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問題的回答 劉龍珠律師虔心朗讀 舅父星雲大師全集(貧僧有話要說)二十九說(A)
十五、問:佛教提倡受持五戒,假如說我受了戒,又犯戒,該怎麼辦呢?
答:一個人無論有沒有受戒·身口意的行為都會招感因果業報。所以'就是會
犯戒,也要受戒,因為你受了戒再犯戒,會知道慚愧,懂得懺悔,懺悔就能滅罪;
相反的,你不受戒,犯了殺、盜、淫、妄、吸毒,因為沒有受戒不知道要懺悔,罪
業更大呀!
十六、問:有人說,經常看到一些好人沒有好報,反而惡人享受榮華富貴,哪裡有什
麼因果報應呢? 答:這就是因果報應,他雖是好人,但因為過去有負債(作惡),不能不償還;
他雖是惡人,但過去在銀行有存款(行善),也不能不給他支用啊!不過,禍福總有盡期,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一啊!
善惡業報都是有依據的,佛教講因果通三世,〈三世因果偈 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過去做了什麼,就看現在所受的果;
未來會有什麼果報,就看現在所言所行。
十七、問:有人說,佛教徒常講:「隨緣、隨緣!」會不會太消極了呢?
答:世間上,哪一個人不是存在因緣中,受因緣轉動呢?你逆天行事,傷人害己,那就不正常,惡報自然跟隨而來;相反的,你能隨順因緣行善、做好事,未來的人生必定幸福·所以,「隨緣」是積極的人生,是正常的人生,不是消極的,你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隨心而住,必然得道多助。
十八、問:有人說,佛菩薩發願要度眾生,所以我信佛了,是不是佛祖就會保佑我事事順利,身體健康?我有求於他,他就會給我滿願嗎?
答:佛教不是保險公司,未來的禍福還是要由自己負責。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要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你要發財,有發財的因果;你要順利,有順利的因果;你要長壽,有長壽的因果;你要成功,有成功的因果。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這絕對不會錯的,不要錯亂因果。
就像《阿含經》裡說的,一顆石頭沉到水底,你祈求神明:「讓石頭浮起來吧!」可能嗎?油浮在水面上,你祈求神明:「讓油沉到水底吧!」可能嗎?所以,祈求還是要有因果關係的。與其要求諸佛菩薩給你滿願,不妨看看自己現在的所行所做,都能自我滿願嗎?
十九、問:有人說,男女結婚二年、三年後,感情不好,不能情投意合,請問是離婚
好,還是繼續生活好呢?
答:如果已經生兒育女了,就忍耐一點,能恢復善因緣,在善的因緣裡面生活,當然最好;假如實在是惡因緣,不能忍耐,只要合乎法律,當然離婚也不是什麼罪惡的事情,不過希望能好聚好散。
二十、問:人的禍福命運可以改變嗎?
答:命運必然可以改變的!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既是無常,就能改變。農業的「品種改良」,連水果都可以改良了,人的禍福又怎麼不可以改善呢?
二一、問:世間上到處都是天災人禍,如經典所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
如何才能獲得安全呢?
答:面對天災人禍,不要怨天恨地。看看社會上殺、盜、淫、妄的行為,你說能沒有因果嗎?所以,人獲得安全的方法,就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果能如此,未來的前途自然就會改變了。
二二、問:學佛如何培養慈悲心?如何才能開智慧?
答:慈,就是要給人快樂;悲,就是要拔除人的痛苦。如何才能有慈悲心呢?
先要建立「人我互調」、「將心比心」的觀念,假如我是他,我應該怎麼待他?站
在對方的立場·慈悲心就容易生起了·說到「開智慧」,多讀書、明理、正信,白
己內心的般若啟發了,當然就有智慧了。