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頭再來(32)預防內卷

作者:蘇誠忠  於 2021-6-19 07: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望見吳運吃驚的樣子,儇橘有些驚慌。
吳運說,「你能請他再來咱們家嗎?我想和他認識一下。」
儇橘,「你不會是想要和他打一架吧。」
吳,「看你想哪兒去了,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和他商量。」
「真的嗎?」儇橘問,
「我為什麼要騙你?」
「那好吧,我去試一試。」
不一會兒,儇橘回來了,「他沒在家。」
「等下次吧。」吳運說。
由於有了戰功,吳運說話的分量與過去那個商人的身份不一樣了。吳運在報紙上發表土地改革的文章:
中山國的百姓們,幾年來,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是因為我們的國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是,目前我們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如果不能有效的通過它,後果可能就是我們過去的努力將逐漸消失,國家出現內卷化。魯國的衰弱,就將是我們的下場。我相信,沒人願意看到這個結局。那麼這個瓶頸是什麼呢?就是對於土地的所有權問題。土地不但能夠生產糧食,它還能生產其他的產品。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的商品也並非只有土地。如果將土地分配給大家,讓人人擁有土地,那麼,我們一方面能夠利用每個人的私慾,催生畝產量的倍增,另一方面能夠利用土地製造出各種各樣的產品。使我們每個人的收入繼續增加。有了強大的工業基礎,我們就能在更加遙遠的地區,開發荒地。試想,如果我們的交通能夠每日往返千里之遙,那麼,誰還在乎在去耕種千里之外的數百畝土地。如果我們的機械化可以日耕百畝土地,我們的農業人口將會大大的減少,但糧食卻繼續增加。所有這一切,就取決於今天你對於土地改革是否投下贊成票。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土地私有化,實際上就是土地的民主化,土地的公有化,就是土地的獨裁化。獨裁將使得土地貧瘠,而民主能使土地物產豐富。這個事實已經被商代與本朝之間的對比,表現得非常明顯了。只不過,被儒家的宣傳刻意的扭曲了。
商湯的祖先王亥馴服了牛,除了用牛耕地,還發明了牛車,用牛拉貨物,開始發展以物換物的商業貿易,使商國逐步強盛起來。到了商湯時代,鼓勵沒有工作的婦女,大量生產絲織品,拿去與夏桀做貿易,換回了夏桀的大量糧食,最終操縱了夏朝糧食市場。由此,與桀的戰爭還沒開始,勝負已定。當然,由於夏與商兩個朝代不懂得民主的力量,因此,他們雖然取得政權,依然避免不了失敗。這裡最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沒有亥發明的牛車,就沒有運輸工具,也沒有後來的貿易繁榮。那麼為什麼亥能發明牛車呢?因為,他是王,他有土地所有權,他有恆產,有恆心。古代都是這樣,發明者都是擁有土地的人。如今我們希望推行的土地私有化政策,就是讓每一個人都有恆產,都有恆心,都有條件變成發明者。如果人人都是發明者,我們的國家想要不富強都不可能。
中山國國民目前總是吹噓自己以天下7%的耕地,養活了天下22%的人口。這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真正有能力的國家,應該是以本國人口的1%養活本國人,而且還能出口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是一定會出現的。因為,有了人人爭當發明家的政策后,農具的改良已經不算是什麼發明,農業機械化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有了這種革命性的變化后,每個農民可以耕種一萬畝以上的土地。而畝產也遠遠超過目前的每畝80斤。然而,沒有土改,不把土地分給私人,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土改是與民主法制同時進行的。缺少任何一個方面,結果都會導致失敗。」
這一次,反對的文章不再含有狼性,而是更加仔細的提問:比如,有人提出,按照吳運的稅法,那麼,領主們交的地稅,遠超過實際現有的土地。這與現實不符。與現實不符就會出現計算混亂,社會混亂。此外,還有人提出。吳運總說有一種什麼資本主義民主,能給我們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解釋一下嗎?什麼是資本主義?什麼是創新財富?為什麼借貸會使經濟繁榮,借貸難道不是讓人傾家蕩產的事情嗎?高消費與浪費有什麼區別?等等
