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最大的諷刺莫過於,一方面,各種輿論不斷報道AI技術將使成百上千的人口失業,而另一方面不斷地提高退休年齡,不給年輕人留出崗位。除此以外,各個發達國家都在叫喊勞動力短缺。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各發達國家不斷引進更多的移民。引進移民固然是解決燃眉之急的好方法,但也帶來了一些後遺症。過多的移民正在不斷侵蝕發達國家原有的文化,貧窮國家的文化越來越有市場。據傳有些穆斯林移民聲稱要用子宮統治某個國家。有些人說這是謠言。但不能否認,它的確反應了一些事實。而其原因與接收國的生育津貼不無關係。對於貧窮的移民來說,接收國的最低生活水平,是他們享受過的最高生活待遇。因此,不間斷的生孩子就是他們改變現狀的最大夢想。此消彼長,面對不願意自己生育的接收國來說,遲早有一天,將完全變成移民人口的後裔。接收國這樣做的目的,難道就是為了給移民留下巨大的財富和一片沃土,而自己消失在宇宙之中嗎?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如果僅僅是整個種族被人換掉還是小事,更有甚至,在還沒有被完全換掉的時候,新移民群體就已經對原有的居民採取了敵視的態度。比如,當年的中共移民中,有很多小粉紅做了中共的間諜。而當哈馬斯綁架、折磨和殺死以色列人質后,我親眼見到過穆斯林團體反對以色列的遊行。如果這些顛倒黑白的人口超過了原有的人口,那麼,西方國家建立起來的,幾個世紀的文明就將不復存在,重新回到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因此,與其用移民解決勞動力短缺,不如提高本國的生育率。何況引進外勞並不便宜,各個都是拖家代口的,需要納稅人花錢。
除了生育率以外,生育質量也一個大問題。女人的卵子在23到28歲之間的質量最高,在這個年齡生育,不但孩子健康,而且母親產後恢復得最好。但如今,發達國家的女人,生第一個孩子的年齡往往超過31歲。長此以往,發達國家的人口數量與質量雙退化,而移民人口卻在發達國家福利政策的幫助下,雙提高。那麼,用子宮佔領發達國家的預言就真的會實現了。
迄今為止,只有少數經濟條件好的人願意討論這個問題。馬斯克很直率,生了十幾個之後,還號召有條件的人應該多生。但是,僅靠幾個富豪生孩子只能是杯水車薪。應該尋找更好的政策才能讓所有的人徹底改變思路。中共曾執行過很長時間的計劃生育。在只准生一個孩子的年代,無論面對多大的壓力,都有人在偷著生孩子。可見,讓人民願意生育的另有原因,並非罰款與津貼就能解決問題。當年一位農民告訴我,「我們沒有存款,終年摸不到錢和糧票,連醬油都買不起。我們的銀行就是孩子,沒有孩子,我們什麼都沒有。」換句話說,希望才是人們願意生育的真正原因。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被打開后,希望還在就沒關係。但是,目前發達國家不合理福利制度,將這個希望打碎了。我認為,若想回歸到正常的生育水平,最好的辦法就是恢復兩代人之間,曾經有過的經濟紐帶。或者說,應該把資本主義思想還原到生育問題上。什麼是資本主義思想?關鍵的關鍵在於論功行賞。正確的評估了創造力與勞動所帶來的價值。洛克菲勒曾說:「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而不是對勤奮的獎賞。」一個公司,從無到有,靠的是資本家本人的創造力。其他人的勞動,都是為了他完成這個創造的輔助者。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懂得,社會福利僅僅是因為資本家本人消費速度太慢,才將它們分配給窮人,使資金加速流轉。
馬克思主義正是因為對財富的認知與勤奮本末倒置,才導致所有的計劃經濟體紛紛破產。只依靠勤懇刨食的人,是看不出創新才是唯一可靠財富的。但資本主義告訴你,世間一切都在變化,不進則退(熵增定律),不去創新,還會回到原始社會。豐年餓死三千多萬人的大躍進還將出現。創新其實是對抗腐敗與變質。尊重創新,才能使社會的工時減少,工資升高,退休年齡降低。辯證唯物主義,實際上,就是想告訴你,有一種不變的主義。一旦擁有了它,就會出現一勞永逸的人間天堂;無需創新。人們有了這種迷信,就忘記了,把一個孩子,從無到有變了出來才是一切財富的真正來源,生育與創新構成當今發達國家的文明。在人口問題上,誰的功勞最大?家長的功勞最大,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整個民族就只能受制於外來移民,最後,逐漸消亡。因此,需要給生育的家庭相應的報酬。這個報酬不僅僅是生育期間的各種津貼。因為,津貼來自自由、平等、博愛的狹隘意識。它沒有洞悉問題的本質,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當暴民要求超越法律的自由時,政府該怎麼辦?
