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穿越東周找飯轍(14)路線鬥爭

作者:蘇誠忠  於 2022-1-31 05: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平牟,「我不懂你們學的禮、樂、射、書,不是因為我沒學,是因為它們沒用。」
幾位貴族席上的人,聽到這話,瞬間站了出來,像是要發言。
不等他們開口,平牟立刻說道,「先說一說『禮』,諸位學禮,主要是學習『周禮』對吧。這周禮上講:『君有疾,飲葯,臣先嘗之;親有疾,飲葯,子先嘗之。』」
這句話一說,貴族席安靜了。平牟,「大家想過沒有,這個葯是幹什麼用的,是不是治病的?如果它真的有效,吃了以後能把病人治好了。沒病的人,吃了以後的反倒會出毛病,那麼,這個臣嘗與不嘗對君王有什麼參考價值嗎?如果,這個葯,根本就是糊弄人的,誰吃了也不管用,就是安慰劑,那麼,為甚麼還要吃?」
平牟第一次看到周禮這段描述時,立刻想起了童年,小夥伴們看到別人倒了霉,幸災樂禍時,常說的一句話:你活該,你活該,你媽上房,你挨摔。
貴族席,「照你這麼說,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都是白費?」
平牟,「接受教育是有一定的用處,至少它能使你多認識一些字,多知道一些別人對世界,曾經的貢獻。但是,它不能讓任何人變得高尚,變得更有良心。而高尚與良心才是政治家最缺乏的東西。恰恰相反,我們看到太多的高學歷者,不肯自食其力,又希望好的生活,因此,想方設法,無中生有地增加編製。結成利益集團,欺上瞞下,撈取好處。」
這話點到了貴族的痛處,他們一時不知道如何反擊。平牟對於依靠文憑堆砌的官僚體系非常厭惡。他認為這是政府與學校合夥在欺騙百姓;其他的學科還好說,唯獨政治系,真的不需要學校的污染。中國的官僚體系從根上說是來自周禮。除此以外,平牟認為周公這個人有些想象力代替現實。原因是,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有用太陽為自己合法性背書的現象,其中最沒科學根據的就是這位聖人。他經過測量,認為河南的登封是天地的中心。理由是夏至這一天中午,在那裡立的一塊石碑沒有影子。這塊石碑被稱為地膽,地膽的指向就是天的中心。任何有一點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在那個地方,只要石碑是垂直的,一年365天中,任何一天都不可能無影。想要夏至的中午無影,必須是在北回歸線上,這條線經過廣州,距離登封1200公里,2400里。周公竟然說這裡在夏至時,正午沒有影子,可見他領導下的御用學者們有多麼不靠譜。用失之豪釐,差以千里,都無法形容這種謬誤,應該是差以兩千多里。從那以後,平牟就十分注意周禮和儒家的各種敘述能與實際情況相差多遠?
但是,眼下,這些話和眾人說不清楚,只好等以後看看是否有機會。另外,他也擔心,一旦真把這個道理說清楚了,這群衝動的禮教追隨者,說不定惱羞成怒,跑去登封把那塊地膽給砸掉。
做為一個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平牟認為,歷史很簡單,就是兩種思潮在相互糾纏。一種叫理想主義,另一種是現實(實用)主義。前者代表權力,後者代表財富。古代,沒有文字和各種意識形態之前,人們就知道過日子,不管其他的事情,這就是實用主義,只認財富。後來遇到了各種重大的問題,比如部落戰爭,洪水,旱災等等,人們考慮的問題多了,就設計出各種解決辦法;尤其是「一勞永逸」徹底解決的辦法,這就是理想主義。這大概就是夏朝前後的事情。既然是理想主義,就與現實有差距;與現實脫節,時間久了,就與越來越多的人,在利益上發生衝突。於是,就有人提出回到現實,別玩虛的。這應該就是夏朝過度到商朝的經歷。商朝是個注重功利的社會。功利主義本來是一種刺激人類物質生活慾望的思想,很講實用,但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它將對弱勢群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商朝的商業發達,經濟繁榮。這種社會發展到後來,就很血腥,把人視為財產,也就出現了奴隸。奴隸導致社會不穩定,找不到解決方法的商朝人就相信鬼神,一切都用占卜來決定,只思考解決具體的個案,沒有統一的解決理論。他們對待鬼神的態度也像是做生意,認為給鬼神的獻祭多,鬼神就一定幫助我。最高貴的獻祭就是人牲,並且,地位越高,越年輕的人牲,越表示有誠意。例如當年湯王祈雨的時候,甚至用自己來對山川祈禱;如果不能下雨就自焚。他的後世子孫雖沒有這種奉獻精神,卻把獻祭發展到圓滑而高級的階段;拿外族人祭天(世界上很多民族早期都有類似的想法)。商朝需要的人牲從哪裡來?主要來自商朝西部的少數民族、羌族(姜族)的俘虜。當年周族人恰好夾在商朝人與姜族人之間。他們是真正的助紂為虐,幫助商朝人抓姜族俘虜,供他們祭祀。但有的時候,商朝也拿周族的首領當祭品。
