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頭再來(73)化解

作者:蘇誠忠  於 2021-8-28 08: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嫪毐曾經師從鬼谷子王詡,一同求學的還有張義和蘇秦。眼下來到蘇秦的老家,他想到探望一下老同學。
話說這蘇秦,學成之後,出遊數載,希望靠自己的口才謀得一官半職,但卻一無所成,最後窮困潦倒地回到了家裡。他的家人,甚至老婆和家裡的僕人都嘲笑他、看不起他,認為他想靠搬弄口舌謀生是不可能的事情。蘇秦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因此,下決心爭一口氣,做出一番事業。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一本後來證明改變他的一生的書,這本書是經過鬼谷子先生眉批的,傳說是西周開創者姜太公手書的《陰符》。在得到了這本書後,蘇秦開始全身心地投入鑽研。
嫪毐來到蘇家的院落前,正聽到蘇秦的老婆在院里數落蘇秦的無能。他靈機一動,回到市內,買了一身昂貴的行頭,再次去看蘇秦,手中還帶了干臘肉,魚,酒和蜂蜜。這就是為了給蘇秦做臉。
蘇秦見到老同學,自然非常高興,又看到帶來這麼多東西,知道是給自己做臉,就問,「你現在發達了,在哪裡高就呀,還能想到我?」
嫪毐勉強支吾了幾句后,趁蘇夫人不在的時候說,「高就什麼呀,兄弟我剛從秦國逃出來。正要趕往中山國謀一條生路。」
蘇秦,「中山是個小國,到那裡能有什麼發展。」
嫪毐,「兄弟你這話就說錯了,眼下的中山國,今非昔比,前途不可限量。」
蘇秦自從回家后,每天演習過去的書籍。一直閉門造車,足出戶。老婆把錢看管得死死的,沒錢賣報紙,竟然不知道中山國的變化。嫪毐來了個現躉現賣,把自己剛剛看到的報紙拿給蘇秦看。蘇秦看罷,知道中山國正在求賢若渴,無論多少人才都嫌不夠用,心中大喜,二人當晚決定投奔中山國。有了嫪毐的捧場,這一次蘇秦離家時,家人一改往常的態度,妻子忙不迭的做飯、備酒、備菜。村裡人各個以為要出大人物了,都來送行。
沒過幾天,二人來到靈壽,在吳運家門前等了一個下午才見他回來。吳運是步行回家。他倆沒看出來。直到吳運推門進去才明白,這就是吳運,趕忙求見。
吳運告訴蘇秦和嫪毐,「大同社會與小康社會的區別在於,前者把每個知識分子的精力和能量,均勻地用在了各個領域,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內卷。但小康社會則用等級,迫使所有的知識分子必須從政治上找出路。政治上找出路必須先有權力,所以管仲,李悝這樣的人,必須先要到之高無上的權力才能大展宏圖。否則,再有本事也什麼都不是。在政治上,兩種社會的區別在於,大同社會主要靠各方面的溝通解決問題,而小康社會主要是實力說話,有實力的人,一定是對的,不必討論。所以蘇秦先生的口才是大同社會的最容易得到工作的能力。也正是這個原因,大同社會能夠真正做到選賢任能,將來你們用不著各國找君主要工作。而是直接說服人民選你們當老闆。沒人能夠離間你們和君主的關係,因為,權力就在你們手裡。但要在心態上調整,在大同社會中,獲得權力是為了服務於民。而小康社會中獲得權力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想一想,這一切是由你們開啟的,這個工作難道不夠偉大嗎?」
蘇秦,「自己當老闆?」
吳運,「對,自己相信自己就參加競選,如果別人也相信你,你就是老闆。」
蘇秦,「可是,有些人才不適合當老闆。」
吳運,「那有什麼關係,只要不死人,什麼都好說,何況只有四年的任期。對,我還忘說了。小康社會選拔勇士、謀士,實際上是一種養蠱文化。你們知道嗎,楚國人養蠱是在一個罐子里放上許多毒蟲,幾天以後,看看哪一隻活下來,以為這就是最厲害的一隻。這種做法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嗎?」
嫪毐,「有什麼不合理的?」
蘇秦,「不合理的地方在於,有些毒蟲被殺,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運氣不好。所以,選拔出來的,不一定是最毒的那一隻。」
