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劉龍珠律師虔心朗讀 舅父星雲大師全集(貧僧有話要說)三十說(A)

作者:劉龍珠律師  於 2025-9-7 10: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已有2評論

美國#美國華人#移民美國#移民#法律#律師#劉龍珠#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犯罪 劉龍珠律師事務所有律師、顧問律師、法律助理約20人,從人數上為美國華人擁有的最大規模律師樓。 防遣返熱線電話:(626)664-9919 • 服務時間:洛杉磯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6時(PST) 同時,為適應不同時區需求,熱線提供24小時二維碼掃描服務。通過掃描二維碼,求助者可獲取在線資源及相關信息,以便在緊急時刻尋求幫助。 地址:1163 Fairway Drive, Suite 105 City of Industry, CA 91789 電話:909-468-2165 微信:lawyerlongliu9

 

                                                                   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劉龍珠律師虔心朗讀 舅父星雲大師全集(貧僧有話要說)三十說(A

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如果都能像佛教所說,

大家持戒,不侵犯別人的自由,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這才是美好的人生。

佛陀建立教團,制定了很多的戒條,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甚至在家

的男女居士優婆塞、優婆夷、式叉摩那等七眾弟子,都各自有戒律·但是·當初的

社會環境、物質條件、文化背景、地理氣候、風土民情等,都與這許多教條的制定

有關。到了現在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已經是屬於世界性的,世界各地的人文不同、環

境不同、地理氣候、生活方式、觀念想法都不相同,正如佛陀對戒律的制定曾經講

過「可開、可遮」,應該戒規的內容也要有所不同,不是固定一成不變。

佛陀制戒 因應當時因緣

但是,後來保守的弟子就強調:佛所制戒,不可更改;佛未制戒,不可增加。

佛法講世間無常、法無定法,這並不能符合佛說無常的真理,如果不能依照無常的

規律去改變,佛教就不能進步,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的環境了。

例如「偏祖右肩」,假如生長在哈爾濱、西伯利亞的佛教徒都要偏袒右肩,不

是要把膀子都凍僵了嗎?就是沙彌戒的「不捉持金銀寶物」,如果沒有獎學金、沒

有路費,如何去雲遊參學訪道呢?所以,當初佛所制定的沙彌戒,即使是現在的大

比丘·都不容易做到。又好比在當時印度熱帶的氣候下,所謂「日中一食·樹下一

宿」,是很逍遙自在的,但如果換到其他地區·哪裡有辦法做到「日中一食·樹下

一宿 ?

在現今的佛教界,可以說·傳戒的那許多老師們·自己都不能做到不犯戒條,

但是,每一個都說不可更改,這種虛偽、假相、不務實·怎麼能讓佛教隨著時代進步呢?佛教傳到中國來,過去的祖師德·他們知道戒條對生活的重要,沒有戒,也不成僧團;但是要依照傳統的戒律、戒條,佛教勢難在人間各種社會裡面發展。所以中國的祖師們非常聰明·像「百丈立清規」,他們不破壞佛制的規矩,但用清規代替了戒律·可以說,千餘年來的佛教,都是靠叢林的清規,才能把佛教教團的慧命一直延續下來,讓僧團安住,讓佛教發光。

但是,現在佛教也不只是寺院了,佛化家庭之外,學校、機關、社會、國家,都需要人間佛教給予引導。因此,我在創建佛光山之初,也曾經訂過「怎樣做個佛光人」,總共十八講;我也為佛光山教團制定《佛光山徒眾手冊》(後更名《佛光山清規》),這一切都看佛光山傳承的弟子,怎麼樣去運用,這裡再加一些補充說明。

貧僧自小接受佛門的楗槌磨鍊,我不想把自己當初身受不合公義的教育施之於人,所以,最初建立教團的理想,只是希望「無為而治」。所謂教育,不必要靠別人來打罵開示,一切應該要自學,如儒家講「學而時習之」,自學,才會有心得,才會有進步。

在佛教裡面,對教育有更進一步的闡述·如佛陀教育的步驟·先要白覺·再能覺他,這樣覺悟之道才能圓滿。所謂自覺,在學習之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不自我覺察、不自我覺醒,講者諄諄、聽者藐藐,再好的良言善語,你也沒有受用啊。

所以,我最早的教育,都告訴每個人要依照佛陀的「自覺教育」。

但是,每一個人的根基不同,不是人人都是大智慧善根,還是要靠旁人幫助 靠教條規範。所以·貧僧在數十年出家的生活中,我一定要自己做到,我才敢教人。

我思惟人生,要想如惠能大師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對世間的自我覺

`自我實踐,才能規範他人。

制新戒條 修行做人準則

可惜,貧僧幾十年來,十方弘化,很難安居一處,雖然自覺自己衣食住行、行

住坐臥有所分寸,也不敢要求別人照我的方式行事·現在,貧僧垂垂老矣,在我認

為,太嚴格的教條,與其讓人做不到,何必要那樣的規範呢?但如果完全方便,隨

意生活,那又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團體呢?

這次,藉由「貧僧有話要說」,自己心裡也想,自我修學的戒行,與他人應該

要遵守的法則,甚至對佛光弟子的教育上,列出一些簡單的生活規條·把它訂為新

戒條,在此略為一說。

戒條有很多,橫說豎說·那都是條文,最重要的,還是要自我心中有道,行為

不要侵犯別人,那就是我訂為「佛光新戒條」--十要、十不要的標準了。社會大

眾以及佛門弟子,大家都能遵守,把它用來做為修行做人的原則,人我之間,會少

了糾粉;衣食住行的生活·會獲得滿足;群我之間·能夠和平相處。這「十要』和

「十不要」,假如大家都可以做到,雖不能成佛作祖、成聖成賢,至少不失為一個

樸實的修道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劉龍珠律師 2025-9-7 10:10
劉龍珠律師年輕時,曾隨舅父星雲大師雲遊四方,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深受佛法智慧熏陶。如今,他秉承大師教誨,致力於將慈悲、智慧與正義傳播人間。
回復 rfw1972 2025-9-8 00:56
劉龍珠律師: 劉龍珠律師年輕時,曾隨舅父星雲大師雲遊四方,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深受佛法智慧熏陶。如今,他秉承大師教誨,致力於將慈悲、智慧與正義傳播人間。
您和星雲大師長的真的非常象。他是彌勒佛您是如來佛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移民生活]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2: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