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頭再來(16)探討兼愛

作者:蘇誠忠  於 2021-5-22 08: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吳運接著說,「我說過了,弓箭需要有足夠的力量的人才能使用。為了拉開硬弓,很多人一輩子都在不停的練習。但是,火槍就沒有這個必要,因為,能量積蓄在火藥中,只要能夠點著它就夠了。這就是說,不管你力氣大不大。在這個問題上,已經是平等的。從宏觀意義上講,每一個重大的發明,都將人類推向平等,而只有更深入的平等,才能推動更新的發明。好多極權國家發現了火藥也不用在武器上,就是害怕這種平等會導致極權體制的崩潰。」
的確,由於成功地開發人類的潛力,所以,新武器總是出現在民主國家。而每當有先進武器出現,極權國家都感到恐懼。古代的孔子強調循而不作,就是這個原因。
墨,「我似乎明白了一點,只有人人平等才能發明學問,那麼,人人平等與發明之間有什麼連帶關係呢?」
吳運說,「這個問題比較大,我試著解釋吧,說得不好就請批評。儒家想用等級來治理一切。你想用愛來喚起所有人的愛。但是,你是否知道,還有一種治理社會的方式,叫做經濟。」
「經濟怎麼能夠治理社會?」
「經濟能夠有效治理社會,而且,不但比等級制更加有效,還逼迫每個人必須去愛。這不是說,即消除了等級,也成就了兼愛。」
墨,「在我的印象中,經濟就是商人之間的金錢交易,倒來倒去。」
吳運說,「但是,你沒有發現,經濟規律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那裡有效的操作?只要我們再輔之以相應的法律,就會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墨,「這就像管仲所說,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打漁的人不怕危險,逆流而航行,百里之遠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漁的利益。有了這種相同的思想,所以:『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利用他們的喜好與憎惡,就能輕鬆的治理國家。」
聽墨翟這樣一說,吳運心想,看來,古今中外的學者都明白什麼是『看不見的手』。真正的困難還是如何將君主改變成民主。吳運說:「對呀,這就是先生所說,『現在士以身處世,不如商人使用一錢慎重。商人用一錢購買東西,不敢任意馬虎地購買,一定選擇好的。現在士使用自己的身體卻不是這樣,隨心所欲地胡作非為。過錯嚴重的陷入刑罰,過錯輕的蒙受非議羞恥。士以身處世,不如商人使用一錢慎重。』先生還說過,『商人到四方去,買賣的價錢相差一倍或數倍,即使有通過關卡那種艱難,碰見盜賊那種危險,也一定去做買賣。現在士坐著道說義,沒有關卡的艱難,沒有盜賊的危險,即使這樣還不實行。那麼士人計算利益,不如商人明察了。』這其實就是那隻『看不見的手』在掌控一切。」
墨翟雖然已經理解,但是還想聽聽吳運的,孔丘把這種心態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對於自己特殊的心得,一定要從各個方面進行仔細的衡量和鑒定;雖然孔丘本人經常做不到,但他一輩子說過那麼多話,總有精彩的句子。墨翟曾經聽過孔丘的課,在『慎獨』上,反而比孔丘做得好。他問,「有什麼具體的好處嗎?」
吳運想了想,既然諸子百家都探討過『趨利』,那麼我就說說如何『避害』,他說,「比如,你把錢平分給每一個公民,這就等於有了制裁他們的溫和手段。在他們沒有錢以前,一個個都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人,那麼,制裁的手段就只能是體罰,甚至是死刑。孟軻管這叫『罔民』但是,當人人手裡有錢,那麼,犯了法,罰錢就可以了。」
墨翟說,「也對,懲罰的目的是讓罪犯受到損失,以警效尤,而不是置他於死地。由此可知,如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法家的嚴刑峻法是沒有必要的。」
吳運說,「這就是政府執政能力的問題,執政能力高,不必嚴刑峻法,也不必在大街上為了執法而打人。這就是經濟那隻看不見的手在操控一切。如今天下的一個重大誤區就是:『如果君王沒有足夠的權力,他憑什麼執法?』這就是胡說八道。因為,最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君王的權力超過法律,那麼君王犯法怎麼辦?我們身邊時時刻刻發生的案件,絕大多數是君王犯法,而不是百姓犯法,熟重熟輕?那種主張擴大君權的說法,不過是儒、法兩家抱君主大腿的表現。」
墨翟,「有道理,如果權力在百姓手裡,事情就會更加公平,可是,具體怎麼實現呢?」
「說到底,還是要公民投票選舉政府官員。這樣選舉產生的政府官員,只對百姓的整體利益負責,不會對任何君王本人負責。」
墨翟點了點頭,又問,「你好像還是沒有說清楚,為什麼只有人人平等,才能有發明創造?」
吳運,「還要回到經濟問題上來考慮。如果沒有民主選舉,沒有公民權力。那麼財富就聚集到君王手裡。財富聚集在君王手上,所有的產品向君王傾斜。產品的目的遠遠超過實用,僅僅是投其所好。不是為實用而出現的產品,對整個人類文化就沒有價值,因為那只是某個人的喜好。相反,如果每個人手裡的錢都很充足,那麼,產品必須滿足人民的需要才能有利可圖。要做到這一點,不能指望某個權貴的善心,而是百姓有權利選擇。或者說,百姓有權選擇商品,商品的質量就會提高,百姓有權選擇政府,政府的執政能力就會提高。民主的好處,就在於大家都需要在權力上做出相互的肯定。這就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紐帶。只要人人保持理性,那麼,它就基本上代表了正義和平等。在一個公平的時代,人人懂得堅守底線,就可以不受干擾第放飛思想。」
墨翟還是不太明白,他再次疑惑地問「法律有那麼重要嗎?」
這話讓吳運體會到周朝的思想脈絡。周朝的思想軌跡,開始是周公以血緣劃分等級,『尊尊親親』並用禮法約束貴族,與姜太公的功利主義路線,『尊賢尚功』有很大的差別。到了春秋末期,功利主義的齊國國力,已經遠遠超出了禮樂等級的魯國。可是,齊國也受到了魯國的影響,出現推崇禮法的跡象。代表人物是管仲,他雖然也注重功利,但還是認為,父母幹什麼工作,子女最好接班,不該改行。此後魯國出現了孔子,堅持周公路線。這是真正的周公(儒家)路線最後一抹晚霞。墨翟反對的是禮法制度和等級。希望以能力來區分人的高低,還是姜子牙路線。墨翟發展的姜子牙路線就是兼愛,也就是人人平等。雖然如此,他卻沒有考慮到,對於不兼愛的人,應該如何取制裁。這就是儒家嘲笑他的地方,為此,儒家還專門編了一個寓言『中山狼』。吳運認為墨家的另外一個不足在於沒有把人民真正當作衣食父母,而認為人民應該是自己恩惠的施與對象。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能夠發動更多的人參與人類文明的建設,而後者只能自己一個人鑽牛犄角。
吳運說,「想要兼愛,就必須有法律保障,如果你愛的對象,浪費或者嘲弄了你的愛,你要怎樣呢?」
「繼續用愛來感化他。」
「如果對方的目的,就是想看你的笑話,就是想把你的尊嚴踩到腳下。認為這樣才能提高他的尊嚴,打擊你的威信,你該怎麼辦?所以,就要有法律,讓百姓充分參與制定的法律。他們自己制定的法律,自己只能執行。由於相互平等,相互監督,他們自己制定的法律絕對不會允許踐踏任何人的尊嚴,因為,如果有害人的條款,說不定哪一天,厄運就會落到自己頭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2: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