吳運,「說得好,大同社會選拔人才就是這個思路,第一名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他獲得了失敗的經驗,這就又可能成為下一次最好的。所以,不能死人。此外,小康社會選拔的人才,都是暗箱操作,迷信邪招,所以像蠱蟲。沒有光明正大的本領。所以,並沒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
蘇秦與嫪毐在中山國研究了歷年來中山日報積累的各種文獻后,很快領悟了大同社會的意義。這一次就是他倆,接受了中山國首相的任命,一同前往燕國說服燕國國王同意改成民主制。嫪毐主要是帶兵保護蘇秦,蘇秦主說。
再說燕太子丹,送走了田光之後,不久,果然等來了一位叫荊軻的人求見。太子丹見到荊軻,俯身便拜,跪著前進,痛哭流涕,抽搐著說,「荊軻先生,請受姬丹一拜。燕國百姓盼望先生救民於水火。」
荊軻將太子丹扶起,雙方入座。太子丹屏退左右,離開座位再次叩頭,「如今秦王慾壑難填,而他的野心永遠不會滿足。不佔盡天下的土地,使各國的君王向他臣服,他絕對不肯罷休。眼下秦國已俘虜了幾個國王,佔領了他的全部領土。他又出動軍隊向南攻打楚國,向北逼近中山國;王翦率領幾十萬大軍抵達漳水、鄴縣一帶,而李信出兵太原、雲中。如果抵擋不住秦軍,一定會有更多的國家向秦國臣服;這樣一來,災禍就將降臨到燕國。燕國弱小,多次被戰爭所困擾,如今,即使調動全國的力量也不能夠抵擋秦軍。諸侯畏懼秦國,沒人敢提合縱的建議,我私下有個不成熟的計策,認為果真能得到天下的勇士,派往秦國,用重利誘惑秦王,秦王貪婪,就能達到我們的願望。果真能夠劫持秦王,讓他盡數歸還侵佔各國的土地,像曹沫劫持齊桓公,那就太好了;如不行,就趁勢殺死他。他們秦國的大將在國外獨攬兵權,而國內出了亂子,那麼君臣彼此猜疑,趁此機會,東方各國得以聯合起來,就一定能夠打敗秦國。這是我最高的願望,卻不知道把這使命委託給誰,希望荊軻先生仔細地考慮這件事。」
過了好一會兒,荊軻說:「這是國家的大事,我的才能低劣,恐怕不能勝任。」太子丹上前以頭叩地,請求荊軻無論如何也要答應。荊軻說,「容我回去考慮一下,成嗎?」
當時太子丹就尊奉荊軻為上卿,住進上等的館舍。太子丹每天前去問候。供給他豐盛的宴席,備辦奇珍異寶,不時進獻車馬和美女任荊軻隨心所欲。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荊軻仍沒有行動的表示。這一天,太子丹再次準備了豐盛的宴席。席間請出四位美女,幾名樂工獻技。荊軻酒足飯飽后,準備起身。正在此時,他注意到樂工中有一名女子,長得非常漂亮,尤其是又細又白的十指在琴上跳躍的樣子,勾人心魄。他問了一句,「這位彈琴的姑娘叫什麼名字。」
姑娘害羞的說,「奴家毌姑。」
荊軻,「彈得好,彈得好。毌姑。」
荊軻走後,太子陷入了沉思。樊於期走了出來,「殿下可有心事?」
太子,「今天酒宴上,我看到荊軻對毌姑很有好感。想要把毌姑送給他,可是,害怕他得到毌姑后,留戀兒女私情,不肯去刺殺秦王。」
樊於期,「我知道了,大王即想籠絡荊軻,又怕他喪事鬥志。那麼,何不如此···。這樣一來,即送了人情,又沒有懈怠他的鬥志。荊軻受了這麼重的禮,即使想逃跑都跑不成,否則,傳將出去,他一輩子生不如死。」
與所有飛蛾投火的忠臣一樣,樊於期不知道,自己說這話其實是在嘬死。
燕太子丹聽了,果然妙計,他把毌姑叫了過來,「毌姑,為了國家的利益。我需要你做出犧牲。」
毌姑,「太子要我做什麼?」
太子,「荊軻看上你這雙手了,我想把它們送給他。」
毌姑,「怎麼送,太子的意思是要把我送給荊軻?」
太子,「不是,是要砍下它們,送給荊軻。你放心,你的後半生由我來照顧,你的家人也會得到很好的安排。這是為了祖國而犧牲,民族的大義,將來會千古流芳。」
毌姑,「太子饒命,」毌姑一下子癱到地上,渾身顫抖,突然,她鎮定下來說,「送給荊軻一雙死去的手,他會高興嗎?他不嫌噁心嗎?」
太子,「沒有辦法,如果他是一位謀士,我會把你送給他,但是,我有特殊的任務交給他,只能送給他一雙手,不能把你送出去。」
太子說完,示意家丁。兩名大漢將站立不起來的毌姑拖向後院。
毌姑,「太子饒命,太子饒命!」
正在這時,只聽門外一陣喧嘩,荊軻帶著一隊士兵返回了太子府。
太子問,「什麼人?」
荊軻身後站出兩個人來。其中一人大喝一聲,「救人」。
那群士兵直奔後院的叫喊聲沖了過去。
太子,「你們好大膽子,竟敢到太子府撒野!」
那人對太子丹說,「太子殿下,你好大的膽子,如今燕國已經改為憲政體制,還敢私自用刑?」
太子,「你在說什麼胡話。」說著話,拔出了寶劍。
