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廟會 [2016/11]
- 老家的蒸饃,手工酵子饃,還記得嗎? [2016/10]
- 老家的房子 [2016/10]
記得鄢陵老家蒸饃需要這碗里的一團老面,俗稱「面扎頭」,這個神奇的玩意兒是怎麼來的,很難說清楚,有懂行的嗎?
糖包兒,一種在城市裡很難見到的包子,一般是紅糖餡兒,沒錯,純紅糖不是豆沙。
糖曾經在鄢陵老家很稀缺,以至於小孩子都有偷吃糖的經歷,大人為了滿足孩子的饞勁兒,蒸幾個糖包兒,也說的過去。
發麵,在沒有發酵粉的年月,全靠經驗判斷,節氣、溫度、時間,必要時還要加一把火。
揉面,是力氣也是技術活兒。
開始包了,小傢伙兒也來湊湊熱鬧。
糖包的形狀應該不止這一種,有些地方是圓的。
開始上鍋蒸了,還認得這鍋灶里燒的是什麼柴火么?
灶火映紅了小傢伙的臉龐,他手裡拿的,就是燒火棍。
這一鍋看起來很誘人,有糖包、菜包,還有菜捲兒,尤其是這個菜捲兒,自從離開鄢陵老家,就再也沒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