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官宣:習近平與特朗普將於10月30日在韓國會晤
大家好,我是劉龍珠律師,我第一時間就去查了最新消息——沒錯,今天(2025年10月24日)凌晨,白宮正式確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0月30日上午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進行雙邊會晤。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兩人首次面對面碰頭,上次還是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因為大家盼著這能緩和中美貿易戰火藥味兒。咱們一步步扒開這新聞的來龍去脈、背景和潛在影響,我用事實說話,保證讓你聽完心裡有數!
1. 官宣細節:啥時候、哪裡、怎麼說?
時間與地點:會晤定在10月30日(周四)上午,地點是韓國慶州(Gyeongju),作為APEC峰會(10月31日-11月1日)的「邊會」。特朗普會先飛韓國見習近平,然後參加峰會,再去馬來西亞繼續亞洲行,最後11月1日回華盛頓。
-白宮怎麼說的:白宮新聞秘書Karoline Leavitt在周四(10月23日)的簡報會上直球宣布:「總統將於10月30日上午與習近平主席進行雙邊會晤。」特朗普本人也樂觀表態:「我認為我們能和中國達成一個了不起的協議。」這消息一出,蓋過了最近的貿易摩擦噪音。
- 為什麼現在官宣:原本計劃早在10月14日就敲定,但上周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特朗普威脅加征100%關稅,讓會晤一度懸而未決。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周二還說「溝通渠道重開,會晤還在軌道上」。今天白宮一錘定音,顯示雙方都不想讓貿易戰升級。
2. 背景:中美關係為啥這麼緊繃?
這會晤不是「喝茶聊天」,而是中美兩大經濟體在「刀尖上跳舞」。簡單回顧下:
貿易戰升級:10月初,中國擴大稀土出口限制(稀土是晶元、電動車關鍵材料),特朗普立刻回擊,威脅從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加100%關稅。這讓中美貿易「休戰期」(原定11月10日到期)岌岌可危。稀土禁令已讓美國供應鏈亂套,蘋果、特斯拉股價都抖三抖。
- 特朗普第二任的「中國牌」:特朗普上台後,重啟「美國優先」,關稅牆建得更高。但他也說過「中國是朋友」,這次會晤是他亞洲行的重頭戲(還包括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目標?談貿易協議、芬太尼走私(特朗普特別提了這個)。
3. 潛在影響:好消息,還是新戰場?
從破壞角度看,這會晤是把「雙刃劍」:
-積極面:如果談成,能延貿易休戰、鬆綁稀土,全球供應鏈穩住。特朗普樂觀說「解決很多疑慮」,股市已反應——道指期貨昨晚小漲。加州出口商(水果、科技)也能喘口氣。
- 風險面:談崩了,11月1日關稅落地,中美貿易戰2.0升級。想想2018年那波,全球GDP縮水0.5%。特朗普團隊鷹派多,習近平不會退讓。長遠,這破壞全球經濟穩定,華裔社區夾在中間最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