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

作者:蘇誠忠  於 2024-5-28 12: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是,如今,當社會從新界定私人財產與公有財產的時候。這話就把權力和財產的概念混淆了。舉例來講,澳洲工黨總理阿爾巴尼斯,在悉尼Dulwich Hill,擁有一套三居室聯排房。多年來,他一直將這套房租給一位名叫Jim Flanagan的小業主,每周租金680澳元。但是總理最近準備結婚,需要用錢,要將這套房賣掉。這引起了房客的不滿,他把事情捅給了媒體。因為,房客自己的小生意距離這套房子很近,而附近類似的住房,租金都在800澳元以上。他找不到合適的房子。
總理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從它能夠看出民主國家的左派也是人,是人就應該對私產與公產一視同仁。而自從世界各國停止了對近東救濟工程處的資金援助以後。澳大利亞率先恢復了資助。在工程處援助哈馬斯武器的案子還未查清以前,對他們的資助就叫是非不分。錢從哪裡來,還不是納稅人的錢?對於納稅人的錢毫不在意,可是,對於自己吃虧的事情卻耿耿於懷。國家不富裕,卻要大撒幣,自己並不窮,卻要仔細算計。這豈不成了: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因為一個是公產,一個是私產。
再把鏡頭拉向美國,2024年3月28日,周四,四位美國總統齊聚紐約。其中的拜登、奧巴馬、柯林頓為了拜登的連任競選籌款。與此同時,川普正在參加一名警員喬納森·迪勒的追悼會。3月25日晚上,31歲的警察,1歲兒子的父親,在與一名慣犯搏鬥時,因公殉職。川普為這位警員的家屬還清了房屋抵押貸款。從這裡能夠看出,共和黨的「達則兼濟天下。」與民主黨的不一樣,民主黨籌款競選贏得總統權力后,推行更加寬鬆移民政策,收下更多的非法移民;而且在對外援助上面,民主黨也非常大方。相反,共和黨人則認為這是慷他人之慨。共和黨在花公帑的時候,更像是掏自己腰包,非常摳門。但是,真到了該掏腰包,資助具體國民的時候,共和黨也不逃避。
我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視頻:當年,德、法兩國大力接收中東難民,一位記者街頭採訪市民,「請問你對政府接收難民支持嗎?」答,「支持!」,「你願意難民到你家居住嗎?」,「對不起,我家地方太小。」,「那麼誰來收留他們呢?」,「政府應該有辦法。」 我相信,這些人都沒有聽說過,或者沒弄明白撒切爾夫人說得那句話:「我們永遠不要忘了一條真理,政府不掙錢,錢是老百姓自己掙來的。」
在各國左派的意識中,根本就沒有納稅人的概念。他們認為政權就是財富。拿到了權力就有了一切。如果分不清國家的窮與富,以及個人的窮與富,那就可能混淆了私心與公心。這就是哈耶克說的:「一個富人掌權的世界,比只有那些掌權的人才能獲取財富的世界要好得多。」 中共執政七十年了,大撒幣的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卻很少聽說有人自掏腰包幫助別人。其實貪官們比誰都有錢,中共的貧富差距在世界上數一數二。這完全證明了:有權以後發財的人,比發財以後才掌權的人,對百姓更加兇狠。當年,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的時候,他們用金錢與國王做交易,接管了國王手中的政治權利,卻信守每年給國王保存體面的年金。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創造財富,能讓資本翻倍。但是,經過馬克思、列寧的慫恿,無產階級上台了。這群人,不懂經濟,只會零和博弈,財富只消不漲,入不敷出。列寧先殺掉國王。即奪取政權,也奪得財權。就像古今中外的任何王朝一樣,犒賞黨羽,損公肥私。最先設立了幹部食堂。從大吃大喝開始,逐漸腐化,最後成為一個一切靠腐敗才能推動的政體。
此外,蘇聯在世界上扶植了一大批類似的政體,都是不懂在經濟,盤剝百姓的貨色,造成一個個人間悲劇。任何國家,只要共產黨掌權,首先拉開貧富差距,然後要求:「窮人兼濟天下,達人獨善其身。」大撒幣的時候,要從窮人身上搜刮;而高幹病房裡插管的病人一年耗費上億元。這就是窮人掌權的嘴臉。古希臘人發明民主制度時,嚴禁這種情況發生。但是,到了近代,左派打著財富平等的旗幟,顛倒了窮人與富人這兩個辭彙的含義。設計出一種另類的表達系統,危害人間。
仔細分析亞洲經濟,其實,一直沒能走出古代,薄利多銷的圈子。除此以外,還有一個魔咒就是,賺錢最終聽命於權。說到底,還是沒能跳出三千年前,周朝的經濟思想,依然帶有無商不奸的烙印。改開之初,中共決定引進西方的資本主義理念,但是幾位大佬,就是想不通:為什麼需求比生產重要?他們曾不止一次的作報告說:由需求拉動的經濟,那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我們不能學,還沒有生產出來的商品,就急急忙忙的準備消費,這是違反客觀現實的。他們所說的客觀現實是什麼?其實就是物質匱乏年代的現實。當年,由於怠工現象嚴重,中共拚命宣傳: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件舊衣服至少還能穿九年。所有像樣一點的食品,衣服等只有高級幹部才有資格享用。北京百貨大樓第四層只允許部級以上的幹部進入。後來有了進口商品專賣店,必須持有外匯卷(由外匯兌換的人民幣)才能購買。因為,中共生產不了那些產品,只能進口。由於多年忍受過這種尷尬,才使得後來,中共頑固派,為了其擁有世界上所有的工業而得意。但他們不明白的是,如果其他國家沒把不賺錢的產業丟給中共,他們哪裡來的這些工業?
