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人應該和晚輩住在一起嗎?

作者:嫣蝶  於 2016-9-10 05: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人在北美|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上海媳婦, 洛杉磯, 傳統文化, 中國, 美國

老人應該和晚輩住在一起嗎?


(圖片來自網路)

有見知著、善於運籌帷幄的資深博探因我一篇「我與老年痴獃的婆婆」被冠「最孝順的上海媳婦」把弱不禁風的嫣推向「慈烏反哺」的典範,於是孝道和愚昧都在風口浪尖上滌盪。

每一個人如果沒有意外都會走過生命的精彩,最終挾著人生的履歷平淡邁向「老」字。我們每一個從娘胎里哇哇落地的生命,賦予母親這個平凡的名字沉重的責任和偉大的使命。母親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把我們養育成人。如今,母親垂垂老矣,命歸何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句名言三個老字,字字鏗鏘。而每一個老字所透析出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道令人細嚼慢咽。第一個「老」字是動詞贍養、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個「老」字是名詞老人、長輩的意思。當我們耄耋老去追隨著這種文化精髓,曾經的繁華都隨生命旅程走向終極消逝殆盡時,晚輩的責任就像洛杉磯八月里刮來的颱風措手不及地淋了一身徬徨的雨。而一個「老」字常常令人浮想聯翩。

在一次國內友人的聚會上,有人說:在美國老人小孩都有政府管,所以不用擔心人老了會在哪裡;而在中國老人小孩都沒人管,所以老人必須和晚輩生活在一起。這種東西方經濟文化,思維方式的差異可見一斑。

在美國孩子接受完高中教育18歲以後基本就獨立了。開始上大學,應該自己去打工和貸款。大學畢業后也很少有人再願意回來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常常看見美國的老人孤獨的老去,但是他們有社工的照顧,有政府的資助。我在病房裡,送走多少老人魂歸西天時,他們一半以上都是孤零零沒有孩子在身邊的。但是美國人狂熱的宗教信仰,在靈魂遊離之際都有牧師在床邊祈禱,引領他們走向天堂的聖殿,很多人走得卻是如此平靜。

最近,有朋友從國內來洛杉磯,說是這次來了不走了準備和女兒住在一起,可女兒卻搬離了加州。我的這個朋友在他女兒高中的時候就把女兒送到美國來讀書了,聰穎可人的女孩完成了大學和碩士的學業,現在已經獨立工作兩年了。這期間,我朋友反覆多次來美國也帶來了一些國內的生意,已經拿到美國綠卡。他跟我說,「你看,我剛決定住下,她又要走了,我也得跟著她一起搬到外州去了。」可是他的女兒卻給我打電話,「阿姨,您是不是可以告訴我爸叫他不用再跟著我跑,要不然他來了我又得搬走了。」顯然女兒有意避開老爸跟她一起生活了。

我知道朋友中,當年沒有出國的人現在都願意拿出大部分的積蓄送孩子到國外去渡金。我很費解,他們為什麼不把這筆錢留下來作為自己將來的贍養費呢?而老了偏偏又要跟孩子住在一起。我這朋友說,早知道這樣我為什麼要把她送到國外還不如把她留在身邊,等我們老了也好有個依靠。人老了要依靠晚輩是一種傳承,似乎很合乎情理,而後輩不養則不孝道,有人會指著你的脊梁骨罵不孝道。

中國的傳統文化根深蒂固,古人以孝為百善之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善於把自己的所有積蓄投資在孩子身上,老了順理成章地依靠晚輩,這就是中國文化一代代的傳承,小不忍則亂大謀。

當今世界,電子時代,信息都在屏幕中穿梭,人與人的交流都是這樣的直接到零距離的沒有時間和區域性的限制,老人的生活問題也明明白白地擺在了眼前。

老人是不是應該和晚輩住在一起, 這個「老」字的孝道:直接考驗我們每一個人的感情和智慧。

我在《我與老年痴獃的婆婆》上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我的婆婆是一位性情溫和,無私奉獻的賢妻良母到了下篇,婆婆老了生病了是推不出去的,我們也不忍心把她推出去。於是一不小心我就成了「孝順媳婦」。走過這樣任重道遠的心路歷程是何等的艱難和糾結。我還是坦誠地說,不是我要孝順而是傳承責任驅使了我。這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生活模式則近乎於愚昧。只有一句話,我是一個生活在西方社會很傳統的中國女性。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老人和晚輩住在一起,可能是性情中人的錦上添花,也可能會是凡夫俗子的雪上加霜。


聽聽我兩個同事間的對話是不是很令人觸景深思呢

美娜和瑛都是我平時兩個工作非常勤奮出色的員工。美娜因為最近婆婆從國內來,搞得她雞飛狗跳,常常工作分心,還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用她自己的話說:這個婆婆,你說她有教養是高捧了她,說她沒教養又低估了她。她是我們家的慈禧,絕對是一個奇葩。


美娜幼年喪母,年輕時放棄了國內護士長職位,隻身去了澳大利亞,在一家精神病院做護士。無牽無掛的日子風清雲淡,美娜跑遍了「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某日,美娜的哥哥一聲召喚,「來美國吧,我們哥妹還可以有些照顧」,嬌小玲瓏,眉清目秀的美娜便來到美國。她是辦事利索的女人,來了沒多久,便用她在澳洲的積蓄買了南加的房子,又把自己嫁給了玉樹臨風、高大英俊的傑生。


婚後的第一張牌,就抽到了她與婆婆八字不合。 

婆婆在國內是呼風喚雨,見過大世面的離休幹部。美國華人超市裡的菜沒有一樣符合她胃口。她唯一看得中的就是切成薄薄的羊肉片,於是高成本的羊肉片就成了美娜家餐桌上的家常菜了。