回到主題,孩子將來工作后,繳稅中,要有一部分返還創造和養育這個生命的父母。一個政體,應該看作是一個聯合企業。而對於每一個為此做出貢獻的活動,都應該有合理的獎勵。把生育,當作一種投資,才有了孩子從小為社會創造財富的準備。當所有的老年人領取到生活必須的退休金后,那些生育過孩子的家庭理所當然地得到額外的獎勵。我把它稱為臍帶股息。但如今,政府在生育問題上,卻欺人自欺,不承認這支股票的存在。人民就用不生育的方法報復社會,最後,大家一起倒霉。人工智慧的發展,使得很多職業消失,那為什麼不把生育也當作一種職業,一種更加重要,更加高尚,無可取代的職業?一個軍人,從軍二十年後就有退休金,而生、養一個孩子也大約需要二十年的時間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如果沒人生孩子,當兵保衛誰?保衛移民嗎?美國的退休制度是按照工作時間與原工資多少進行計算的。但是,生養孩子的付出卻沒有任何回報。時間一長,當然沒人生孩子。
社會上的生活千姿百態,有的人不生孩子,拚命工作,從而得到一筆巨大的財富,能夠在晚年比其他人過得更好。如果人人這樣做,那麼,沒有孩子的社會,貨幣一定貶值,而勞動力卻不斷升值。因此,沒找到感興趣工作的人,就應該認認真真為下一代著想。在最佳年齡,生最多的孩子,儲存下今生今世的一筆大投資。教育孩子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如果一個孩子將來不能找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家長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如果,你的子女中出現了馬斯克,那麼,只要將他繳稅中的萬分之一轉到你的賬戶上,也是很大的財富。對於貧窮的退休人員,哪怕每周能從一個孩子的繳稅中,得到五十刀,也能解決很大的問題。何況他可能有不止一個的孩子?但這一切都需要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對子女的認真呵護,言傳身教。《康妮黎亞的珠寶》Cornelia's Jewels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古羅馬婦女康妮黎亞,一無所有,當別的貴婦用珠寶炫耀的時候,她拉著兩個兒子說,這就是我的珠寶。母親的窘境讓兒子們牢記在心,長大后,他倆都成為了偉大的政治家。網上流傳一個視頻:母親帶著兒子去超市,兒子一邊走路,一邊將貨架上的各種商品拉到地上,有的還摔碎了。旁人要求母親管束,母親卻一臉淡定,認為孩子就該這樣;自由發展嘛。這種孩子長大后可能什麼工作都找不到,而這位母親當然也不會因此得到一分錢。發達國家的中小學教育出現問題,往往是父母沒能與校方認真配合的結果。如果每一位父母都知道認真教育就意味著自己後半生的財富,大概只有傻瓜才會對子女放任。與斯巴達的優生思想不同的是:資本主義的分工,已經使得我們真正做到:「佔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最近,美國法院首次對行兇學生的家長判刑。這一方面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也促使人們思考,如果生孩子只會招來處罰的話,乾脆就別生了。責任和利益本應該相等,失去了平衡,那就是欺負人。啟蒙教育應該由教師與家長共同負責的,但為什麼,教師有工資,家長卻沒有?這不符合資本主義論功行賞思想。
所謂對孩子言傳身教,是要求父母在啟發孩子的同時,不斷地研究什麼是資本主義,什麼是創造力。否則,按照社會主義的思想進行教育,會使孩子產生反感。網上流傳著一個故事:孩子因成績不好,被媽媽罵作笨鳥,孩子不服氣的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媽媽問:那第三種呢?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按需分配的思想一定出自衣食無憂,被財富寵壞的人。他不知道財富積累的艱辛,也不理解財富創造的奧妙。他用陰謀論解釋一切。尤其當他們用平等與自由做盾牌,放任孩子教育的時候,返祖現象就出現了。直到今天,我們認識的財富運作,還是古人的想法。這就是為什麼索維爾抱怨:「那些總是指責私營部門『貪婪』的人,幾乎從不指責政府貪婪,不管政府做了什麼。」這話道出了,那些有創造力的人一言不發,而食稅者卻喋喋不休,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原因是,政府既想Abuse錢,又想要選票,就把民眾的矛頭轉向私企。它損害了整個國家的財富積累。哈耶克說:「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善意鋪成的。」這個「善意」翻譯成「表面的好人」比較合適。
一旦女人生孩子所創造的價值被社會所承認,那麼,今後一切發明與創新都以此為目標;比如有機食品,比如兒童音、體、美等。而那些不尊重婦女的,以意識形態立國的政體,將再次淪為夕陽產業的聚集地。對某些國家,好言相勸是沒用的,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就是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