周文王的父親季歷(這個季歷就是前面說過的,周太王的幼子;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儒家拚命吹捧他的兩個哥哥太伯、仲雍,受到人民擁戴建立吳國,而他們的後代壽夢,四個兒子:諸樊、余祭、夷昧、季扎之間的關係類似堯、舜、禹再世一般的謙讓。)在抓捕姜族俘虜的戰爭中,屢屢得手。但後來帝乙(紂王的父親)感覺季歷功高震主,就以獻祭為借口將他殺害。這樣,商朝與周族就結下仇恨。到了紂王(帝辛)的時代,周文王(他這個王是族內承認,不敢對外公開的;周族在還未拿到江山以前,就對兩面手法很有研究)想要替父親報仇,而紂王也正好想要試探他的手段。兩下交手,勢力懸殊,周文王的軍隊被紂王輕而易舉的打垮。他本人和幾個兒子成了紂王的俘虜。紂王把他連同他的兒子們帶回國都朝歌。經挑選,把周文王的長子獻祭。文王在被囚期間,將易經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為推翻商朝做輿論準備。原來,商朝做事根據燒烤龜殼后的裂痕來決定。他們認為這是神表達自己的形態。但文王用六十四卦變了一個戲法,將『神』的旨意於數學聯繫到一起,頗有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的含義,更加神奇。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意識形態之爭。後來經過周族人的斡旋,周文王和其他的兒子被放回,紂王希望以此和解。但周文王回去后,不想領這個情,將王位傳給武王。武王使用了各種手段聯絡周圍的部落,並與姜族冰釋前嫌。武王還娶了姜族首領姜子牙的女兒邑姜。
武王買通商朝的神職人員與貴族,一同推翻紂王的統治。勝利后,武王沒有遵守當初的諾言,擁立一位新的商王;卻自己取而代之。在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況下,需要有新的宣傳來支持。武王的辦法是向商朝臣工訓話,宣布商王朝從此被周王朝取代,這次勝利說明了,享用過祭品的鬼神,已經改變態度;由於,歷代商王的祭品中,大部分來自周族,所以鬼神將商人的天下轉託給周人。話雖如此,他還是不放心,還需要找出更多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由於武王伐紂一年後就去世了,這個宣傳工作就留給了他的弟弟,也就是周公旦。上面說過,反對現實(功利)主義的必定是理想主義。既然商朝是一切以實力說話,那麼,要想改變這種做法,即所謂的『革命』就要有新的理想主義。周公主持制定了周禮來指導政府的運行。周禮記錄和總結了當時所有文化、科學、藝術、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儼然一本百科全書,根據它設置了百官負責解決『所有』的問題。目的是讓已有的知識為周朝的合法性來背書。當這種『最合理』的文字成為神聖的圭臬后,後世人便不得繼續探索、發現和更新,也因此制約了認知的進步;當年歐洲也有類似問題。比如,基督教曾經認為,地球是上帝的寵兒,太陽圍著地球轉。一旦出現了日心說,這個認識就要推翻,那麼教廷的尊嚴就受到打擊。幸虧耶穌說過一句話: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把基督教與政治脫鉤,政治上還是根據事實說話。可是儒家的修齊治平就是為了政治,脫鉤就失去了意義。理想主義的初衷都曾經懷有美好的願望,但演變到後來都成為政治正確,最後,變成激進主義。因為,凡是想用一種理論,一根筋,一刀切解決所有問題的群體,必定不注重實際情況。這就違反了科學。經濟一定搞不好,窮到沒錢的時候,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相反,實用主義不設立場,逐步擺脫各種意識形態的干擾,努力尋找赤裸的事實naked truth。他們做事前,雖然求神問卜,但也說明對自己的想法沒有信心,隨時準備根據反饋的信息,做出改變。因此,總能在現實中,發現與事先想法不一樣的東西,在原始階段,雖然冷血,但不教條,最後連問卜的手段也拋棄了。科學技術的真正發展是靠實用主義完成的。科學這個詞就是分科的學問,懟的就是一以貫之的學問。比如,達爾文主義說人是猴變得,用任何理想主義的思考都無法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只有實用主義者,從一個個標本的搜集中找到這樣的認識。在歷史上,每當實用主義不受控制,壓迫過重的時候,理想主義就起來號召人民反抗。理想主義者都有一些潔癖,解決問題比較簡單,做事不計成本。簡單就容易被多數人理解,容易凝聚人力。可是,一旦建立新政權,必定脫離實際,把經濟搞砸,然後一步一步被另一種理想主義推翻。這就是中國王朝更迭不斷的原因。
由於,商朝人當初為了保持血統的高貴,禁止與外族通婚。而周朝人為了反對這種貴族血統論,則禁止族內婚,所有的貴族都必須與其他部族聯姻。由此出現了五服以外的婚姻,它客觀上減少了近親結婚的遺傳病。為了維穩,周公對外宣傳:商朝人和其他民族沒有任何區別,他們的王朝也是稟受天命所建,歷代商王和宰輔們都仁慈智慧、兢兢業業。僅末世的紂王喪心病狂,才導致了商王朝的終結。而『紂』這個字也是周朝人造的,為他(帝辛)專用。這樣一來,周族人當年那段替商朝人抓俘虜祭祀的醜惡歷史就被掩蓋過去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2: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