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網上,一篇《馬斯克雇外籍工人違反「美國優先」 遭川粉出征爆衝突》這樣寫道:「X 推主「Inty熱點新聞」表示,由於馬斯克長期在其經營的公司內推動全球主義,與川普的「美國優先」發生嚴重不合,許多川粉透過X平台,對馬斯克發起罵戰。事件發酵后,美國自媒體人勞拉.盧默 ( Laura Loomer ) 也透過 X,發布馬斯克僱用大量非美公民擔任特斯拉公司初階職位的證據,與馬斯克爆發更進一步的衝突。
面對川粉們的指責,馬斯克表示,想讓一間企業維持良好的運營模式,必須從全球範圍內招募各種頂尖的人才。然而,許多川粉卻引用盧默的貼文,質疑馬斯克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不惜僱用較便宜的外國工人,擔任旗下公司初階崗位的作業員。在接連遭受川粉指責后,馬斯克一怒之下,將許多川粉X 賬號關閉,甚至揚言要更改演算法,對「垃圾訊息」進行處置。
「Inty 熱點新聞」也使用 X 內建的生成式 AI聊天機器人「Grok」,總結了這次馬斯克與川粉們之間的矛盾。「Grok」在回應中表示,雙方之間的矛盾主要聚集在政策分歧與經濟、意識形態差異兩個方面。「Grok」指出,由於馬斯克傾向全球化與技術創新,與川普的「美國優先」理念相抵觸,認為如果馬斯克未來仍持續抱持或倡導相關理念,很可能會加深與川普支持者的分歧。
另外,「Grok」也認為,馬斯克在 X上採取的各種「言論控制」行動,可能進一步降低川粉對他的好感度。「Grok」稱,如果馬斯克與川普支持者之間的分歧不斷加大,未來馬斯克對川普政府的影響力將會不斷減弱,馬斯克個人的形象與商業實踐的計劃,也可能在與川普支持者的衝突中遭到破壞。推主「OFFICIALNEWS」也總結稱,馬斯克與川粉之間的理念差異極大且各不相讓,短時間內恐怕難以達成和解。」
由此看出,人工智慧,必定是人造的工具,它無法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基本上就是現代版的李斯《諫逐客書》。一個國家,如果不知道反省自己,一味地鼓動民族情緒,那麼,遲早會土崩瓦解,這和普京、習近平、斯大林、阿薩德、東條英機、希特勒有什麼區別?成功的國家在發展的道路上,從來都是先檢查自己,然後尋找解決的辦法,缺點少了才能一步一步走向強大。美國的發展也離不開各國的移民。有誰敢說自己不是移民的後代?即是移民的後代,那為什麼躺在父輩們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因此,放寬合法移民是必須堅持的政策。因此說,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那位網紅,給出的答案都太簡單了。世界上的事情,絕大多數不會像「美國優先」與「全球主義」那樣180°的針尖對麥芒。有可能是順時針38.7°的關係。還有可能根本就是一個誰也沒有發現的原因在起作用。
說了半天,根本的原因還是一部分美國白人自甘墮落的結果。世界上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思想體系,也許只有中共之前的中國文化。但是,這種文化有一個缺點,就是過分注重規則與實際,不注重創新,導致它在世界潮流面前敗下陣來。因此說,人的一生,真正的知識就是學會包容各種思想,研究各種思想。不斷地總結每一種思維方式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人工智慧只懂得一面思考,也就是說,給它輸入什麼樣的思想,它就沿著這種思想往下推導,不考慮最終會是什麼情況。只考慮什麼樣的『因』會導致什麼樣的『果』。但是,無限發展後會怎樣,卻說不出來。除此以外,人工智慧Grok也有屈從主流民意之嫌。而主流民意往往是好逸惡勞。與其說上文中指出的是「美國優先」與「全球主義」的矛盾,還不如說是不勞而獲者與按功取酬者的矛盾。假如Grok是一個公正的仲裁,它應該指出這一點來,因為這是人人都犯,卻人人都難以啟齒的毛病。人工智慧Grok如果沒有膽量說出這句話來,要它何用?一個隨大流,牆頭草的智能,不過是為人類的主流意見背書,拍馬屁而已。一個民族要想偉大,必須懂得奮鬥,必須尊重奮鬥,這就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去按照皮膚顏色的深度招生、招工,和如今按照皮膚顏色的淺度招生、招工是同一回事,政治正確又回來了。什麼時候這種三流的政客學會了思考,美國才能有救。據說,米萊要求阿根廷的公務員,年齡必須在45歲以上,也就是說,至少不惑之年。我則認為,以後公民投票的年齡應該提高。剛出大學門的人,哪裡懂得人間疾苦?非要趕著鴨子上架,未免有些胡鬧。無知的極端份子就喜歡搞什麼天才少年,從古代十字軍中的童子軍,到如今的環保女孩;從卓婭、劉文學、龍梅、玉榮、高玉寶等,到改開后,出現的天才少年班,都是少年英雄。王安石寫過一篇《傷仲永》,告訴人們,即使有天才,也經不起捧殺。倒是很多二、三十歲還沒被承認的學者大器晚成,比如愛因斯坦,牛頓,莎士比亞等。
其實,當前美國問題的關鍵,我在幾個月以前曾討論過,就是生育問題。生下兒女是做父母的責任,養育兒女,更需要一番苦心。如果美國的生育率能夠自給自足,而美國的技術人才也不必依靠其他國家,那麼,這本來是不該有的事情。所以,上述問題應該改成,如何生下健康的嬰兒,和怎樣教導青少年的成長。這兩件事情做不好,就要依賴國外,依賴國外,又沒有相應的財富加以平衡,這就叫占別人便宜,不公平,矛盾的積累,遲早會爆發戰爭。根據資本主義等價交換的理論,必須建立子女與父母在經濟上的共生關係,才能使雙方都認清自己的責任。作為父母,要在最佳年齡段生出最健康的寶寶,還要學會用最有效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兒女。這需要父母一生都在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水平。目前,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婚姻中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愛情,而是經濟。如果繼續研究下去還會懂得,生兒育女才是幸福鏈條的關鍵。雙方必須有利可圖,兩代人才會共同努力,父母才會認真對待生養和教育,而子女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須以身作則,尊重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說,人人都需要為了利益,不斷改掉自己身上的各種毛病。當這一套倫理固定下來以後,整個社會就變得和諧而穩定,但也失去了創新能力,沒人願意跳出這套倫理去探索新的知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思想家,大學者,比如牛頓、笛卡爾、愛因斯坦、貝多芬等人,很少有婚姻美滿的;他們不肯接受固有習慣的約束。換句話說,只有讓更多的人理解了各個方面的發展與變化后,人類才能較好地,有機地處理各種問題。人工智慧畢竟是外人,是第三者,它說錯了話,不必負責任。更準確地說,這個世界依然是:「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有必搖其精。」人工智慧還是略欠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