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正教授論文《談〈易〉錄》10

作者:kyotosizumoto  於 2016-8-31 23: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周易研究》|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四同之說 
古所謂《易》歷四聖者,言作《易》之時代不一也,不可混而視之。此言為道統發,而悖於道統也。一學沿四聖,道統也。一學沿四聖,非道統也。明人摹本有鑒於,此特作四同之說。《明儒學案》:「易學四同者,謂四聖皆同也。朱邵分為羲皇之易,文周之易,孔子之易,先生正之是也。」則明儒補天之勞,於此可窺一斑。 

逐字二用 
逐字,卦中凡五見。逐獸者三而逐物者二。曰:逐良馬、逐喪馬、逐虎。曰:逐弗,逐見。殷墟文字中見逐犬、逐兔、逐麖、逐隼等,不見逐物。則逐字本專一指狩獵。至卦爻辭始見於物,故可證涉及逐字卦爻辭產生必晚於殷末。當與周初青銅器同時也。見《盥盨》:「俾復虐逐氒君氒師。」卦爻辭之分期,此為一證也。則逐良馬、逐喪馬、逐虎之產生早於逐茆、逐見之卦爻辭。則可證《震卦·六二》與《既濟卦·六二》必系晚出 

鼎奇簋偶 
簋字,卦中凡二見。《坎卦·六四》言「簋二」,《損卦》言「二簋可用享」。卦中見簋,其數必二,何謂也?吾困之久矣。翻檢史書,見言簋者必系偶數,言鼎者必系奇數。此中定有緣故。《禮記·郊特性》:「鼎俎奇而籩豆偶,陰陽之義也。」然殷商之際亦如是,出土實物可證。是論顯系晚出。余以為當與餕有關。《祭統》曰:「夫祭有餕,餕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祭祀制度使之然也。 

蠱之新解 
山風蠱者,卦象也。而方頭者違之。有漢章句之學,明經取士,不失登龍之快捷方式。兩宋說之,則曼倩談玄,甘認下風。有清三百年以降,托古改制,漫及士林。斗筲者則乘塵而起,著名云云,甚是嚇人。昔日余問學於先師,言及蠱惑之蠱乃山風之蠱乎?曰:所同者,山風蠱者,煽風蠱惑也。戲談之下同作聯以謔之。曰:「著名作家著名學者呸屎克郎冒充大牲口自己嚇唬自己,淺薄小人淺薄抄公嘟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乾坤依舊乾坤。枉費心機。」世風日下,有幾人得孔門四教?真正之作家學者如錢鍾書先生,一生寂寞,決無半點江湖之風、天橋之跡。 

玄易之辨 
《易》之流也,歸《易》、玄《易》、理《易》、丹《易》諸者,各有其指歸然。或云:玄、《易》為二,玄一也,《易》二也。如《南齊書·陸澄傳》:「元嘉建學之始,玄、弼兩立。」又云:「眾經皆儒,惟易獨玄。」當是時也,玄自玄,弼自弼。似無異議。然玄者,《顏氏家訓》謂「庄、老、《周易》」,總謂三玄。則弼之學,當不若是。然弼今世所傳諸學,無非老、《易》之注,於史征則不見他書,則弼學為儒學之指代。亦即為《易經》之指代無疑。故余以為玄學者,談三家之道而不及孔,弼學者言六經之原而不涉庄。是時名分甚嚴,而今世範疇混雜,遂生別解。 

史議雜評 
今世之哲學,或以為即《大易》之指歸。故某之以易學著述,論析其哲學史乘,然短於易學之法要,難窮易學之品味。是書非易學也。義理不似哲理,象數不同術數。若執前而御后,執今而衡古,是易學之源變乎?是中國哲學之衣缽乎?惜之!觀是書之史絡,不見其餘易原之指歸。夫易原不立,易學史變又如何能明?拉中國哲學史以為旁征,實難窮易學之精徽奧義也。 

注述成敗 
前賢有言曰:「注《易》之謬也,尤不至殺人。而注《本草》之謬也,必傷人命。」故醫書之注家,非大德通才而莫敢為之。而易學之注家,因其不及性命之憂,而有名利之得,古今嗜之者眾。夫注述之成敗,系乎性命也。注《易》之謬,雖不死一世人,而使萬世之學子受其毒,如何不甚於前者?余深憂之。學風之膚淺也若是,如何面見四聖於黃泉?故今世之易學熱,實為出版熱、名利熱,而易學仍貧瘠也。 

古人看弼 
王弼之學,古今皆顯學。然古人評價,甚為不一。譽之者如唐人孔穎達謂之曰:「王輔嗣之《易》,獨冠古今,所以江左名儒並傅其學。」非之者如宋人朱熹曰:「王弼《周易》巧而不明。」清人黃宗炎感慨曰:「宋儒詆王弼為崇尚虛無,雜述異端,曲說晉魏,談元自王倡始。至神州陸沈,中原魚爛,皆輔嗣所肇。甚或擬其罪為桀紂。噫!亦太甚矣。」王弼之學,實易學之珠玉,不可輕疏視之。余於易學得力於此二書甚多,曰:《李氏集解》;曰:《王氏易注》。故余嘗告誡學者,應以此把玩,以求正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8: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