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頭再來(65)食色性也

作者:蘇誠忠  於 2021-8-14 07: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吳運,「一般數學和幾何所表達的東西就是絕對正確的。」
李悝,「又是幾何。」
吳運指著會場外的一棵樹說,「對,就是幾何,幾何的用處可大了。大家說那棵樹有多高,或者說,把它放倒後有多少步長?」
眾人經過一番估計,有的說,「三十步。」有的說,「二十八。」有的說,「三十三。」
吳運說,「你們知道怎麼度量嗎?」
「把它砍到。」
吳運,「測量它影子的長度,然後與一步長的木棍影子相比較,就能得到準確的答案。」
有幾個人不服氣,吳運就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給他們演示了一遍。經過一番思考,所有的人不得不承認,幾何學的解答是對的。
吳運,「中山國目前的信心建立在我們的體制上面。因為,天下所有堅持儒家禮樂文化的國家,不會出現任何科技思想,他們的科技思想都被模糊掉了,這就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具體地說,就是孔丘先生,對於怪力亂神總是採取迴避的態度,這就導致很多重大發現被忽略了。比如,前面說的,大同社會與小康社會中,不同的養老方法。以及剛才說的,用日影測量樹高的方法。都是對於任何微小細節深究的結果。另一方面,推崇法家文化的國家,對待發明者太粗暴,因而思考問題過於簡單。兩者都沒有新思想,沒有新思想,只能依靠國民的臂力和嚴格的訓練戰勝別人,一民政策就是這樣被提出來的。一旦新式武器把這種依靠臂力的軍隊變成一塊大肉。那麼戰爭就又成了絞肉機。因此,只有民主法制的國家,才能真正的利用科技創新來解決內卷問題。」
一番話說出口之後,它反過來給了吳運一個啟發,這使他突然明白了為什麼中共能夠取得政權。其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三十年代的時候,人人都以為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是儒家的禮樂文化。因此,當清政府交出政權以後,所有的學者、媒體都在痛批儒家文化。整個新文化運動,不遺餘力地打倒孔家店。沒有人仔細研究中國封建主義的真正支柱是外儒內法。當然被老毛鑽了空子。直到文革的時候,他已經明明白白說了,自己就是欣賞商鞅,堅持法家,做當代秦始皇。那群被三十年代洗腦的學者還用儒家思想反對老毛,那不就是雞蛋撞石頭嗎?兩千年前已經證明過了,儒家文化最怕的就是流氓。而直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人還是逃不出儒法鬥爭的框框。儒家,法家鬥來鬥去,越斗越內卷,越內卷越斗。原因是在一個極權體制的牢籠裡面斗,按照老話說:螺螄殼裡做道場。直到後來,美國由於與蘇聯對抗的需要,向中國伸出友誼之手。可是中國沒有很好的利用這個機會,反而延續的商鞅的思路,把國內矛盾引向世界,只不過不像當年那樣發動戰爭,而是貿易戰。在這種大環境下,盜竊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被說成是《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這種詭道使得中國人不肯踏踏實實的搞科研,不肯認認真真從事發明創造。最有意思的是中共的奮鬥目標:1949年以前是『大同』。1949年掌權后,內鬥了六十三年,從2012年十八大開始,奮鬥目標變成了『小康』。以後再怎麼斗還不知道。看樣子不容樂觀,因為,小康時代的聖王還有下罪己詔的時候。時至今日,台灣追求的是大同社會,而大陸追求的是小康社會。到底誰能統一誰,預示著中華民族兩種不同的命運。吳運此刻感受到:原來,自己說出去的話,也能對自己又啟發。
經過幾天的辯論以後,論壇達到了吳運希望的效果。諸子百家也都認為自己得到了不少過去不知道的東西。大家認為,以後有必要再次舉辦這樣的論壇。論壇結束后,吳運為諸子百家設宴餞行。地點選在中山大酒樓。宴會結束后,吳運剛剛回到家裡。門房來報,「孔丘先生求見。」
吳運,「快快有請。」
孔丘見面,先是寒暄了幾句。
吳運問,「孔丘先生,光臨寒舍,必有賜教?」
孔丘,「哪裡哪裡,鄙人有一事相求。」說著,從袖子里取出一柄玉尺,遞給吳運。
吳運,「這是幹什麼?中山國公事公辦,從來不收禮,除非是服務業收小費。先生這樣是看輕我。」的確,在吳運眼中,那就是一塊礦山。他知道孔丘到各國謀職的時候,都要送禮物給國君,三個月找不到工作就心裡發慌,所謂『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這個質就是禮物。難道今天是來找工作?
孔丘,「吳院長不收,孔丘就不敢說了。」
吳運,「先生但說無妨。」
孔丘,「我想迎娶刕娜娜為妻,不知吳院長意下如何?」
吳運一聽,「這事我可管不了。」
孔丘,「那麼,吳院長可知刕娜娜的家住何處,父母的情況?」
吳運,「這個我可以幫助你打聽一下。不過,據我所知,她多數時間是住在書院的宿舍。孔先生怎麼看上她了?」
孔丘,「我看見她說起地質年代來,頭頭是道。而且越講越深,我怕是要好好的跟她學一陣子才成。尤其是她最後講的碳十四測定法。更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來想去,不如把她娶到家裡,好好研習。」
孔丘四十歲,刕娜娜二十四歲,按當時的情況也算般配。
吳運,「我看你倆倒也合適。就是不知道她怎麼想。」
孔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能怎麼想?」
吳運,「你可不知道,我們這中山國,如今婚嫁都是自己負責,結婚還要到法院登記。雙方要當面同意才成。你就算找到她家的長輩,也要過她這一關。」
孔丘,「那麼我在什麼地方能找到她呢,去她宿舍?」
吳運,「這個好辦,我給你聯繫好時間和地點。」
第二天,在書院的食堂里,吳運見到刕娜娜,他問,「刕娜娜,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該有個家了,不能整天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面。」
刕娜娜,「吳院長怎麼提起這事來了,什麼意思?」
吳運,「你看孔丘這人怎麼樣?」
刕娜娜,「原來這麼回事,我說這幾天,他總來找我套近乎。」
吳運,「他那是想娶你。」
刕娜娜,「他要我幹嘛,他那麼老頑固。」
吳運,「他說你知道好多他不知道的東西,你太聰明了,他沒見過這麼聰明的女人。所以想娶回家,細細研究。」
這話刕娜娜愛聽,「哼,我想起來了,他那天在博物館參觀的時候就拚命拿眼睛盯著我。院長,您怎麼跟他說的?」
吳運,「我跟他說了兩點,第一,中山書院的女孩,不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你要是娶了刕娜娜,可別指望她能滿足你『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需求。」
刕娜娜,「他怎麼說?」
吳運,「他說,他的習慣可以改,以後叫外賣。怎麼樣,你考慮他嗎?他可有好幾千的弟子,粉絲滿天下。」
刕娜娜,「還···行吧。」
按那個年代的習慣,刕娜娜已經過了最佳結婚年齡。她當然心中有數。
吳運,「那我就讓他找你直接說?」
刕娜娜,「沒問題。」
吳運,「你也不在乎他已經有老婆、孩子了?」
刕娜娜,「那有什麼辦法,我都這麼大了。誰讓我是女的,倒霉唄。」
吳運,「也對,反正你也不靠他吃飯,不住在一起也沒關係。合得來,聚在一下,相互溫存,不高興,給他踹一邊去。」
刕娜娜笑了,「我聽院長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1 03: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