但事實上,新冠肺炎比SARS更可怕,更狡猾。

  

15.webp.jpg

  比如早前鍾南山提到的,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最長可以達到24天,治療周期也比較長。

  即便是核酸檢測也要配上CT,不然有可能會被病毒欺騙。

  有些患者的核酸之前檢測的2次都是陰性,到了第三次就變成了陽性。這都是非常可怕的。

  而更為讓人心驚膽顫的是,甚至有無癥狀感染者。讓人防不勝防。

  

16.webp.jpg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推出的全球疫情跟蹤瀏覽網站統計,

  截止3月4日下午四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1萬,其中4026例死亡。

  這都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疫情進展到現在,或許你還沒意識到它到底有多可怕。

  之前微博上有一個熱搜,治療新冠肺炎的醫生說,因新冠肺炎致死的病人,在去世前是非常痛苦的。

  新冠肺炎的死因,本質上是和溺水而死是一個道理。大量的水,進到肺里之後,氧進不去。

  最終因氧氣不足活活溺死。

  而事實上,目前能給新冠肺炎病人的還是以支持治療為主,沒有特效藥。

  新冠肺炎的高傳染性讓與確診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都會陷入危險,包括醫護人員也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在一線進行救治。

  廣大的醫護人員值得十二萬的敬意。

  其實不只是新冠,基本上所有肺炎,病人到晚期基本都是被悶死的。

  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分鐘、兩分鐘那麼簡單,有可能是三天、五天,

  就像你捂住自己的口鼻屏氣一段時間,就會明白他們在經歷什麼。

  而新冠更可怕的是,它還有欺騙性,即便病人在某個時刻看起來好轉了,

  但仍然有可能會複發,被病毒重新反撲。

  寫這個並不是為了嚇唬大家,而是希望在疫情還沒結束之時,還是要保持絕對的警惕和防護。

  像CDC說的新冠肺炎不需要戴口罩防護這種話,還是當笑話聽聽就好了。

  加繆在《鼠疫》中說,人類能在這場鼠疫和生活的賭博中,贏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記憶。

  希望有一天新冠疫情散去之時,能看到武漢漫山櫻花的人們,

  不要忘記,我們所有對病毒的已知,幾乎都是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20-3-11 20:35
患者現在怎麼樣了?
回復 mali50 2020-3-12 01:50
回家買個小太陽把自己烤熱,每天出幾身大汗,再去泡個澡,吃點大蒜和中藥就沒事了。呆在醫院裡等死。
回復 南沙2 2020-3-12 03:01
絕望的感覺令人崩潰
回復 cantaoli 2020-3-12 22:16
自己嚇死自已!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6: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