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資本主義是世界的福音

作者:蘇誠忠  於 2024-9-3 13: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3評論

原始時代的資本主義,非常殘酷。它把人看作是工具,必須為社會貢獻,或者被淘汰,二取其一。我能找到最早的記載是:呂望(姜太公)殺華士。華士是一位隱者。自己種地自己吃,自己打井自己用,不和官府交往。呂望就把他殺了,認為,如果人人都這樣,國家就無法存在。這件事很不人道。但也能看出,遠古時代,帝王們不但害怕丟失權力,更害怕百姓躺平;如果人人躺平,帝王也就當不成。資本主義也怕躺平,但它能利用人類的貪婪,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米塞斯說得比較委婉:「在市場工資制度下,個人沒有選擇永久失業的自由。但是,也不存在其他可以想像的社會制度,能夠容忍一個人享有無限休閑的權利。」,「一個社會,如果瀰漫著對勞動的厭惡,就會墮落成由心懷仇恨、互相謾罵和憤世嫉俗之徒組成的魍魎世界。」
社會主義者看不到資本主義的這些努力,他們認為,是自己的口號和群眾運動才有了現代社會的一切文明。因此,米塞斯說:「使已婚婦女和兒童免於打工的,不是什麼勞工立法和工會的壓力,而正是市場經濟。」但是,上個世紀社會主義興起之後,越來越多的福利成為了法律。結果就出現了兩種窮人,一種是渴望勤勞致富,但由於社會的不公,找不到工作。還有一種是混吃等死,活一天是一天的窮人。
政治層面上,當資本主義大發展以後,物質極大的豐富。社會主義者就出來摘桃子了。他們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加權平均分配。從而獲得權力與財富。但無一例外,所有的社會主義努力,最終都導致國家的貧窮。按照撒切爾夫人的話說:「所謂的社會主義就是流氓花光勤勞者的錢,最後集體分擔痛苦。」社會主義者破壞了市場經濟的科學規律,以各種幼稚的想法,對原有的生態系統橫加干涉。人們發現,社會主義道路千萬條,什麼國家社會主義,伊斯蘭社會主義,基督教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社會主義等,每一條都通向貧窮。接下來是窮不講理,窮凶極惡。而資本主義道路只一條,它卻帶來了富裕和繁榮。
資本家需要工人身上的兩種資源,第一是勞動力,第二是消費力。早在二十世紀初,福特汽車公司的老闆就提出:要讓每個美國工人都能買得起車。所以,工人富裕起來也是資本家的願望;作為消費者的選擇,也為資本家指明了方向。另外一個例子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富豪要求對他們徵收「富人稅」以緩解貧富差距問題。這也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的富人,一般都有遠見卓識。他們懂得,過大的貧富差距,不但會導致社會動蕩,還可能妨礙了資金的周轉。米塞斯說,「社會從本質上說,就是互相交換服務。」亞當斯密說:「如果一個社會的發展成果不能充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風險的,因為它註定要威脅到社會的穩定。」因此,從理論上講,資本主義社會需要理智,合理,有序地提高人民的福利(相對於社會主義而言,他們做到了)。沒有資本主義創造的財富,任何福利都無從談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就只能是一種幻想。西方國家總能引領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注重的多數人的剛需。
自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被提出了以後,人們發現,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地實現了社會主義提出的各項目標。而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完不成自己的目標,而且,經濟上,一年不如一年。根本的原因是社會主義提出的集體主義精神,傷害了自由主義的個性,導致生產力遭到無法挽回的破壞。
與此同時,自由的市場經濟還鼓勵每一個人,不要作自己能力奴隸的人,即使享有很多財富以後,依然挑戰新生事物。就如大衛·休謨 David Hume所說:「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經濟自由的人,退休后,非要找點事情做。去年,幾位富豪乘坐潛艇參觀鐵達尼號,葬身海底,也不後悔。
由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成功地滿足了社會主義者的各種要求。使得民主國家的左派找不到自己生存的價值,因此,利用各種手段製造恐慌。托馬斯·索維爾說:「那些希望掏空我們的腰包並想駕馭我們的人,發現了一條神奇的公式:慫恿我們嫉妒他人或對他人憤怒,這樣,我們就會不斷地上交我們的金錢和自由。」
起初,左派希望普通民眾與大資產階級的對立。但後來發現窮人既不不關心,也不理解大資產階級的生活。按照羅素的話說:「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既然如此,那麼,左派就盡量將中底層收入者的等級拉開。按照資本主義的做法,白領和藍領本來不該有很大差距的,但美國老闆硬是分出等級來。
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人,是否會變成獨裁者,一個合理的指標是看他有沒有退路。舉例來說,華盛頓辭去總統職務以後,回家經營農場,獲得更多的財富。澤連斯基不當總統后,當演員的報酬,比總統收入還多。丘吉爾不當首相,原有的財產足夠他生活。如今美國總統退休,除了年金以外,回憶錄和演講,也有不少錢。因此,哈耶克說::「一個富人得勢的世界仍比一個只有得勢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要好些。」因此,在民主社會中,窮人得到最高權力后就要格外小心,如果在任上搜刮過度,那就是給自己斷了後路,騎虎難下。普京不當總統後會怎樣就不好說了;他原來是開出租的,如今年事已高,退休后該怎樣安排?此外,他還要對俄羅斯死去的數十萬生命負責。薩達姆和卡扎菲如果不當總統,一定非常危險。另一個極端是,中共一黨專政,對高官有優厚的待遇,他們都是得勢后致富的,但人民承受不了這個負擔。
資本主義除繁榮了國家的經濟以外,還推動了財富周轉速度。一位富豪,投資失利就可能變成窮人。而窮人投資成功也能變成富人。各項法律、法規、政策都在推動每一個人的資金周轉。一個人想要活得幸福,踏實,有時比古代的權貴們辛苦。古人基本上靠搶劫發大財,然後省吃儉用,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永遠有錢花。但如今不一樣了,只要富豪的子女叛逆,那麼,有多少錢也不夠他用,甚至會惹禍。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自己闖蕩。這也使得富豪們寧願留給子女賺錢的本事,也不願留下過多的財產。理解這一點的富豪就過得幸福坦蕩,不理解的,縱然有錢,也過得不幸。
凡此種種,我認為,當代的左派與右派應該從新劃分。既然右派為了提高投資的利潤,不斷地換位思考以滿足顧客的要求。那麼,凡是不肯換位思考的,就是左派。典型的案例就是俄羅斯思維:我能打你,你不能打我。巴西思維,我可以宣傳,你不許發言。對於美國的左派思維,索維爾最有發言權,他說:「那些總是指責私營部門『貪婪』的人,幾乎從不指責政府貪婪,不管政府做了什麼。」,「儘管媒體和學術界都虔誠地談論『寬容』,但在我們的大多數學院和大學里,對那些挑戰政治正確教條的人,則毫無寬容可言。」,「『多元文化主義』歸結起來就是,你可以讚美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除了西方文化;你不可以批評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除了西方文化。」,「許多政治左派陶醉於他們的美好願景,卻看不到他們正在現實世界製造的醜陋現實。」至於中共與朝鮮的做法就不必解釋了,你懂的。
所以,資本主義代表了先進的文明,他們的產品,包括武器都是貨真價實的。因為,他們每一個生產步驟都是等價交換的,交換的雙方都在盡心儘力爭取自己的利益。而社會主義國家的產品都是樣子貨。生產的每一個步驟都是為了媚上。只要得到上司的青睞,就能從非等價交換中賺得盆滿缽滿。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9-4 05:32
其實你沒有看透的是,中國現在是資本主義的進階版--國家資本主義!說好聽點,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質就是國家資本為後盾的資本主義經濟。

