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左派的科學

作者:蘇誠忠  於 2021-2-27 07: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上周我們談到,一千多年前,韓愈說:「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欲聞。」短短十八個字,擊中了左派理論的要害。《資本論》的核心就是剩餘價值。馬克思說:「所有經濟學家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不是就剩餘價值的純粹形式,不是就剩餘價值本身,而是就利潤和地租這些特殊形式來考察剩餘價值。」他的意思是說,不要考慮利潤,不要考慮地租,而是只考慮剩餘價值。但他忘記一件事,如果連價值都沒有,哪裡來的剩餘價值?比如,星鏈計劃將衛星發射火箭變成多程往返的以後,發射成本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按照馬克思的意思,這十分之九的利潤也是剩餘價值,就應該分給工人。如果是這樣,世界上就不會有多程往返的火箭了。因為,星鏈計劃的成本,來自一次次,類似的發明創造所得。如果每次的利潤都分給員工,也就沒有了足夠的成本進行新的火箭冒險。我們只看到成功的發射,如果火箭沒有成功,並造成了損失,誰來承擔責任,讓工人們把工資退回來進行賠償嗎?換句話說,如果只考慮剩餘價值,那麼,世界上一切科研成果都不存在,沒有發明,世界自古就不會有任何價值出現,甚至老馬所用的紙、筆都不存在,那麼,這個學說,外加沒有財產的共產主義還會存在嗎?這也印證了一個事實:為什麼老馬以前的意識形態(包括儒家,各種宗教,太平天國,納粹,社會主義),都反對發明創造,因為,發明創造打亂了他們的安排,所以孔子很早就指出,儒家要『循而不作』。可是,資本主義之所以戰勝各種意識形態的原因,就是用發明創造獲得巨大的財富,不但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也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馬克思就是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說,共產主義實現之前,物質需要極大的豐富。怎樣豐富的?當然是依靠資本主義,豐富到大家不需要幹活也能過好日子的時候。但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之間夾著一個社會主義。二十世紀的經驗告訴人們,無論資本主義創造了多麼巨大的財富,社會主義都能把它敗光了,所以,共產主義也就絕對不會出現。簡而言之,所有傳統的意識形態都明白一點:別搞什麼發明。但馬克思自認為比別的意識形態高明的一點,也是他稱之為科學共產主義的地方,就是對於尚未發生的事情,先開空頭支票。用未來的科技解決當下的問題,或者用現代科技解決古代問題。因此《資本論》作為經濟學作品,則時空混淆;作為藝術作品,則不夠曲折。它最高的評價,應該是一部三流的穿越劇。面對強大的批評,馬克思還是感覺到了什麼,所以,他的資本論,用了二百三十萬字。有點文字基礎的人都明白,字數與內容有一種反比關係。丘吉爾說:如果給我5分鐘(演講),我提前一周準備;如果是20分鐘,我提前兩天;如果是1小時,我隨時可以講。林肯在蓋茲堡國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上發表的演說,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之一。不足三百字,兩到三分鐘的時間;因為,人類專註一件事情的時間很短。但資本論用了230萬字就告訴你一句話「富人的錢,可以搶。」可見這本書得爛到什麼程度?原因就是馬克思想要掩飾謊言。但後來發現,一句謊話需要一百句謊話來圓場;一百個謊言需要一萬個謊言來圓。層層圓謊,直到他去世這個謊言也沒圓成。後人研究他手稿更是一頭霧水。而讓你糊塗,故弄玄虛,使你好奇,正是左派所需要的。我們曾經討論過上個世紀,號稱美國第一思想家的喬姆斯基。他的自生語法就曾經讓語言學界產生過糊塗的愛,被認為是一切語言問題的終極解決。於是吵吵鬧鬧的五十年,最後,還是老喬本人比較厚道,承認了這個想法研究不下去,大家別再拿它說事啦。馬克思其實也是這麼回事,被一群人哄抬起來,騎虎難下。但是,還沒等到他鼓起勇氣,承認錯誤以前,他就去見撒旦了。如果是自然科學,很容易證明鍊金術與永動機是騙人的玩意。但經濟學往往說不清楚,所以,我認為,能夠證明真偽的知識才能算作科學,證明不了的,就不能算是科學。
