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余秋雨: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

作者:angel11  於 2016-10-8 15: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余秋雨

——年輕人要不要讀書?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這兒的人都不識字,媽媽從外面來了,她是這兒第一個識字的人,此後辦起了識字班、學校,學校有個圖書室,書不多,老師定下一個苛刻的制度,要寫100個毛筆小楷才可借得一本書。讀書使人認識了外面的世界,現在我們家鄉的人已經很富裕。


  有人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是靠社會關係、機遇、方向的正確選擇等等,我認為都是次要的,我覺得,很多時候是一個人偶然看到的幾本書,從這些書裡面的某些地方獲得了力量,從而把他拉出了平庸。只要跨過山坡,人生就不一樣了。


——努力讀第一流的書


  讀書的橫向並不最重要,縱向才是重要的。所謂橫向就是指各個專業,理工農醫等;所謂縱向就是指梯度,所謂的一、二、三流。各學科的最高等級都是合在一起的。


  像愛因斯坦去世前,有人問他感到最遺憾的是什麼?他說的不是再也不能研究相對論了,而是說再也不能欣賞莫扎特了。


  從事什麼專業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找最高等級,要尋找「山頂」,「山頂」也許永遠不會到達,但光輝會一直照耀著你!


——看和自己有緣分的書


  有人認為自己出生的地界,國家等等會決定自己的喜好。其實是錯誤的,出身並不決定你和什麼有緣分,也就是和誰有同構關係。文學無國界,文學是不等同於社會學的天域。比如,安徒生是丹麥人,丹麥語也是一個小語種,但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歡他的作品。所以,你可能喜歡歐美的、日本的作家,也可能喜歡非洲的。在閱讀中 尋找和自己有同構關係的書,其實,也是在尋找自我。

  ①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一個人如果在青年時期就開始平庸,那麼今後要擺脫平庸就十分困難。


  ②何謂平庸?平庸是一種被動而又功利的謀生態度。平庸者什麼也不缺少,只是無感於外部世界的精彩、人類歷史的厚重、終極道義的神聖、生命涵義的豐富。而他們失去的這一切,光憑一個人有限的人生經歷是無法獲得的,因此平庸的隊伍總是相當龐大。黃山谷說過:「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這就是平庸的寫照。黃山谷認為要擺脫平庸,就要「用古今澆灌」。


  ③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迹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閱讀。


  ④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後再來匆匆彌補就有點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時就進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產生偏差,誤以為是出身、財富、文憑、機運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實歷盡滄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質量,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閱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6: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