母親節的時候,"慈禧"婆婆一聲令下,要美娜陪著她去百貨公司溜噠溜噠。慈禧背著LV的新款包,頸系21forever長絲巾,腳蹬Lace-up魚夫鞋,帶著媳婦在洛杉磯走遍了著名的商家,也沒有找到她要的一千刀以上的純金耳環。「這美國為什麼樣樣東西都要帶鑽呢?外國人就是沒有中國人精明會保值!」她的大嗓門,幾條街區以外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美娜上夜班,白天要休息。慈禧扯著京韻大鼓的亮嗓門對孫女說道:「寶寶,你媽整天睡覺,你又沒飯吃啰!」美娜氣得有事沒事都在房裡裝睡,再也不出來做飯了。


慈禧不會講英文,Adults care 偏偏要到美國人群組去,美其名曰,我不喜歡中國人的窩裡斗。每周五次,她都帶著翻譯雄赳赳氣昂昂地坐在白人堆里。不會交流?沒關係,只求雞立鶴群。美娜嘆了一口氣,"這是用我們納稅人的錢在做她自己的場面啊!"

美婆婆其實心裡也挺矛盾的。她一面罵著美帝國主義霸道,一面又嚮往著美國醫療制度。對赤貧如洗的窮人,美國的醫療保險是慷慨的不要他們付一個便士的。於是美婆婆就充分利用每一個福利。她從眼鏡配到助聽器,從手杖到輪椅,把平時連copay都不用付的抗高血壓葯,抗高血脂葯,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的葯都一一儲存起來,帶到國內去備戰備荒。用美婆婆的話說,西藥是美國的有效。

工於心計的美婆婆追著美娜要機票到美國各地去旅遊。逛起商店來生龍活虎的她,每次上下機卻要坐輪椅,讓工作人員推著到處走。她很享受這種人上人的美國福利。

在1米76,人高馬大的美婆婆眼裡,身材纖細沒有幾分姿色的美娜哪兒配得上自己高富帥的兒子。她竟然要拉著自家小巧玲瓏的孫女,馬上去做DNA檢查。美娜的心活生生地被戳了一個大洞,對著修養良好的先生吼道:"讓你變態的老媽滾出我的房子!"最後還撂下一句狠話:「老人和晚輩住在一起就是缺德。」  

我的同事瑛馬上一拍即合,「這樣的老人一定要把她趕出去,不能讓她和你住在一起。"然後,她講了自己的故事。

瑛,在國內是一個婦產科醫生,性格大大咧咧。每次大手術后,她都會抽煙喝酒,與同伴們盡情瀟灑。去年,她與先生及兒子去游輪度假。游輪上的紅酒四百刀一瓶,她毫不遲疑,掏錢就買了。她的座右銘:人生就是這樣,想快樂的時候不要想到明天,也不要等到下船。

兩年前,瑛的婆婆來美和兒子一家小住一陣,結果鬧得不歡而散。這位婆婆又是一個強悍的主兒。一進兒子家門,馬上就把自己當成主人了,完全忽視了媳婦-真正女主人的存在。這次婆婆又要來了,瑛堅持不讓婆婆住在家裡。瑛對處處護著老媽的先生開誠布公道,"她進來,我出去。我讓了你們,然後我們的婚姻也一刀兩斷!"好好先生問,"你為什麼要這麼絕斷?"一邊十四歲的兒子也大惑不解,「媽媽,你為什麼這麼恨奶奶?」瑛說,「因為我自己也要生存啊。"話音未落,全家三人抱頭痛哭。瑛的觀點毫不含糊,"長痛不如短痛。從一開始就不能讓老人進屋。"


老人應該跟誰住?什麼是正確的相處之道?這些問題沒有千篇一律的答案。我的回答只有四個字:見仁見智。

老人:
有身體健康和生病的
有脾氣溫和與暴躁的
有收入和沒有收入的
有喜歡熱鬧和安靜的
有隨性的和愛挑剔的
有獨立型的和依賴的
有願意奉獻和自私的

老人有各種原因要和兒女一起生活,晚輩也有各種理由決定是否把老人留在身邊。照顧老人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送老人去養老院也必須在權衡各種因素以後才能做出明智的決定。

我朋友的母親非常精明挑剔,對家裡請來的護工百般刁難,曾經一個星期換了四個護工。常常是她女兒剛把護工帶到母親處,還沒回到自己的家,老人就一個電話過來說已經把護工給辭了。女兒沒有辦法,最後只能把她送到養老院去。一個月後,老人哭著鬧著要出來。女兒只好把她接回家,卻驚訝地發現她再也不對護工挑三揀四了。由此看來也不是人人都喜歡住養老院的。

在美國,老人久病,多病,養老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首先要看老人願不願意去,老人是可以自己做決定的。養老院有專業的護理人員,有社工,有娛樂,有物理治療,時間久了就是一個大家庭。很多老人都會慢慢的適應從自己小家庭到大家庭的轉變。如果身體情況還沒有那麼糟,老年中心其實也很快活。

如果老人完全沒有行為能力,又不願去養老院,可以請7/24小時的護工。但前提是老人要有一定經濟基礎,或是晚輩可以提供這樣的經濟保證。 

我自己因為和老人住在一起,深明老人的心思。但我發誓,當我老了以後,絕不和孩子住在一起。我不想干擾他們的生活。人到中年,承上啟下,盡我職責。步入老年,我不想成為兒孫們生活的負累。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悠悠吟來,四處張望,孟郊祖先正從我身邊踱步而去。這樣美麗的詩句,只能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社會中流芳百世了。



深深感謝徐福老師友情校字!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9: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