左派在未腐化之前,以敢闖而聞名,破字當頭,立在其中。有的時候也能有些成效。比如資本主義初期,投資縮手縮腳。而凱恩斯主義告訴人們,政府帶頭花錢,才能擺脫資金流動不暢的困境。按照這個思路辦的羅斯福和希特勒,都大賺了一筆。此後,當資本主義懂得這個原理以後,再這麼干就東施效顰了;需要有更新的思想才能解決新問題。政府不可能永遠這樣花錢吧?歸根到底,沒人創造價值,財富不會從天而降。真正拉動經濟的還是一個個發明家的具體努力。還是資本主義的那隻看不見的手。而只有在政策有漏洞時,政治家才有用武之地。如果政策本身沒毛病,政治家非要去改,那就是巨大的災難。發生在1958年,中國的大飢荒就是一例。當時的老毛,認為,政策對了頭,一步一層樓,推出了大躍進。馬屁學者錢學森告訴他。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足夠讓畝產量超過萬斤。老毛就命令照這個思路辦,各地農村只好硬著頭皮搞增產。當時的口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最笨的辦法是,深耕三尺(這一來實際上是把下面的生土翻到地表),然後增加好幾倍的糞肥(還有澆狗肉湯的)。莊稼開始發芽時,的確長勢喜人,可是到了抽穗的時候,由於不透空氣,紛紛霉爛致死。還有一種叫做團粒結構:土壤如果出現團粒結構就會增產,於是農民坐在地頭上,把土攥成一個個的泥球,說這就是團粒結構(其實團粒結構根本不是這樣形成的,這叫望文生義。)試想,如果所有的農民都這麼抽瘋,秋天怎麼會有糧食?這就是大飢荒的真正原因。直到今天抗疫工作還是這樣,以行政命令指導一切,餓死人沒關係,只要疫情不擴散。這就是左派的一向思想方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頭不顧腚。美國的民主黨正在效仿老毛的做法,比如,在氣候問題上,行政干預,造成德州大停電。其實,氣候問題,就是唐吉可德與風車的問題。只不過,當年唐吉可德一人對付風車,如今是召開一個氣候會議,道貌岸然地對付高空的氣旋。唐吉可德被風車教訓后,自己倒霉。可是氣候會議被氣旋教訓以後,老百姓倒霉。所有的意識形態政權,在開始的時候都是找來一個風車,並帶著良好的願望,與它作戰,否則不會被那麼多人接受。一旦勝利,拿到前代的遺產便開始浪費,當這些遺產花光了,需要自己生存的時候,發現幻想與現實相距太遠,只好拆東牆、補西牆,到了垂死掙扎時,就任意草菅人命。所以,要想讓所有的人都過上好日子,就必須禁止以任何形式的意識形態治國。必須堅持以言論自由和普世價值治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borninheaven 2021-2-27 10:34
講科學沒錯,錯在政治化科學,政治強姦科學!科學的精髓是懷疑一切, 沒有絕對的真理,但是政治一但強姦了科學, 所謂的科學就成了放之四海皆準的絕對真理,建立了對錯的是非標準,科學就再也不是科學了,是政治鬥爭的工具了!從納粹的人種基因科學, 馬克思的所謂社會科學,到今天的氣候變化科學,無不帶著政治強姦科學的痕迹。前兩次的科學作亂,因為世界核彈還沒普遍,作亂雖大,但有限。希望時代進步了,人們不會在氣候科學上以核彈作亂
回復 蘇誠忠 2021-3-6 08:22
borninheaven: 講科學沒錯,錯在政治化科學,政治強姦科學!科學的精髓是懷疑一切, 沒有絕對的真理,但是政治一但強姦了科學, 所謂的科學就成了放之四海皆準的絕對真理,建立
說得非常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