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意識形態的哈佛

作者:蘇誠忠  於 2023-12-26 12: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中國歷史上一直在辯論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的問題。如今,它以更廣泛的形式,出現在哈佛大學的討論中。我曾不止一次談到,《淮南子·齊俗訓》的望旦辯。其中,呂望的觀點是任人唯賢,而與之對應的姬旦則是任人唯親。因為,周朝人的意識形態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後來,凡推崇孔子的歷代王朝都把任人唯親奉為信條;全然不顧一次又一次,骨肉相殘,父子反目的歷史教訓。到了文革中,意識形態變成了「親不親,階級分。」它導致,國家瀕臨破產。如今的美國,其實是將任人唯親的觀點改頭換面,變成了任人唯膚色;「親不親,膚色分」。但目的是一樣的;用政治觀點,意識形態指導其他一切活動。正是這個原因,我將世界政治分成意識形態派,和原生形態派,兩種。所有的意識形態派,都是以某種意識形態指導的政治,都用感情代替事實,時間一長,必定迷失方向。而原生形態派則相反,簡單一條「任人唯賢」解決一切問題。
將膚色作為標準錄取學生,這種意識形態無疑在削弱美國的國力。有人要問,既然以意識形態劃分等級的害處這樣大,為什麼它在歷史上不斷出現?因為,意識形態特別適合教學。各種意識形態都不需要有什麼社會經驗就能直接說出來,記述在課本上,是容易記憶的東西。但是,原生形態可不那麼容易,它需要很長時間的社會生活經驗才能體會到;而且很難表達出來。任何高校,只能教授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因此,只要是教授出來的東西,絕大多數都是某種意識形態。按照《道德經》第一章,的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下面我們一句一句的解釋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釋:可以說的道理,就不是平凡的道理;平凡的道理,用不著說。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講,語言的表達範圍,它只能是字面上的意義,無法表達背後平凡的故事;否則就太無聊了,(比如:要文明還是野蠻。這道理有必要說嗎?可很多時候,意識形態派說到激動的時候就忘了它。在這種情況下,最無意義的,反倒成了最有意義的東西。)這第一句話和李聃後面要說的「道」沒有關係,它只是告誡讀者,在閱讀道德經的時候,自己去體會背後的思想,不要死扣字眼而已。
無獨有偶,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的前言,第一句也說:本書的全部意義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凡是可以說的東西都可以說得清楚;對於不能談論的東西必須保持沉默。「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 – Ludwig Wittgenstein
第二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解釋:當我們遇到一件事物時,描寫它的語言還未在大腦中形成(無名)。這時就是世界(天地)的開始。描寫它的語言形成后,才有了可以用於表達、交流的形式(母)。維特根斯坦說:「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所謂的『名』就是單詞或者漢字,它是構造語言的基本單位,而語言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根本,因此是『母』。《聖經》也把命名看作是神聖的,最基本的工作。因此說,所有的哲學問題,甚至所有的問題都必須從語言表達開始。如果語言是假的,其他的就免談。
第三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解釋:因此,在生活中,總有未曾形成語言的時候,這時,沒有語言的束縛,各種感、觸可以任意馳騁,最能察覺事物的妙理。(對事物的獨特認識不是來自語言,而是來自對它的感悟;感悟在先,語言在後。);同時,也總有被文字表達的東西出現,為的是在交流的時候,讓別人理解,抓得著,摸得到。徼這個字的意思是『邊界』,一個人說話有邊沒邊,就是說他的話能否讓人抓得住重點。
這一句看似開了一個新思路,其實是繼續闡述第一句,告訴你:說與不說具有同樣的效果,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不說。下面第四句也是繼續解釋第一句。
第四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釋:上述兩樣東西(常無和常有)從同一個地方(大腦)來,卻用兩個不同的名字代表,兩者都有深遠的意義,它們到了一起,相得益彰,它倆是認識一切奧妙的大門。《道德經》五十六章說:經過各種磨練后,意境和由它所產生的文字一起到來的時刻叫玄同。那是一個無法言傳的過程,能把它準確說出來的人,一定還沒理解它。(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三句解釋了,為什麼目前學術界在很多重大問題上,總是不得要領,沒有共識。因為,學校無法檢查或者監督學生在『常無』(感觸)過程中的體驗。學校能夠檢查的僅僅是最後形成文字的東西。學校不是你肚裡的蛔蟲,它怎麼知道你形成文字以前,是否真的到過那個令人感悟的境界?弄不清楚這個道理,那麼,由教育體系產生的極端主義的意識形態就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極端主義實際上是某種意識形態流於形式后,用簡單,粗俗的想法解釋一切。意識形態的特性是:研究得深刻,人數就會減少,理解得膚淺,人數就會增加。只要變成政治運動,一定出問題。
《道德經》的第一章和第五十六章,告訴人們,很多道理不是依靠文字就能夠交流的。它需要從個人經歷中不斷的總結,體會。諸子百家中有一個名家,撰寫了大量的著作討論事實與文字到底相差有多遠。不要說哈佛這位到處抄襲的校長沒能理解這些道理,就是天天躲在書齋里查閱資料的教授,未必能夠跳出這個陷阱,理清這團亂麻。《道德經》所說的不一定都對,但對它的研究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大學本該是引導社會的精英們,探索世界未來走勢的地方。一旦從根上先爛了,那麼,世人還能相信什麼?另一方面,《烏合之眾》里有這樣一段話:「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他們只會幹兩件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贊同。」如果,精英和民眾都承擔不了引領人類的責任,那麼,以後的路該怎麼走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20: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