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撕撕蘆笛「孫文班上只有兩個學生」等謊言

作者:賽昆  於 2018-10-26 07: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1945|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蘆笛嘲笑報載資料「孫中山當年在香港醫學院求學時,考試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他發現「原來孫文上醫學院時班上也就只有兩個學生。」

為了證明「兩個學生」之說,他抄了香港政府孫中山紀念館網站上的文章:「連香港辦的『孫中山紀念館』都承認了:『1892年7月23日,香港西醫書院舉行了首屆的畢業典禮,孫中山先生與江英華二人獲校方頒授「香港西醫書院醫藥及外科證書」(L.M.S.H.: Licentciate in Medicine and Surgery of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kong)的專業資格。』」

孫中山紀念館的文章不長,只有八個自然段。不過其中明確指出:「香港西醫書院成立初期學生人數不多,在1887年入學學生的人數只有12人」,該文標題是《孫中山與關景良》,在蘆笛引用那句話之後就講述關景良是孫的同學,晚一年畢業。

蘆笛曾用「隧道眼」來抨擊馬悲鳴,說馬的「視野只是正前方的一小圈」。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蘆笛的「隧道眼」眼疾要嚴重得多:同一篇短文,只看見自己想看那一句「二人…獲證書」,卻沒看見「12人」。

蘆笛據「兩人說」來嘲笑報刊關於「孫中山香港西醫書院第一名優異成績」,從他引用的文章可以看到,應該被嘲笑的只是他自己。這裡的網友很多都讀過研究生,一班12人以下很正常,如果班裡有12名學生,考試拿第一當然值得慶賀。

順便說說,黃白俄的大學入學難畢業易,西方國家則是入學容易畢業難。例如密西西比州公立大學四年制本科學生在2013年的統計中只有24%於六年內畢業。孫文同班同學12人中,最後有5人畢業,這在西方很正常。蘆笛好像也在西方念過書,不會不知道,大概是被對孫文的仇恨蒙了心。

蘆笛還說:「所謂香港西醫書院只是個未獲立案的野雞學校,其畢業證書不為香港當局承認,因此孫文畢業后無法獲得行醫執照,畢業等於失業。為解決這問題,孫文到處奔走拉關係,求達官貴人為他說情走後門,甚至運動到英國駐華公使和李鴻章頭上。李鴻章為此寫信給港督,要香港西醫書院的兩名首屆畢業生進京候補」。

上面引述的第二句話說反了:不是李鴻章寫信給港督,而是港督寫信給駐華公使托李鴻章為學院的兩位畢業生孫文和江英華謀職。西醫書院的院長曼松爵士曾給李鴻章看過病,李鴻章受邀為學院的贊助人,李鴻章在接受信中寫道:「when your admirable project is achieved it will be appreciated and imitated, and that it will through your students be a blessing to China」。

蘆笛所謂「其畢業證書不為香港當局承認、孫文到處奔走拉關係」也是捏造的謊言。據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79, 1, 1474-1476 ,該學刊的影響因子在全球醫學期刊中排名第四)James Kyle的文章,孫文的畢業證書(LMSH)由香港總督羅便臣(Robinson)頒發。所以,港督為自己的學生謀職,是相當正常的事情。由於缺少拉丁文課程,英國醫務委員會直到1909年才部分承認該校。據港大網站:也許是作為一種姿態,香港醫務委員會在1923年宣布,所有西醫書院的畢業生「shall be entitled to practise medicine and surgery」(從技術上來說,這並非「姿態」,例如1910年三月前入學的學生拿的都是西醫書院的證書,這些人當時應該只有三十歲;1910年三月後入學者則由1912年成立的港大頒證書,而港大在1913年獲英國醫委承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5: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