吳運在報紙上,對此做出了回答: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討論,財富是怎樣來的。我們所說的財富,不是金銀珠寶,而是可以流通的貨幣。貨幣代表什麼呢?它代表了你為別人做過的事情。比如,你種了糧食,把它賣給了一位陌生人,他用貨幣和你交換。這樣,貨幣就代表了為那人做過多少事情。下一次,當你有需要的時候,就拿這個貨幣購買需要的商品。現在,如果把土地也看作商品,那麼,他的佔有者,如果不能用土地賺出比土地稅更多的錢來,就只能根據需要,把它賣掉(賣給會經營的人),所得的錢,投資在其他行業,賺到更多的錢,如果還有需要,可以回頭購買更多的土地。這樣一來,所有的人都參加了經濟運作。當每個人都想著如何滿足別人的需要,以得到更多的貨幣時,我們的社會風氣就會改變,而且,新技術就會應運而生。為什麼古代人發明了弓箭、馬車、船等等新產品,到我們這一帶就沒有進展了呢?因為,我們把所有的勞動力都放到了土地上 種糧食,而貴族擁有土地,將大部分糧食拿走。想一想古代,還是那麼多人,還是那麼多的土地,為什麼大家都夠吃?如果沒有天災,各個豐衣足食?就是因為領主花掉大家太多的血汗錢,用於維穩,用於鞏固他們的統治,用於演禮和奏樂。所以,取消等級,取消周禮,讓我們回到過去那種平靜的生活,就能夠使我們的國家在科技進步上面,永遠走在天下的最前面。帶領天下的人民,開創未來。」
有人問,「為什麼只有私有制和民主才能挽救國家?為什麼只有批判循規蹈矩的作風,才能獲得安寧的日子?如果人人都不守規矩,那麼,這個世界不是亂套了嗎?什麼是創新財富?」
吳運,「土地私有就是民主的具體體現,沒有它,就沒有正義,沒有正義,打擊罪犯就沒有著力點。因為,執法者正在犯法,怎麼能夠服眾?因此,一切罪惡都會出現。我們批判循規蹈矩的作風,並非胡作非為,而是為了開發新思想,讓理智戰勝腐朽。一切仿照古人行為辦事的做法,是導致我們經濟衰敗的根源(經濟衰敗才是動亂的根源),而以往政府要求仿古,是為了維護等級的需要。現在,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實行人人平等后,人民從心裡明白自己該做的事情是賺錢,必要的稅收是為了有人管理公共事物,為了經濟振興。有了經濟基礎,再加上人人平等,那麼,中山國人民就能夠在人人衣食無憂的基礎上討論道德。在道德與正義的平台上研究戰爭。為了說明什麼是創新財富,我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在一個繁忙的小鎮上,老張開了一家大車店,老李看著生意很好,於是開了一家雜貨店,當大車店裡來了馬車需要喂馬和休息的時候,馬夫門可以去買一些路上需要的物品。老劉看著生意也很好,於是開了一家餐廳,解決了馬車主人們,希望吃得高檔一些的問題。老孫看著,馬車主人門沒有住宿地方,於是開了一家高檔賓館,生意也很好,就這樣四個人的生意都很好。因為,每一個人都能從別人的需求中,看到自己的創意,這就是創新財富。
再看另外一個小鎮,老張開了一家大車店,老李看到生意火爆,也開了一家大車店,接下來,老劉也開了一家,之後,老孫也開了大車店。由於過往的馬車就是那麼多,這些馬車只能選擇一家。於是,各個大車店相互競爭,壓低價格,生意越來越不好。因為,只有大車店,沒有雜貨店,沒有餐廳,沒有賓館。後來連大車夫都不願意來了,小鎮逐漸荒蕪。這就是因為不懂創意產業的緣故。因為市場是根據需要來發展的。你看不到市場的需要就無法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封建獨裁必須退出歷史。因為,他們看到的僅僅是自己手中的權力和維穩。
至於說到為什麼要靠借貸發財,我說的是民主法制的國家,可以這樣作,因為,法律使得任何欺詐成本非常的高。反之,如果是封建獨裁的社會,欺詐沒有成本,最好還是別借錢。下面說一個民主法制社會中,關於信貸的小故事:
一個遊客路過一個小鎮,他走進一家旅館給了店主5金,挑了一個房間,他上樓以後,店主拿這5金給了對門的屠夫支付了這個月的肉錢;屠夫去養豬的農夫家裡把欠的買豬款付清了,農夫還了飼料錢,飼料商販還清了賭債,賭徒趕緊去妓女那裡還了嫖資。妓女拿了錢還了旅館的房錢,這5金又回到旅館店主手裡。可就在此時,遊客下樓說房間不合適,退房,把錢要了回來。但是,這個過程中,所有人 債務都已經還清。反過來說,如果這位房客住房給的不是5金,而是10金,那麼,所有的人都能開始為了另外5金而動作起來。當整個社會資金流動起來以後,所有的人都有工作了。所有的人有了工作又能賺錢,那麼,人類的一個又一個需求就都被解決了。只要這個流動不停止,一切想要的東西皆有可能實現。比如延長壽命,比如,醫療免費,比如,各種代步工具,比如,軍事科學等等。」
有人問,「這些事情都是前人沒有想到過的事情,如果,各個方面需要的知識,都是前人沒有想到的事情,那麼,我們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嗎?由誰來教導誰?我們學什麼?」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