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頭再來(26)他們只想過好日子

作者:蘇誠忠  於 2021-6-5 07: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吳,「能讓自己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事情有兩種,一種是得罪了權貴,一種是得罪了百姓。對嗎?」
「差不多吧。」
「如果有一種力量,能夠約束人們,既不需要害怕得罪權貴,也不會得罪百姓,那不就可以達到要求了嗎?」
「這種力量是哪裡來的,你別跟我說有神仙顯靈。」
「不是神仙顯靈,是一種叫做法律的東西。」
「嚴刑峻法,那不是欺負人的玩意嗎?」
「你說的是王法,是專門為了君主利益服務的法,我說的是民主制度下的憲法。是為百姓利益著想的法律。」
「有什麼不一樣嗎?」
「當然有,王法是欺負弱者的法律,憲法是限制強者的法律,這能一樣嗎?」
「我還是想不出有什麼不一樣的。」
「區別在於,一旦百姓做主,就會人人想辦法創造財富,財富就會逐漸增加。反之,君王做了主,他們不會創造財富,只會打仗,靠掠奪獲得財富,總財富量逐漸減少。這種破壞,只比土匪的破壞更大,不會更小。接下來就是,財富增加后,大家有了生活保障就會寬容,就不會結仇,因而繼續增加財富。反過來,由於掠奪,財富就越來越少,狼多肉少,那麼仇殺就越來越嚴重。(內卷)」
柳,「這麼看來,你口中的財富,和我們通常說的不一樣。」
吳,「一樣,就是現在人還沒看清財富的本質。」
柳,「本質是什麼?」
吳,「財富最重要的作用是滿足需要。你餓了,飯能滿足你的需要,飯就是財富。」
「可是我看到的是,人們不遺餘力的爭搶大塊的黃金,卻不是一口飯。」
「黃金可以當作通貨,也就是說,因為這種金屬的數量稀少,人們用它來衡量飯和其他物品的數量,這樣一來,它就值錢了。本來,人類發明了通貨的目的,是促進流通,因為流通能夠使新產品,新發明不斷出現。可是,權貴們把黃金霸佔起來,不讓它流通,這就導致了很多發明創造無法進行。」
「那就得搶,就得逼迫他們把黃金交出來。」
吳運笑了,「那可不成,搶錢會導致人心惶惶,導致社會動蕩,得不償失。」
「那麼吳大人有什麼好辦法?」
「辦法就是發行紙幣。」
「紙幣如果流通了,外加有法律的約束,就能解決所有這些問題。」
「紙還能當錢用?」
「只要你賦予它法律意義,它就能當錢用。」
「怎樣賦予?」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由政府印紙幣,讓普通人沒有能力印製同樣的紙幣。」
「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柳展雄問。
「依靠不斷更新的科學技術。」
柳,「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麼財富的增加會使人們不打仗?」
吳運,「你知道要離刺殺慶忌的故事嗎?」
要離是古代四大劍客之一,他為了刺殺慶忌,讓吳王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再砍掉自己的右臂,以此換取吳王的敵人,慶忌的信任,趁慶忌疏忽大意的時候,殺死了他。歷史上,對於他行事的目的,眾說不一。
柳,「知道。」
吳運,「那麼你說,要離圖的是什麼,為了刺殺慶忌,自己的老婆,孩子,右臂,都不要了。成功后還自殺了。」
柳,「我就是搞不明白,我想恐怕是他要留下後世的名聲。」
吳運,「他給後世留下名聲了嗎?」
柳,「依我看是,遺臭萬年。」
「我也這麼認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當時的想法是怎麼產生的?這才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柳想了一會兒,「我想不明白。」
吳運說,「問題就在於財富。你不是說,人民本來生活的好好的,後來有了黃帝,有了堯舜等等大聖人,戰爭不斷,血流成河嗎?與此同時,經濟也遭受沉重的打擊。經濟凋零,人民就會受窮。貧窮和飢餓,本來只能用發展經濟的方法來解決,可是,聖人們偏說,槍杆子能解決,非要分出個對錯。實際上是權貴們不肯放棄自己的利益,是他們之間的相互爭鬥,使得天下變得越來越窮。變窮了以後,只有聖人手裡掌握財權,他們想讓誰吃飽,誰就能吃飽。這樣,只有維護聖人利益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聖人給的食物。這些得到狗糧的人就發展出自己的理論,所謂的忠君。為了蒙蔽老百姓,還把後面加上兩個字『愛國』。久而久之,就成了『忠君愛國』。其實,回到過去,沒有這些聖人以前,老百姓根本不需要『忠君愛國』個個都能吃飽飯。反倒是『忠君愛國』以後,一大部分百姓吃不飽飯了。」
柳,「這話我愛聽,『忠君愛國』就是扯淡。」
吳運,「確切地說,忠君的人,不愛國,愛國的人不忠君。真正的禍害是獨裁者。忠君實際上是為虎作倀,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取消聖人。」
柳,「把聖人都殺死嗎?」
吳運,「不是。當然不是,無論什麼時候,亂殺人的後果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柳,「那應該怎麼辦?」
吳運,「說服國君,逐步放棄權力,將權力交還給人民。」
柳,「為什麼不痛快點,一次性解決?」
吳運,「因為國君也是人,還有權貴也是人,他們比普通人有文化,更有影響力。讓他們理解了:放棄權力,把權力交還給人民,對於所有人都有好處,這比什麼都重要。他們懂得這些后,我們的想法才能儘快實現。」
柳,「如果遇到冥頑不靈的國君呢?」
吳運,「那也只不過需要教訓他們,因為,既然我們代表的是正義,就要相信,正義總會戰勝邪惡,只不過有些手段暴力,有些手段溫和。我們盡量採取溫和手段。」
柳,「我想跟著吳先生干,我手下有五千多人,個個都是武藝高強。您準備下一步幹什麼吧?」
吳運,「你的五千人都靠什麼吃飯?」
柳,「我們可以種地,打獵。有的時候搶劫欺負百姓的貪官污吏。」
吳運,「很好,這些人來到中山國,就要學習更多的科技知識,發展各自的企業。當然有些人不善於這些的,就去做一些體力工作。中山國有最低工資制。他們娶妻生子,照顧老人是不成問題。但是,一旦發生戰爭,他們還需要重新編入軍隊,抵禦外患。如果戰死,他們的家眷由政府照顧。」
經過這次談話后,吳運深深感覺到了封建意識形態的可怕。本來,像墨翟,柳展雄等很多人都知道禮教的害處,他們也曾拼爭過,但是,中國人最終還是被儒家那套獨裁統治的說辭蒙蔽了兩千多年。如果沒有孔丘、商鞅這些馬屁精,中國早就是科技強國了,也就沒有老毛和文革,我們家也不會被抄,不會有被轟回老家的悲慘。
這麼一想,他又思念起了老婆和孩子,他們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9: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