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正教授論文《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43

作者:kyotosizumoto  於 2016-9-17 06: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商周歷史、文化與文字研究》|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43、《金文世族譜》解題

 

《金文世族譜》,吳其昌撰。

吳其昌,1904~1944,浙江海寧人,字子馨,又字正廠。曾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王國維的弟子。著名彝銘學家。幼失父母,16歲考入無錫國學專修館,受業於唐文治,與王蘧常唐蘭被稱「國專三傑」,唐文治十分賞識他的才學和正氣。1923年10月,19歲的他在《學衡》22期發表了約2萬字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朱子傳經史略》。1925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第一屆研究生,從王國維治甲骨文、金文及古史,從梁啟超治文化學術史及宋史。深得王、梁兩導師器重,被王國維、梁啟超二人視為學術事業的「接班人」。1926年,吳其昌與幾位元同學共同發起組織了「實學社」,並創辦了《實學》月刊,以「發皇學術、整理國故」為宗旨,該刊先後出版六期。

1928年,他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出任南開大學歷史系講師,後轉任清華大學歷史系講師。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吳其昌夫婦宣佈絕食,並在北平和南京先後向張學良與蔣介石請願,最後在南京中山陵哭靈。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事後吳其昌竟被清華大學解聘。1932年,他轉任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1936年,日本漢學家橋川時雄所編《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鑒》中曾為其立傳。

1944年夏,吳其昌因患肺結核導致突發性吐血,死於武漢大學家中。

其弟吳世昌是著名文學史家、紅學家。其表兄徐志摩為新月派著名詩人。

他大概沒有想到:他在無錫國學專修館的同學、「國專三傑」之一的唐蘭後來也成了商周金文研究的著名權威學者。而他更不會預見到唐蘭的弟子陳夢家,把他對商周曆法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吳其昌主要著作有《金文曆朔疏證》五卷、《金文年表》三卷、《金文氏族疏證》六卷、《金文世族譜》四卷、《金文名象疏證》四卷、《朱子著述考》、《殷墟書契解詁》、《宋元明清學術史》、《三統曆簡譜》、《北宋以前中國田制史》以及時論、雜文集《子馨文存》等。

一函二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29/12。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152178~152179。無魚尾。無版心。四周單邊。白口。寬15.2釐米,高26.8釐米。

書衣頁題字用宋體:「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十二  金文世族譜」。書名頁題字用隸書:「金文世族譜」,落款用宋體:「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十二:金文世族譜,吳其昌著。商務印書館發行」。有版權頁:「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商務印書館」。

此書為著者手稿影印出版。此書是研究三代青銅器銘文中的氏族·世族問題的第一部專著,亦為吳其昌治金名著之一。

作者在序中云:

今彼疏述造略既,質材整比,微有經緯,因於詮證之外,獨采名系氏族,引端竟裔,篡組成譜,凡四卷三十六篇。以其與海陵陳氏之《春秋世族譜》先後相互具足,故即以《金文世族譜》為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2: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