現在中國和「民主體制」唯一的不同,就是領導人的篩選機制。事實證明,民主選舉出來的領導人,並不一定是德與賢;小圈子來推舉出來的領導人,也不一定是」荒淫無恥,禍國殃民「!

集權體制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快速工業化一個落後的國家,比如前蘇聯。但是集權體制壓制了以「人性貪婪為動力的」市場機制,最終僵死。中國正是雜交了集權體制和市場經濟,形成了國家掌控的資本主義,也就是國家資本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其實和希特勒時代的經濟有點像。當年希特勒是利用個人魅力和政治手腕,徹底掌控了德國的經濟發展。看看當年希特勒主政不到十年,德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工程技術的發明(噴氣飛機,太空火箭,合成汽油。。。),就知道當時的體制的效率有多高。

中國這三十多年的發展可以算另一個證明。不過中國的切入點和當年的德國不一樣。這種體制的唯一缺點是對「言論自由」的壓制!其實七隻鴨子八張嘴,帶來的都是無盡的扯皮,人們可能過的很愜意,但是對經濟發展,百害無一利。
回復 蘇誠忠 2024-9-10 13:02
屠龍刀之原界: 其實你沒有看透的是,中國現在是資本主義的進階版--國家資本主義!說好聽點,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質就是國家資本為後盾的資本主義經濟。

我認為,國家資本主義的說法有些不妥。國家社會主義可以理解為計劃經濟。希特勒搞的就是計劃經濟,開始的時候,高效,但是,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搞不下去了。而資本主義的特色就是市場經濟。最終決定權在政治還是在市場,是區分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標準。封建主義與社會主義一樣,都是政治決定經濟的社會,目的是能夠按照加權平均方法分配。最終因此倒台。朴正熙,蔣介石,李光耀雖然都是獨裁,但是,從來不搞計劃經濟。按照亞當斯密的說法:「把一個國家從最低級的未開化狀態,帶到最高級的富裕狀態,只需要和平、低稅收,和一個寬容的司法機構:其他的都會通過自然得到。」這三個人強力推行的是市場分配。打擊一切加權平均分配,以及尋租現象。這樣的獨裁者,最終都會走向民主。
回復 屠龍刀之原界 2024-9-10 23:08
國家資本主義不是」計劃經濟「,社會主義才是。計劃經濟是規劃」硬性「的生產指標,比如,不管銷售多少,2025生產汽車2000萬輛。現在的中國早已從當年的計劃經濟模式脫離出來。現在頂多是制定經濟增長率,然後利用銀行的利率,貸款的鬆緊,稅收,補貼。。。來調節經濟發展速度,以及發展方向。

其實現在歐美也在向這個方向靠攏,比如現在各國的農業補貼,晶元法案。。。這就是社會進化的趨同性。其實中國現在對經濟的管理,和歐美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如果說有,就是政府管控力度。雖然「政府管控」是雙刃劍,但是用好了就能所向無敵。

當年希特勒主政下的德國,主要是以政府(軍火相關)的採購訂單來調控經濟發展。其它的大部分經濟活動還是由市場調控的。其實美國現在的軍工複合體和國營企業也沒有多大區別,生產,銷售都是由聯邦政府掌控。再說了國營企業也未必就是社會主義的產物,比如法國的空客,台灣的中油,台電也都是國營企業。

國家資本主義其實和社會主義是一牆之隔。二戰時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其實和社會主義幾乎無二。什麼糧票,肉票。。。之類的」定量供應「, 都是那時候的產物。後來大陸實行的定量供應,即使不是學習美國,也是」巧合的雷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