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統一台灣?

作者:蘇誠忠  於 2018-1-6 17: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為什麼「一定要解放台灣」?是因為,當年中共認為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七十年過後,台灣人均GDP是中國的2.5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共產黨,中國的GDP已經超過美國+日本GDP的總和。台灣的醫療、養老都有保障,反觀大陸,不但沒有這些保障。邊遠地區的農民連養老金都拿不到,這個第二大經濟體在幹什麼?就想打內戰嗎?2018年初,在長沙與湘潭之間的農村,低保約一百六十元人民幣/月,但很多年逾古稀的老人沒有低保。因為申請低保需要賄賂村長、鄉長、縣長。這就是黨性社會與人性社會的區別,也是黨性社會讓人民不加思考,武力攻台的原因。進攻台灣的錢給古稀老人當養老金好不好?在道德方面就更說不通了。舊社會的喜兒拒絕黃世仁的包養,可是到了新社會,卻出現了不少甘心做二奶、三奶的女孩。新舊兩重天,難道武力攻台的目的就是讓拒絕當二奶的喜兒,變成願意當二奶的女孩嗎?做得沒有台灣好,卻要挑起內戰,那還是中國人嗎?

為什麼台灣的人均GDP是大陸的2.5倍?中國人說,和氣生財。比如,同樣是土改大陸殺死二百萬地富;他們其實是農村的良心。而台灣則用錢將地主手中的土地強行購買。這些失去土地卻擁有大量現金的人,不得不從封建主義的土地經營,轉向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它帶動了台灣經濟的繁榮。我們且不說大躍進那些荒唐事,單看其他國家的土地開發政策,美國以及澳大利亞是把土地分配給窮人。唯一的條件是不許移居他處,否則沒收。可中國的知識青年運動卻是黨攥著土地,要青年人出力開發,一切好處歸黨。按照鄧小平的話說,我們花了三百億,買了三個不滿意,知青不滿意,家長不滿意,農民也不滿意。失敗的原因是黨性的貪婪。 黨性社會,其實就是任由一小撮人,用槍搜刮民財。而一群無知的人,通過沒有法律約束的黨系統,爬上高位的粗暴統治,輕易的拿到權利卻不會用。從開始,到現在,一次又一次的吹牛、失敗、折騰、混亂,導致千夫所指,就連習近平都說: 幾乎不曾有過權力的人,那些一直距離權力很遙遠的人,往往認為這些東西是神秘、新奇的但我穿過表面的東西--權力和鮮花,榮耀和掌聲--去看,我看到的是看守所,是浮躁的人際關係。 為什麼人性國家的權利背後沒有看守所,沒有浮躁的人際關係?因為權力不但真的在牢籠裡面,而且,它來自選票。一個國家,堅持黨性,就會失去發展的目標。因此,被黨性蒙蔽多年的眼睛,直到不久前,才弄明白房子是為住的,不是為了炒的道理,好似大徹大悟。而結果呢,還是因為黨性高於人性的原因,無法兌現。直到今天弄不明白,無恆產則無恆心,是人心浮躁的根本原因。如果天下的財富屬於在位領袖一個人,那麼,普天之下,只有他一個人有恆心。其他的人當然都是心情浮躁。1949的一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給人一個錯誤印象,以為1945年國民黨沒有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其實,49年的那聲口號之後,中國大陸失去了聯合國的席位,因為,中共不能代表人民。為了面子工程,中國邁向了黨性社會,發展到大躍進時代,餓死了五千萬人。沒有經過人民批准的黨性國家卻總希望在國際上得到人性待遇。比如對於言論的監控權。人性國家的政府是代表人民行使權力,而黨性國家不能代表人民卻要求同等權利;否則就是雙重標準。這才是全世界人民害怕中國崛起的真正原因。也是人性社會將黨性社會定位為邪惡國家,流氓國家的必然。人性社會的領導人卸任后,安度晚年?黨性社會的主席還未下台就可能被捏死。只要不承認黨性的邪惡,那麼,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永遠懸在他們的頭上。

即使是真的希望兩岸統一,那也該用台灣的人性來文統大陸,讓兩岸人民自己選擇。但中共卻要用黨性武統台灣,反對台灣公投,用西安以東地區的毀滅,作為代價與美國爭奪台灣。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雲海暖流 2018-1-7 04:49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共產黨,中國的GDP已經超過美國+日本GDP的總和。"

這話是不是在侮辱人們的智商啊?民國時代不是共產黨統治,怎麼當時GDP沒有超過美日總和啊?印度人口和中國差不多,也不是共產黨統治,怎麼GDP沒有超過美日總和啊?

「台灣的人性來文統大陸"? 台灣騙子滿世界哦。用騙子來統?
回復 ryu 2018-1-7 12:35
習主席說得太英明了: 「幾乎不曾有過權力的人,那些一直距離權力很遙遠的人,往往認為這些東西是神秘、新奇的」,「但我穿過表面的東西--權力和鮮花,榮耀和掌聲--去看,我看到的是看守所,是浮躁的人際關係...」
回復 Sc2885375 2018-1-7 21:42
雲海暖流: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共產黨,中國的GDP已經超過美國+日本GDP的總和。"

這話是不是在侮辱人們的智商啊?民國時代不是共產黨統治,怎麼當時GDP沒有超
歷史沒有如果,況且台灣與大陸條件不同,所以也覺得作者比喻不妥。但作者已提「七十年過後」的前提,你用七十年以前的事來反駁,並用九不搭八的印度支持論點……智商也確無聊。
回復 Sc2885375 2018-1-7 21:47
"按照鄧小平的話說,我們花了三百億,買了三個不滿意,知青不滿意,家長不滿意,農民也不滿意。」真的?此話出自何處?
回復 蘇誠忠 2018-1-14 17:05
Sc2885375: "按照鄧小平的話說,我們花了三百億,買了三個不滿意,知青不滿意,家長不滿意,農民也不滿意。」真的?此話出自何處?
我在網上兩次看到這句話,一次是李先念說的,另一次說是鄧小平說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6: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