共產黨最違反科學的做法就是,凡事都想插入自己的權力,管得越寬,吃財政飯的人就越多。比如,開放二胎;好像給了人民多大的恩惠一樣,以為會有報復性生育,結果,全放開都沒人生。其實,從節育到放開,整個過程就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到了口罩時代限購,以為解除限購就是恩惠,會有報復性消費,卻迎來市場大蕭條。從限購到解除,那也是庸人自擾,無事生非。房地產還是這麼回事。說到底,就是,總以為自己給百姓施恩,用權力可以換得財富,其實是無理取鬧。這讓我想起,亞歷山大與第歐根尼的相遇,亞問,「你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麼嗎?」第說,「是的,請你站開一點,別擋住我的陽光。」正是因為亞歷山大按照他的話,讓開了,所以才是偉大的君主。反過來,人家讓你躲開,你偏不,你就和最無聊的君主划等號了。
工業齊全的得意者們不久發現,那不過是貓咬尿泡空歡喜;關鍵技術依然在別人手裡。原因是這些企業都在中共的關懷(操控)下運行,獲得的利潤大部分被各種權力瓜分了。既然創新的成果都被權力瓜分了,誰還再去創新?1986年在中國上映了一部電影《失信的村莊》。說的就是這個問題,用一個「恩准」攫取別人的創新成果換回的真金白銀,其實,就是白嫖。如今,還是這個把戲。政府想騙百姓,但百姓已經不那麼容易上當了。網上有一個段子說:在房地產問題上,政府已經出台了,除降價以外的所有政策;而百姓也給與政府,除購買以外的所有支持。任何明白的政府都知道,不把利潤還給創新者,企業就沒有競爭力。因此,只要求納稅人足額交稅,其他的歸自己。或者說,其他的國家都是論功行賞;而中共則是按權分利,(加權平均主義),時間一長,一定回到過去物質潰泛的古代。當年就是加權平均分配造成的貧窮。如今原路返回,一切照舊。
不懂得資本主義經營,就只能靠搜刮過日子;政治權力壓迫資本,這個不許,那個不許。豐年還能勉強度日,一遇災年,寅吃卯糧。沒有言論自由,就沒人知道什麼是創新財富,就算有人知道,也不敢說。所謂的馬列經濟,中國化以後,其實就是儒家的耕讀經濟。孔子本人對於管仲的執政風格感到迷惑,他說,「他是人才。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戶的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糧,卻到死沒有怨恨的話。」管仲的做法類似資本主義的做法。給所有人平等的競爭機會。失敗者,願賭服輸,因為他知道,只要政策不變,他還有翻身的機會。相反,在加權平均分配的社會,人們爭取的是權重,權重只能一人或少數人擁有,權重沒了就很難再得到,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因此說,財富平等是社會主義的宣傳,除了開空頭支票以外,從來沒有兌現過。相反,機會平等才是資本主義公平與公正的標準。不需要特別宣傳,只要言論自由就夠了。
近日一位美國女記者說,「我不譴責哈馬斯,就如同不譴責奴隸攻擊農場主一樣。」這話表現出,要求社會主義的財富平等思潮在美國過度泛濫。哈馬斯和奴隸有什麼可比性?哪個奴隸能娶一堆老婆,哪個奴隸能養幾十個孩子,住高級賓館?銀行里有上億美元的存款?如果奴隸都是這個樣子,那麼,奴隸主,農場主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可見,這位女記者完全被馬克思主義零和博弈洗腦;依然生活在上個世紀的信息繭房中。這是美國多年來教育的失敗。據說,美國小學生的誓詞是:「1、我保證使用我批評的才能,看到不對的事必須批評;2、我保證發展我的獨立思想,不人云亦云;3、我保證接受教育,從而擁有獨立判斷力。」但是,上了大學以後,整個文化圈中充斥著財富平等的教育,使得大學生忘記了童年的保證。最終,就培養出這樣的記者,說出比小學生還無知的話來。天真是兒童的優點,可不是成人的。人類的常識是,窮不講理。但是,根據戈培爾效應:「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會變成真理」。沒有生活經驗的人,一旦別人對你不斷地灌輸:「窮講理,富不講理。」再給你舉幾個,類似「瘠土之民,莫不向義」的極端例子,你就會突然感覺自己茅塞頓開,大徹大悟;這就是美國高校近年來的獵奇教育。哈佛不給13名反猶學生畢業證,並非校方真的轉變了看法,而是為了挽回一些影響,讓其他學生畢業后,找工作容易一些。所以,真正能夠使人認識世界的,不是大學教育,而是資本主義的博弈。資本主義給了每一個人相等的機會。類似中世紀的決鬥,雙方機會平等,只不過,當今的博弈不會死人,失敗了,還有機會重新爬起來。一個窮光蛋,只要他的腦筋靈活就可以變成世界首富。正是在這個博弈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而在吹牛過程中,社會主義只能製造低劣產品。
現代社會,人們發現了,有一種東西叫做創造力,由於它能帶給人神話般的奇迹。甚至有人開玩笑地說:糧食是地里長出來的,跟農民沒關係。沒有創造力,農民就不會種地。它的另一個特性是,創造力在人的腦子裡,且人人都可以擁有。開發它才是真正的平等,不需要口號的叫喊,不需要誰來恩賜,只要實事求是。一個國家,不斷挖掘創造力,就能使貨幣不斷升值。相反,壓制創造力,卻不斷的印鈔票,必定造成貨幣貶值。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