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正教授論文《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41

作者:kyotosizumoto  於 2016-9-16 05: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商周歷史、文化與文字研究》|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論文

41、《從古堂款識學》解題

 

《從古堂款識學》,()徐同柏撰。

徐同柏,17751854,浙江海鹽人,字春甫,又字壽臧,號籀莊,以「籀書巢」作為齋名,尤精篆刻。有《周毛公鼎銘釋文》、《從古堂款識學》、《古履仁鄉金石文字記》等古文字學專著行世。

一函一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51/165。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283000。單魚尾。無版心。上下單邊,左右雙邊。上下粗黑口。寬13.2釐米,高20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普長001824線普長310011-18線普長019486線普長451350-57線普長000154線普310407-14線普長331907-42

無書名頁。有書牌頁:「紹興墨洞堂書苑影印,中華民國十八年二月發行」。此書系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之一。卷末有趙之謙跋。所收為研究三代青銅器銘文題跋。無器形圖,有尺寸說明,有釋文,有考證文字,無搨片。

林鈞《石廬金石書志》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趙氏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曾刻徐氏《款識》一卷,只周虢叔大林鐘、無專鼎、諸女方爵、史頌敦、頌敦、史頌盤、曾伯黎簠、漢建昭雁足鐙諸器,非完帙也。 

則可知此本非全本。

《從古堂款識學》一書共收三百五十一器。其中,秦漢器二十九器。

該書對銘文文字和歷史事實考釋頗詳。尤其對殷周廟制的考證和研究,十分精彩。如,他對《周無專鼎》銘文中出現的「南中右無專」之「右」字的考證: 

右,讀為侑。謂詔侑之。如《周禮•大宗伯》鄭注所雲:「賓者,進當命者之進。延之,命使登之。」延之義,《大宗伯注》雲:「王將出命,假祖廟立。依前南向。賓者進,當命者延之。命使登內史由王右以策命之。降,再拜。稽首。登冊命以出。」此其略也。按鄭氏此注,據《禮•祭統》及《儀禮》覲禮、文覲禮,太史是右。鄭注雲:「右,讀如周公右王之右」。是右者始隨入於升東面,乃居其右。古文是以為氏也。鄭以今文氏為是,故有此訓。若如古文則右讀亦當侑矣。必知為侑者,《周禮》王命諸侯,則賓乃大宗伯之職。 

再如,他對上述銘文中「南中」其人的考釋: 

今按《南宮中鼎》「惟王命南宮伐白虎方之尊。王命中先相南國。」虎,白虎,西方宿。虎方猶雲西方。《詩•采嶶》序雲「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出車篇》云:「赫赫南仲,薄伐西戎」,乃正相合。是南宮中即出車之南仲矣。 

他的這一考證顯示出其學術功力所在和敏銳的洞察力。

徐氏為張叔未之外甥,據李遇孫《金石學錄》中的記載: 

    叔未每得款識之難辨者,屬其細意融會,即豁然通解。 

對於《周史頌敦》銘文的考證,他也是從禮制入手進行研究: 

此王命頌慶賞蘇地,而頌以其事作彝器也。與《頌鼎》、《頌壺》、《頌敦》為一人之器。彼器作於前,此器作於後,知者《周禮》內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詔王治。王制祿則贊為之賞賜,亦如之彼銘雲:「官司成周,監嗣新造,寊用宮禦」。寊,古聙字。賜也。即八枋之予也。禦、馭通。即八枋馭群臣,予以馭其幸也。此曰史,凡銘內史皆直曰史,則知為一人矣。彼紀受職受服受器,為其孝龔叔母龔姒作彝,蓋初命為大夫之辭。此直曰作彝,既辭也。故知彼器作於前,此器作於後也。奉王命慶賞人地而亦作彝器者,亦「大約劑書於宗彝」之意。 

徐氏為張叔未之外甥,據李遇孫《金石學錄》中的記載:「叔未每得款識之難辨者,屬其細意融會,即豁然通解」。

此書之外,尚著有《古履仁鄉金石文字記》一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5: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