樊於期走到太子身邊低聲說,「殿下,邊上那位小白臉我認識,是秦國的長信侯。」
太子,「那說話的這人是誰?」
樊於期,「這個我不認識。」
太子,「什麼是憲政體制,為什麼我無權殺人?」
樊於期,「這個於期還真是不知道,聽聽他們怎樣說?」
原來,就在幾天前,蘇秦與嫪毐奉了中山國首相的命令,來到燕國主持民主改革事宜。那麼為什麼要來燕國呢?因為燕國發生政變。燕王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好賢」、「行仁」,對歷史上唐堯虞舜禪讓的傳說非常仰慕,企圖通過自己的實踐建立一種君位任賢的制度。《韓非子·說疑》中寫道,「燕君子噲,邵公之後也。地方數千里,持戟數十萬,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鍾石之聲,內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揮戈田獵,又親操耒以修畎畝。子噲之苦身以憂民如此其甚也,雖古之所謂聖王明君者,其勤身而憂世不甚於此矣。」然而,他不懂什麼是小康社會的潛規則,相信了儒家的宣傳,以為真有禪讓的事情,就是不能理解,「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差點身死國亡,成為天下下笑柄。
燕王噲,準備禪讓的子之,也是一位明白人。他與燕王的思想觀念和政治主張比較接近,《韓非子·內儲說上》稱子之任燕相時,曾坐地撒謊說:「跑出去的是什麼?是白馬嗎?」侍從都說沒看見。只有一個人跑出去追趕,回報說:「有白馬。」子之通過這種方法了解侍從中那些不誠實的人。但是,當蘇秦與嫪毐到來,把更新的大同思想講解給燕王噲與子之以後。倆人還是同意了接受大同社會的選舉制,把權力交還給人民。
這件事進一步說明了,在儒、法兩家思想尚未形成統治地位之前,或者被認清以後,即使是帝王,達到了慾望的頂峰,也不會貪圖物質利益。比如,日本的明治天皇,中國的光緒帝。就算是慈禧太后的晚年,也有意實行民主體制。後來,篡位的袁世凱,在其的遺書中,也這樣寫道,「恨只恨我,讀書時少,歷事時多。今萬方有事,皆由我起。帝制之誤,苦我生靈,勞我將士,群情惶惑,商業凋零,如此結果,咎由自取。誤我事小,誤國事大,摸我心口,痛兮愧兮!」
蘇秦與嫪毐將中山國是如何從一個小康社會轉變成大同社會的具體細節與燕王噲和子之說明后。二人本來就對中山國的工業化進步十分仰慕。子之對於即將得到的王位也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他也害怕,萬一自己沒有做好,不但留下千古罵名,也辜負了燕王噲的期望,更可能引來殺身之禍。但如果有了人民的認可,四年選舉一次,那麼,把握就大多了。至於燕國的各位大臣,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這是於國於民都有益的事情。除此以外,子之很有可能在競選中得到大位。因此,事情進行的非常順利,就等著各種文件的簽署。正在此時,太子丹回國。
太子回國后,僅僅見到父王、母后一面,並沒有深談。燕王知道,這麼大的事情,一句話說不明白,不如等他休息幾日,再說。哪裡想到,太子丹回國便著手準備刺殺秦王嬴政的事情。以至於,蘇秦、嫪毐給燕王講民主改革的事情,太子丹竟全然不知。這才出現今天這種尷尬的場面。太子丹雖然不知就裡。但見來人說話誠懇,態度非常坦蕩,不像騙子,便問,「這位是···。」
「在下蘇秦,這位是嫪毐。」
原來,當初田光去見荊軻的時候,跟隨他走進院子的人,就是蘇秦。當時田光舉刀向他砍去,只見他不慌不忙,一抬手,一道白光,直衝田光的面門。久經比武的田光見這種事情見多了,他不慌不忘,抬起刀一揮,想要撥打那道白光。但是出手后就感覺沒能擋住,趕緊側身去躲。但是,晚了,只覺得雙眼一陣疼痛,他扔掉手中的刀,往臉上一模,濕漉漉的。心想,『壞了,眼睛恐怕是保不住了。』可又一想,『死都不怕,還怕什麼?』
看到這個情景,荊軻也呆了。進到院子里的人是位面目白凈的中年人,手中沒有武器,只有一個瓶子。荊軻知道,此人既然敢進院子,就是有備而來,動手的話,不一定能贏他。於是,一拱手,「請問足下尊姓大名,在下荊軻這廂有禮。」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0: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